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经济特区
作者:四王爷,   永乐大帝:朱标最新章节     
    “好,这个供销社是个好点子!”
    朱元璋在小本本上珍而重之的勾了一笔,欣慰的点了点头。
    他不怕朱标有想法,他怕的是朱标没想法,在老朱看来,没有万年的天子,却可能有万年的家族兴旺,如此天赐麒麟儿,他可真是含到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飞了。
    “但是咱还有一点不明白,”朱元璋盯着自己的本子,凝重的说道。
    “虽然咱已经把所有的物价都锁定了,而且咱这边会派锦衣卫,每年到各个地方巡查物价,需要修改的地方必会修改,但是管这个供销社的官,实权可是太大了……”
    朱元璋越说,面色越凝重。
    “每一年收上来的实物那么多,难免会有一些破损,路上运送的时候,也难免会有一些损耗,如果是清官还好,如果碰上了脏官,那你这个供销社可就成了肥差了……”
    “这………”
    朱标也一时语塞,他是有超前于这个时代百倍的见识和经验,但是对于这些事情,他还是没有自家老爹厉害。
    “哼哼……不知道了吧?就说你还有很多事儿要和你爹我学,别天天想着出去打仗,咱大明不缺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向开平王的那个妻弟,蓝玉,就很能打,不比常家兄弟差,有啥烂仗就让他去……”
    朱元璋开始撇着大嘴说教。
    朱标一听也是一个头两个大,支支吾吾半天,转移话题道。
    “运输的问题儿子倒是想过,咱们大明朝太大,不可能一瞬间就铺满全部州县府衙的供销社,所以儿子感觉,应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比如长江沿岸,用水路运输,代替缓慢的陆路运输,等到买卖做起来了,朝廷有钱了,可以用水泥修建驰道,这些驰道四通八达,马车就算是在上面日行千里,也不为过呀……”
    “嘿!爹有些时候,真想掰开你的小脑袋瓜子看看,这到底是怎么长的,真他娘的聪明!”
    朱元璋为成功转移话题,拿着小本儿开始奋笔疾书。
    “但是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不是显得咱们大明朝廷一碗水端不平啊?”
    朱标叹了口气,起身给自己和朱元璋倒了一碗热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大明的地盘太大,如果短时间内全部照顾到,前期投入的银钱太多,一定会拖垮朝廷财政的,只有拿出得天独厚的地方,先试一试,成功之后,再带动其他地方,而且这要想富先修路,不修好驰道,乡间的好东西都运不出来,咱们用什么做买卖呀?”
    朱元璋点了点头,一本正经的说道。
    “这事儿咱看行!明天可以让文忠,天德,鼎臣,还有你的老师宋濂,一起来商量商量。”
    “还有,刚才咱问你的,你还没说呢!”
    老朱调笑地看了一眼朱标。
    朱标有点为难,他能想到的无非也就是高薪养廉之类,但是他又深深的清楚,欲壑难平,如果贸然开了这个口子,还不知道是好事坏事,虽然他心里已经打定主意,官员的俸禄一定要提升,但是最起码,朱元璋在位期间,他是不想动的,因为有些时候,老皇帝刻薄寡恩,对于新皇帝来说,确实不是什么坏事儿。
    “爹,儿子实在是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要不您提点提点……”
    朱标服软,可谓是毫无压力,反正是自家老爹,承认自己不行还能怎样?
    “哼哼!爹先和你说说那些脏官会怎么做!”
    朱元璋的脸色突然间带了几分杀意。
    “胆子小的脏官,会每年多报一些损失,假如说长江沿岸,下雨受潮!甚至干脆说船翻了!或者给咱爷俩演场大戏!”
    “胆子大的,那可就骇人听闻了!他们会强迫百姓低价出售,把这笔糊涂账全部算在百姓的头上!”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茶碗,右手在腰间慢慢的摸索着,那架势好像在摸刀一样,半眯着眼睛。
    “这才开国几年?咱杀了多少不长眼的?怎么就一点敬畏之心都没有!非得拿着脖子往咱的刀把子上撞!”
    朱标默然,皇明初立十几年,自家老爹已经杀了数万的官,以至于现在还有零星的胡惟庸同党落案,但是这回倒好,也不杀头,直接扔到京郊盐场干到死。
    “标儿你不知道不要紧,但是你爹我知道!”
    朱元璋的脸色前所未有的郑重,一字一顿的说道。
    “对武将诱之以利,对文官挟之以名!这可是你爹我,做了这十几年皇帝,才琢磨出这么点道道来。”
    朱标也陷入了沉思,老朱这一句话说的简单,但是要真的做到圆满,里边的说道就海了去了。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看着自家儿子的眼光,愈发的慈祥,年少聪颖,做事情也有理有据,张弛有度,最重要的是不骄不躁,能听进去劝,这样的人不是一代明君是什么?
    当下缓缓开口道。
    “你的那个供销社确实是一个肥差,所以不能让官吏长期把持,所以咱想重开科举,新科的进士举人,可以到你的供销社进行历练,历练期间,会有锦衣卫跟随,而且货物的损耗,当地百姓的风评,直接影响他的官路,等到下一次科举,就会有新的进士举人接替,他们则根据表现,调往朝廷其他地方为官!”
    朱标心中恍然大悟,这姜还是老的辣,十年寒窗苦读,刚刚金榜题名,极少会有人因为几两银子,而断了自己的官路,而且自家老爹那一句锦衣卫跟随,可不是说说而已,搞不好可是要就地正法的!
    “皇爹高明啊!”朱标由衷的拍了一句马屁。
    老朱则十分受用,站起身来拍了拍朱标的肩膀。
    “其实你的这个点子,还有一个其他的用处,那就是可以让当地的官员和商人不是那么和气!省得他们一个拿钱一个有印!官商相护,净做那些个腌簪事儿!”
    “这件事儿子还真没想。”朱标皱着脸说道。
    “确实是,当这金银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商人的追求就一定是权利,哪怕是用手中的金银来换,他们也会在所不辞的,因为有了权力以后,他们可以赚到更多的金银!到时候他们手里有权有钱,他们就不可能再做顺民了!”
    “就是这么个理儿,无论啥事儿到你这都能说的文绉绉的,比咱强……”
    朱标一点就通,可是乐坏了老朱。
    “所以咱就想明白了,标儿你的这个供销社要大做特做,用来压制全大明的商人,先在他们的脖子上套上绳子,用得着的时候就直接吊起来!”
    朱标听着好笑,自家老爹对于那种不种地的人,本身就带着深深的偏见,所以皇明立国以来,优待了士人,优待了百姓,却唯独对商人限制颇多。
    “那爹您看看?我的那个绵羊票子,和福寿膏,用不用在朝会上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