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归去来兮
作者:追打孟了个也   万历烽火最新章节     
    吃着糖拿着红包的邻居,他们却都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只知道有大官来王家。
    因为花房子张家是没有读书人的,也没有人在外面做事,大官找他们干什么?
    王伯贤让下人把几个小媳妇拉到后面去,站在前面怕冲撞了官爷。
    锣鼓声已经响到了花房子门外,路边的老太太,小孩子都怯怯的站得远远的,一副害怕又好奇的样子。
    这时候几骑飞速在王家边门边停了下来,马上下来的人告诉王伯贤提学大人和知府,县令都到了做好迎接的准备!
    王家虽然是富甲一方的地主乡绅,但是也从没见过如此大阵仗的官员到家。
    跟在王伯贤、黎氏、红儿身后的下人怯怯的后退!
    心里都有点害怕。
    其实,王伯贤也只见过县令,那是几年前的事情了。
    当时害怕没有敢多看,现在学道提督大人那是多大的官啊?
    他是不知道的,所有人估计都不知道。
    黎氏悄悄问红儿,学道官多大?
    红儿想了一下“很大的,具体多大我不知道。”
    想不明白就不想了,等待接待就是。
    一会儿就看见了几顶轿子在差役的护卫下到了朝门口,掀开轿帘,第一个绯红色袍服的年长官员下来了。
    微风吹着官袍飘拂,说不出的威赫和气势,后面两个轿子里出来的是青色袍服,官威展露无遗。
    吓得周围的百姓赶紧跪了下去!
    王伯贤领着家人正要下拜,周大人赶紧叫人扶住,让他们不必多礼。
    王伯贤亲自在前领着一行官员进了堂屋,主薄把明黄色的圣旨放在香案上。
    周大人领众人对着香案施礼,然后让王氏一家跪下,朗声宣读圣旨!
    意思是褒奖王伯贤、黎氏抚育了一个好儿子,书香传家使其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提笔文章经略天下;上马执鞭安定边疆。
    特赐状元牌坊一座,赐书香人家和状元府邸牌匾各一。
    按圣旨要求,周大人让王伯贤立即组织人手,动工修建状元牌坊。
    让差役在正堂上挂书香人家,在大门外挂状元府邸牌匾。
    火炮齐鸣,周围好多村子里的人都围了过来。
    红儿马上安排下人买了五头猪,鸡,鸭,鱼无数。
    家里人手根本不够,就发动佃户人家的婆子媳妇前来帮忙。
    客堂里丫鬟早就奉上了香茶,赶了几天的路确实疲乏,
    王伯贤安排人服侍周大人到客房去休息。
    知府和县令饶有兴趣的谈论起王奎来,说起其博学多才让人敬服。
    旁边侍候的下人听到这么大的官爷都在赞扬他们家少爷,自豪得把头扬了起来。
    擦黑时分,流水席开筵了。
    周大人坐了主位,左右潼川府知府和遂州县县令,下席是王伯贤和另外一个乡贤。
    院子里、厢房里到处都摆满了桌席!敬酒的、划拳的热闹非凡。
    王伯贤举起酒杯敬几位大人,这么遥远的路途送来喜讯。
    周提学说道
    “王奎深得圣眷,第一次授官就是从四品,怕他以后入不了阁,居然还加翰林衔,这是从古至今都没有的,闻所未闻啊!”
    知府和县令都附和道
    “一般状元授官从六品,最多正六品,哪听说过第一次授官就达到从四品了?以后他的前途啊一般人拍马也追不上哦,恭喜老太公生了个麒麟子!”
    王伯贤赶紧谦虚。
    酒桌上的气氛开始热闹起来了,其他几桌上的乡贤也过来给几位大人敬酒了。
    其中一个对周大人问道
    “王奎这个什么从四品指挥佥事到底是个什么官啊?我们就知道县令,府台,就是很大很大的官了。”
    周大人笑着说道
    “那我就给你讲讲吧!”
    举例就如我吧,二十年前我中了第二甲进士。
    三年后我考起了庶吉士入了翰林,几年后外放知州,后来又迁升知府,前几年从河南调四川学政,经过十几年的煎熬饱经风霜终于提升到正三品提督学道。
    这中间的辛酸啊不足为外人道,你们只知道外面很风光,却不知道其中的苦。
    虽然我也熬到三品大员了,但是我却白发已生,不再有年轻时候的冲劲和闯劲了。
    这里面还有幸运和贵人提携,要是没有这些外来力量帮扶,苦熬资历的话估计现在我还在府同知正五品的位置上,我的那些同年进士好多都是这个职位。
    而王奎呢,这是你们最关心的。
    他一中状元就授官从四品开始授官,虽然是武官,但是却是陛下亲授,足足的从四品实衔。
    他这个官只比知府低半级,而又比府同知高半级,他这么年轻,有的是机遇、有的是时间。
    所以我说你们王奎以后前途无量!
    说完端起酒杯敬了王伯贤一杯酒。
    让他保重身体,以后等着享福。
    经过了周大人的讲解所有人才明白王奎的官职之大,令人惊叹不已!
    时间晚了,各自散席回房休息。
    红儿劳累了一天,沐浴后静静的坐在床前,想着王奎。
    怎么就一下当了那么大的官呢?却是去当兵,有没有危险啊?
    王奎,你怎么就不回来一下。
    两年了,我天天都在想你啊,你可知道?
    今夜的风,细细柔柔,却把天边的月亮吹到了楼阁西边。
    入夜已久,人们已经安歇,楼前没有了人来人往的喧闹,四周一片静寂。
    白天那忧伤的杜鹃不停的哀唱,池畔的柳树哭的枝叶都垂到了水面。
    远方的你可知道我的心伤?
    就像当年的韩夫人一样把想你的诗句题写在红叶上随着溪水飘呀飘,飘到京城去,让你知道红儿的情思!
    我不可能如傅元一样把相思的苦写得让人断肠。
    从你走后我心憔悴,思念你的诗句写了一篇又一篇,盼君归来却遥遥无期。
    懒得再写了,写了也没人看,也没人欣赏。
    后院和你一起栽种的梅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
    今春去看花时,飘飘洒洒的花瓣就像淡淡的胭脂零落,就像你当初离去不久时的情景一模一样。
    而此时王奎却在风尘仆仆赶向回家的路上,想着年纪渐渐大了的爹娘,想着近两年未见的红儿,王奎的心早已飞回了家乡。
    家乡的风里飘着香、家乡的水透着甜、家乡语音是那么亲切、家乡的人是那么可爱……
    几天后,王奎看到了熟悉的小山岗,看到了那棵黄角树,那山的背后就是我的家。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王奎就如当年的陶令挂官而去回到家乡的亲切样子一样,激动万分。
    看到我的家了,锦衣卫驰马前去报信,王奎也紧跟在后面。
    这时候只有急切见到亲人的欲望,哪里有哪些无聊文人说的什么“近乡情更怯”的想法。
    东来也看到了家的轮廓,向着王奎说道“少爷你慢点,不要着急。”
    其实,东来心里更急,因为当时要离开的时候春丽正怀着孩子。
    现在还不知道孩子是男是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