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王朝第一千七百二十章舆论的力量周易伟点点头:「在自己家里说起患病以来的生活,他表现出来的是和声细语中透着无奈与辛酸;在病房接受治疗,撕心裂肺的叫喊,让我们这些局外人也为他揪心;最震撼人心的是他决定自杀那一刻,半夜从床上痛醒,看一眼妻子和孩子,没有丝毫犹豫,坚决赴死。我们可以体会到他被病痛折磨的体无完肤的痛苦,也可以看到他怕拖累家人的决绝。他能有这样的表演,至少我做不到。」
刘清山进一步解释:「这家伙在影片拍完后一个月都没从角色里走出来,还是我把他喊到《我是歌手》的剧组帮忙,身边多出来很多人的陪伴,才算是把他从那种入戏的状态里强拉了回来!」
王川均再傻,也知道自己应该站出来说两句了:「沉浸于角色可不是个好现象,它说明的并非是我的工作态度有多认真,而是我的内心是极度脆弱的,大家可千万别学我!」
一阵掌声里,刘清山又说道:「他是一个好演员,一个当今娱乐圈中的异类,他很会挑剧本。《我不是药神》只是他演技高光的时刻之一,未来,他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李勇的主持能力不是盖的,马上敏感地抓住了他话里欲说还休的重点。
刘清山笑着摇摇头:「因为我是有亲身体会的,按理说像他这样的新人演员,不应该是他挑剧本,而是剧本挑他吗?可这人倒好,对于我的连续两次的剧本邀请直接就给拒了,他的理由是自己并不适合里面的两个角色!」
现场讶声一片,刘清山说得很在理,年轻演员缺的是机会,经验的不足和人脉的缺乏是他们的最大短板。
明知如此,面对剧本的诱惑,王川均却表现出对角色的挑剔,这种事发生在年轻演员身上真的闻所未闻。
刘清山说的也是实情,一部是《闯关东》,一部是《琅琊榜》,均被这个家伙给拒绝了。
尤其是后者,他明确表达了不想出演古装剧的态度,按照他的话说就是穿身古装他的个人感觉就是怪怪的,举手投足都显得拘谨机械,毫无感觉的束手束脚。
至于《闯关东》里面的朱老三一角的邀请,他甚至认为自己不够乖巧智慧,演不出来朱家老三身上的那股子灵性。
当然他也不是没头脑地一味拒绝,而是跟刘清山很认真地分析了自己不能胜任的各种理由,表达出来的歉意也是相当真诚。
但也正是这样,让刘清山对这个人反而生出了更大的兴趣,果断地把他签了下来。
而且他知道此人的性格绝不是假装出来的,因为多年后他就敢公然质疑著名导演王家伟的电影《摆渡人》。
当时多半个娱乐圈明星都转发支持,在这么多人力挺王家伟和那部电影的情况下,这家伙居然直接公开说,我不喜欢。
在被网友提醒「这样不好」后,王他的回应是: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好在哪里。
结果呢,那部影片正式上映后果然观众的口碑极其的不好,但从那以后没有人敢使用他了,就怕得罪了王家伟以及他身后的资本,处于被半封杀状态长达一年多。
所以这个人身上的优点突出,缺点也是一大堆,性格倔强,真实又耿直,不够世故也不够圆滑,是娱乐圈「特立独行」的存在。
可是刘清山却更看重了他这些缺点,就因为真正的演员就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性格,这样的人一旦认真起来,塑造出的形象才会是深刻入骨的。
不过刘清山在这一次的首映式上,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发言,而是把机会尽可能甩给了其他人。
反倒是内地和香江来的几位嘉宾,分别上台来谈了感受,尤其是张一牟张导跟周仁发很是回答了几个提问。
他们俩一个从专业的
角度,一个基于普通观众的角度,讲了不少颇有见地的话。
当然剧组的成员也没被放过,尤其是刘华和王川均两个人,接受的火力最多,基本上嘴巴没停。
这也导致刘华一直在质疑今天到场的媒体记者,都被刘清山收买了,不然为什么放过了他这位真正的策划人和核心创作者。
刘清山只是故作神秘地避而不谈,招呼他自然是提前打过的,目的却不是偷懒,而是为了让大家给观众和媒体多一些印象分。
最后,在朴数的《生如夏花》歌声里圆满结束,但今天的首播却是在各个方面迎来了铺天盖地的影评如潮,而且清一色的正面评价。
甚至当天晚上的国视六套播出此次活动的现场录像时,把节目制作成一档半访谈、半纪录片的形式播出。
