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除了孟昶这个皇上之外,唯一被照顾的最好的贵妃徐氏,在到达汴京以后,并没有感觉非常累。
一路上看尽了齐国的富庶与繁华,她和其他人一样惊叹于汴京的宏大和繁华,还有不同于成都的别样风情,而同时,又对于缔造和统治这个强大国家的皇帝,郭宗宜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
郭宗宜给孟昶一众人准备了一个内城的院子让他们居住,并在晚上准备了晚宴来设宴招待他们。
晚上,皇宫内。
郭宗宜坐在上首的位置,旁边是皇后赵敏坐陪,下首坐着内阁大臣。
对面则是坐着孟昶一家人,有他的皇后,有他的所有妃子,还有其他子嗣等等。
然而,无论在座的任何人,都会不自觉的将目光看向孟昶他们那边,只因为孟昶的贵妃徐氏,她实在是太漂亮了,一举一动,都散发着一种动人心魄的美和诱惑。
哪怕是皇后赵敏,也在频频看向对方,她自认容貌也算是漂亮,但是真的与徐氏对比起来,却还有差距,而且还缺少对方特有的那种媚气,让对方整个人显得媚而不俗。
面对这样的美女,郭宗宜自然也免不了多看了几眼,不过他前世也算是见多识广,只是惊叹于她的美和媚,并没有沉迷其中。当看了几眼以后,在眼睛的余光中看到了皇后在看着他,于是就连忙收回了眼神,开始和孟昶喝酒聊天起来。
对于孟昶的这个妃子,他前世就有所耳闻,就是大名鼎鼎的花蕊夫人。但是真的当见到真人以后,觉得所有的文字,都显得那么苍白,根本无法描绘出她的美。
但是就是那几眼,却让在座的人全部看在了眼中,心中一个个都有些若有所思,然后所有人都强迫自己挪开眼神,不再敢于看向徐氏。
孟昶虽然当皇帝并不怎么样,但是为人比较宽厚,仁慈,而且饱读诗书,多才多艺,以前也常常和文人一起吟诗作词。根据刘光义所说,当他将孟昶送过来的时候,成都有数万老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他送行,人们哭送着,男女老少沿江护送,其中哭得恸绝者数百人,孟昶掩面痛哭,老百姓一直从成都送到键为县,达数百公里,其场面十分感人。
郭宗宜对他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他创作的官箴,以及刊印了十一经,首次将孟子列入其中,确定了孟子的地位。
酒至半酣,加之亡国的苦闷,孟昶开始在宴会上吟诗作词,一连作了好几首,引得在场众人全部拍手叫好。
在半醉半醒之间,孟昶起身说道:“某之天资不足,虽苦读数十年,仍不得长进,刚才有点贻笑大方矣,不过,某之贵妃徐氏,天资聪颖,虽然年少,但是于诗词之道,胜某多矣。”
然后对着徐氏说道:“来,爱妃,为大家吟诗一首,如何?”
虽然是在询问,但是现在这个场合,哪容她拒绝,心中又气又恼,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众人的目光中,她一口将手中的一杯酒喝下,原本漂亮的身姿中,却显现出一番豪情来。
只见她站起身,先是向郭宗宜行了一礼,然后说道:“那妾身就献丑了。”
接着,一首诗词缓缓从她口中传出。
“初离蜀道心将碎,离恨绵绵,春日如年,马上时时闻杜鹃。三千宫女皆花貌,共斗婵娟,髻学朝天,今日谁知是谶言。”
听完她的词,众人连声叫好,唯独孟昶有些脸黑,这分明就是在骂他荒淫无道。
紧接着,一首诗又缓缓道出: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听完这首诗,看着脸色灰败,只知道在那里喝酒的孟昶,一时间整个宴会场竟然诡异的安静了下来。
而整个宴会,就在这一词一诗中,非常扫兴的结束了。
回去以后,孟昶就病倒了,没能支撑几天时间,就一命呜呼。
郭宗宜听闻孟昶已死,心中也有一丝悲切,下旨赙赠布帛千匹,葬费尽由官给,追封为蜀王。
孟昶死后,他的母亲并不哭泣,但举酒酹地,说道:“你不能以一死殉社稷,贪生至此,我也因你而苟活在人间,不忍就死,现在你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于是绝食数天而死。
孟昶被葬在了洛阳,他的家属仍留汴京。
在孟昶安葬之后,其家属入宫谢恩。
花蕊夫人全身缟素,愈显得明眸皓齿,玉骨珊珊,别有一番风味,但是郭宗宜并没有多少想法,安慰了她们几句以后,就让他们安心的在汴京这里住下。
过了没多久,皇宫突然传来消息,说是皇后准备为皇上再次纳妃,但是后面又没有了下文。
别人不知道,但是内阁大臣却知道,皇宫里面原来的一个皇后,三个妃子变成了四个妃子,多了一个慧妃。
而郭宗宜刚开始知道皇后要为他选妃的时候,嘴上一直说着不要,他有她们四个就够了,不必劳民伤财的大费周折,但是当皇后说出是花蕊夫人以后,他却愣了一下,脑海中那个妙曼的身姿怎么也挥之不去。
强行压下上翘的嘴角,连忙拒绝道:“这,皇后,这不合适,她可是孟昶的妃子。”
看着眼角的笑意怎么也压不住的郭宗宜,赵敏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留下一句话转身就走:“这后宫的事情,是臣妾做主的,皇上你就不要管了。”
等皇后走后,郭宗宜的心忍不住开始怦怦直跳,沉重的呼吸怎么都压制不住。
此后几天时间,郭宗宜都没有能够上朝处理国事,还是赵敏实在看不过去了,强行将他从徐氏的寝宫里面将其拉出来,让他去上朝,并威胁道,如果他再这样,就要将徐氏处死。
这下可将郭宗宜吓得够呛,他没有想到赵敏还有这样厉害的一面,难怪郭宗宜的后宫里面一直都非常和谐,从来没有让他操心过,这和他当初第一次看到赵敏的样子可是判若两人啊。
不说汴京那边,却说刘光义,在朝廷派来的官员开始逐渐接管城池以后,他就开始带着兵四处攻打还在反抗的那些原蜀国城池。
在古代,并不是说将一个国家的都城打下来,皇帝投降了,那这个国家就全部归你了,真实情况是还有很多城池会趁此机会自立,或者是拥护一个在外的皇室成员抵抗,所以还需要将那些叛乱的城池再次攻打一遍。
蜀国也是一样,东边和北边的,已经被打了一遍,没有什么问题,叛乱最严重的,是蜀国南边那里,各种民族交织在一起,情况错综复杂,所以刘光义最主要的就是攻打那些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