第123章 时来天地皆同力
作者:一只闲云   云中策最新章节     
    从法性寺下来之后,云九一行驾着马车来到了逢生渡口。
    流经逢生渡口的织锦河西起雪域,经陇州、锦州、宁州、剑州,一路向西南奔流而下,直达楚州,松州,终入南海。
    云九一行接下来想要前往楚州,当然是乘船最方便,所以,这架马车也被云九在逢生渡口的集市上以吐血价贱卖给了当地一名以跑马车为营生的中年人。
    “逢生渡口”这个名字的由来很有意思。
    当年吴克利奉大许皇命,以镇南大将军的身份围堵绞杀段义宁的西南道起义军,吴克利面对那些战场经验尚显不足的起义军时,开战伊始可谓是所向披靡屡战屡胜,逢生渡口一战,更是杀得起义军首领段义宁丢盔弃甲仅剩百骑,眼看就能成功诛杀段义宁,已是走到穷途末路的段义宁却被白马寺方丈怀让率领的两千僧兵救走。
    事后段义宁为纪念他那次险之又险的绝地生还,将此地隆重命名为逢生渡口。
    也就是逢生渡口一战,让吴克利开始对大许朝廷有了反叛之心。
    逢生渡口段义宁的死里逃生,是段义宁命运的转折点,同样也是吴克利的命运转折点。
    吴克利在逢生渡口功败垂成,大许朝野上下却一致认为吴克利在此战中存有私心,故意放走了穷途末路的段义宁。
    吴克利自任镇南大将军以来,在与段义宁的起义军交战中皆是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他手下那支如同“时来天地皆同力”一般兵锋势锐的镇南军队,最后却败给了他呕心沥血所效忠大许庙堂的猜忌之中。
    云九看着“逢生渡口”地标,觉得有些造化弄人。
    关于南楚王吴克利的过往,云九早在云中村时就有过大致的了解。《大许人物传》那本书中曾写道,吴克利虽出身江南豪族,但他的童年却过得不尽人意,六岁丧母,十二岁丧父,这让吴克利那在江南道上还算显赫的家族很快便跌入谷底,只给年幼的吴克利留下了一个豪族子弟的名头。
    父亲离世后,还在许都稷下学宫中读书的吴克利日子一日比一日难过,远离故土无所倚靠的他,就连吃顿好饭都成了问题。在皆为权贵子弟的稷下学宫中,捧高踩底是为常态,逐日变得穷酸的吴克利在稷下学宫中遭受了数不清的白眼和嘲讽,但吴克利却对旁人的冷眼相观置若罔闻,他努力让自己沉下心来埋首圣贤书中,不气馁,不抱怨,不理会,不哀叹,一直坚持到稷下学宫那一年的选拔考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稷下学宫的选拔考试中,科科名列前茅的吴克利,顺利见到了稷下学宫宫主方言绥。
    谈吐不凡的吴克利,很快就得到了方言绥的欣赏,几年后,方言绥将刚刚及冠的吴克利推荐给了当时的皇帝许昌,成为了昌平帝许昌身边的三等侍卫。
    在方言绥的引荐之下,吴克利就这样踏入了他的仕途。得到了这次能伴在君王侧的宝贵机会,尝尽苦头的吴克利并未因此沾沾自喜,而却愈发慎重,在等级更为森严的皇宫里,吴克利谨小慎微,机敏行事,始终等待着出人头地的机会。经过三年的潜心蛰伏韬光养晦,吴克利的年少有为博学多闻,让他终于得到了昌平帝的认可,很快爬到了太子太傅的高位。
    太子许协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重用他的老师吴克利,当时适逢乱贼四起朝野动荡,早有投笔从戎之心的吴克利便借此机会,请命加入了陇王云峰的天狼军,并在天狼军中屡立战功,随后西南道上段义宁的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声势日盛,吴克利便毛遂自荐请命回朝,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夸下仅以五万兵马便可平叛西南道反贼的海口。
    那日朝堂之上,羸弱的小皇帝许协看了一眼庾太后的脸色,见庾太后没有发话,他便大胆地给他最信任的老师吴克利拨了五万兵马。
    吴克利当朝受领镇南将军之衔,势必荡平西南道穷寇。西南道上,起义之初的叛军人数并不多,所以,吴克利这次出征打得很是顺利。但逢生渡口一战,却成为了吴克利一生的转折点,由于诸方王侯以及朝廷上下的猜忌,他很快便背上了莫须有的罪名身陷诏狱。
    世人皆知,大许诏狱无异于死牢,一旦入了诏狱,活下来的希望将是微乎其微。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吴克利跟着天狼军的那段时间,他的治军、作战才能得到了西北狼王云峰的认可和赏识,陇王云峰在陇州听闻此事之后,多次修书,终将吴克利从诏狱中捞了出来。
    吴克利在诏狱中仅仅呆了一年半时光,然而等他出狱后,外面的世界却早已千变万化物是人非,在这一年半时间里,西南道上段义宁的起义军死灰复燃,且声势比之前更为浩大,宁、钤、剑三州之地基本已经全部沦陷在了段义宁的农民起义军手中。
    小皇帝许协背着权势滔天的庾太后,偷偷召见了吴克利,问吴克利能否摒弃前嫌,再次为国平叛反贼?