同时请了很多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对影片里出现的一些现象或者说事例,分别给予了专业以及法律方面的解读。
无疑,策划这个节目的国视导演很了解国家的态度,准确地把准了相关部门的脉搏,在第一时间就狠狠地蹭了一波热度,让这档节目还没全部播放完毕,就被无数寻求节目版权的各种电话给打爆了。
当晚节目组还请了《我不是药神》的部分主创,基本上除了刘清山,就是上午参加首映式的原班人马。
此时的刘清山,实际上在下午的时候就赶往香江了,并且一下飞机就被当地的电视台和媒体记者包围了。
他们在京都都是有眼线的,很快就得知了影片不同寻常的影响力,而且他们还得到了内地官方还会公务包场的准确消息。
后面这个信息可了不得,至少说明了刘清山在内里越来越具有行业号召力的事实。
况且那里跟香江市场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市场太大了,能跟他交好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尤其从官方的态度上来看,以往他们公开支持一部主旋律的影片才符合本土特色,这一次却能为了一部带了浓郁的针砭时弊的辛辣作品这么重视,足以说明影片的本身,对内地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效果。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种预期落差,让所有的人对片子有很多的想不到。
首先这个题材的问题,已经在说明内地官方的态度了,那就是越来越关注民生,一改之前的以唱高调为主。
这个不起眼的变化其实最关键,人很多人看出来其中的不寻常之处。
再者,影片认真讲了一个「假药贩子」的故事,涉及到医药改革的问题,法理与人情的矛盾,从社会意义来讲,说它是近些年最好的国产电影也不为过。
最让人尊重的地方在于,它讲述了在法理之外、人情以内的区域里,一个小人物从唯利是图到舍己为人的转变。
更重要的是,因他的勇气和自我牺牲,有很大的可能会间接推动后来的医药改革。
当然了,这样一个「能改变现实」的题材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拍出来即是一种勇气。
尤其是,明眼人都能看出,电影里很多内容的处理,在不伤及人物与主线的基础上,针对能过审所做的努力。
还有像官方立场的正面且人性化的处理,对诉讼过程一笔带过。
总体来看,这些处理方式不让人反感,同时又做到了传达社会意义与自我安全的平衡。
试想,能拍出这样一部很有可能具有跨时代意义影片的难得和勇气,面对刘清山这么一位极具话题性的人物,香江的宣传口当然会蜂拥而上了。
要知道他们是抢在了内地的媒体前面,对他有了针对性的报道,这一点尤为关键。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刘清山在午饭之后选择了直接赶来香
江,而不是跟随剧组人员继续参与宣传,其中就得到了某人的指点。
因为这么敏感的时刻,敏感的话题,如果能从香江这个独立于内地体制之外的特区性质的媒体嘴里讲出来的东西,有些时候会比直接有内地官方的发声更容易扩散开来。
什么叫舆论的力量,群众的海洋,这就是了。
处于中立性质的香江媒体发声,内地相关部分发出来的意见反馈才会更重视舆论的力量。
并且既然是制度中的诟病亦或是漏洞,能被旁观者发现而报道出来,远比内地方面自纠自查要有实效得多。
更为关键的是,整个影片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不是人为的导致,而是法制不健全的纰漏问题,并不会牵扯到任何个人或者部门的职责问题。
如此一来,为响应民生而出现的官方立场的正面且人性化的处理方式,制定以及得以尽快施行的举措才能最好地持续下去。
有这些暗示的得到,刘清山自然会积极地配合媒体的采访,不过并不是当天,而是放在了明天的首映礼上。
当然他在机场也接受了短暂的采访,适当了提了几句首映场的播放效果和市场反应,但并没有深入地谈及其他。
当晚,他并没有闲着,一直在组织自己的随行人员到处搜集内地的市场反馈,因为从当天首映式之后,京都的十几家影院,已经以点映的方式提前一天开始售票上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