    经过此次牢狱之灾后的吴克利深知叛贼已成气候,平叛难度比上一次要大上百倍,他的一腔热血已经在这段时间冷了下来,可再次面对他的门生统盛帝许协时,仍旧扑通一声匍匐在地。
    “臣当肝脑涂地,报效陛下,但叛军势大,这次出征,臣需要十万兵马。”
    吴克利匍匐在统盛帝面前,体内凉薄再次变得温热。
    小皇帝许协面露喜色,转身离开。和庾太后商议之后,他咬牙给吴克利凑足了十万兵马。
    吴克利临行时,又向小皇帝许协要到了将士在外临机独断之权,此番出征,军机不必向朝廷请奏,由他吴克利一人决断。
    已经捉襟见肘的大许小皇帝许协别无他法,只能选择信任最能让他信得过的老师吴克利。
    十万平叛大军临行之日,送行的常熙侯许知向吴克利拱手道贺,吴克利却在常熙侯许知的眼神里看到了一丝杀气,当吴克利率领十万大军一路走过早已乱作一团的江南道,到达常熙郡之后,这一年半以来他心中的疑惑似乎也有了答案。作为行军监军的常熙侯许知和掌管大许兵马粮草的兵部尚书寇晨曦向来自成一派,如果常熙侯许知想要除掉吴克利,简直易如反掌,吴克利知道在诸侯相争的这个乱世,无权无势的他这次出征就是九死一生,就连他的这次出征, 说白了也就是常熙侯许知联合兵部尚书寇晨曦一起走的一步棋,可是为了他的门生许协,为了大许朝廷,吴克利别无选择。
    军情如火,在常熙郡不过半日停歇,吴克利便率领十万大军一路西进。半路上,常熙侯许知果然在一场宴会上准备对吴克利下杀手,打算夺了吴克利的兵权为己所用。
    吴克利对此也早有准备,当场将常熙侯许知反杀,在继续前往西南道剿匪和返回常熙郡这两个选择中,吴克利经过一番周密思考之后,最终选择了后者。
    做下决定之后,吴克利便率领十万大军原路返回常熙郡中,常熙侯许知在常熙郡飞扬跋扈多年,郡中百姓早都恨不得将他杀之而后快,现在有人杀死这个扰民有术的土皇帝,这个人简直就是常熙郡万千百姓的救星!
    吴克利的大军返回至常熙郡城下时,常熙郡万千百姓夹道相迎。吴克利正好用常熙侯许知的项上人头收复民心,威慑江南诸侯,上一次的平叛经历和诏狱之灾,让此时的吴克利多了芥蒂之心,所以当吴克利这一次面对两倍于己的西南道叛军时,他并未急着出兵,而是一边在江南道上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一边以临机独断之权向朝廷解释杀死常熙侯许知的原因。
    朝廷中,兵部尚书寇晨曦已经开始弹劾吴克利杀害皇室血脉,拥兵自重,手握精兵却避而不战,摆明了是在谋反!
    走到这一步时,兵部尚书寇晨曦眼里再也容不下吴克利了,他开始克扣吴克利的粮草,并暗中着手彻底解决掉吴克利。
    吴克利也是在这时知道,当年正是兵部尚书寇晨曦进谗言将自己送入了诏狱。
    皇宫中的实际掌权者庾丸美庾太后不仅刚愎自用,还猜忌心极重,统兵将帅少有差池,轻则革职查办,重则开刀问斩,兵部尚书寇晨曦的煽风点火,已经让庾太后深感不安。
    面对小皇帝许协一封接着一封的催战圣旨,吴克利虽深感愧疚,但为了活命,他依旧没有出兵,兵部尚书寇晨曦的明摆着克扣粮草和暗中派人暗杀,逐渐激起了众将士的怨气和吴克利的反叛之心。
    饿着肚子的年轻右军统帅黄猛极代表着军中绝大多数将士的想法劝谏吴克利,:“吴将军手握重兵,又在这江南道上威望日隆,何不更进一步,灭了那嘉懿王许涌,还战乱纷争的江南道一个太平?”
    “吴将军,你我都出身于江南道,怎能忍心看着我们的故土同胞们继续受这些大许无道皇室王侯的压迫?”
    “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黄猛极振臂一呼,响着数万,:“反了!反了!???”
    军心所向,作为统帅的吴克利终于做下了决定,他看着怨声载道、转瞬又士气高昂的十万将士,心里再也明白不过,所谓时势造英雄,不过如此。
    吴克利长出一口气,猛地拔出腰间佩剑,剑指苍穹。
    “那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