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安南(上)
作者:星辰晚   在下崇祯最新章节     
    安南,是明朝版图的一块痛。
    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意难平。
    明宣德二年,明宣宗朱瞻基放弃交趾都司,双方复归宗主与藩属的关系。直到道士中权力最大的人,万寿帝君,明世宗朱厚熜,横空出世,在他的力主之下,才重新收复安南。
    嘉靖六年,安南大臣莫登庸篡位,成为安南之主。原来的安南之主黎氏,自然是不甘心的,他们就派人向大明求救。
    明朝的大臣当然是不同意的,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事就搁置了。
    直到嘉靖十六年,明世宗朱厚熜力排众议,下令,咸宁侯仇鸾为都督,挂征夷副将军印,兵部尚书毛伯温参赞军务,率军征讨安南。
    莫登庸闻之,大惧,与大臣数十人自缚跪拜,入镇南关向大明纳地请降。
    自此,明朝在安南设立安南都统司,莫氏为安南都统使,秩为从二品,安南再一次纳入明朝版图。
    因为安南离北京实在是太远了,所以,在自莫登庸之后的安南都统使承袭时,明朝不再派专使赴安南任命,而是将任命敕谕、印信托附于广西的地方官,安南的继承者必须亲自到镇南关,经过广西官员勘验明白,就地领敕回国,才算是正式袭职。
    至于都统使,明朝也有官方定义:乃削其爵而卑世官,比于内吏。
    再后来,黎氏复国,黎氏向明朝派遣使臣,请求如之前一般,册封为安南国王,明朝没有答应,仍以授以安南都统司的头衔。
    同时,为了牵制黎氏,明朝下令,莫氏乃我大明内臣,令黎氏让出高平等地给予莫氏。黎氏迫于压力,也只好点头答应。
    这一时期就是后黎朝。
    不过,后黎朝也逐渐分裂,形成了两大势力,就是北方的郑主,南方的阮主。后黎朝的国主受制于郑主,相当于傀儡,不当家。而郑主与阮主经常交战,这也就是郑阮之争。
    如今,进攻莫氏的,正是郑主。
    朱由检在路上,就派人通知相关官员乾清宫议事。
    待朱由检来到乾清宫,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兵部尚书兼军令总长李邦华,户部尚书毕自严,军令次长陈奇瑜,军需次长惠安伯张庆臻,早早的就在乾清宫里等候。
    另外,与会的还有三位勋贵,一位是英国公张之极,一位是黔国公沐天波,还有一位,是负责情报工作的锦衣卫指挥同知新城侯王国兴。
    本来朱由检由京师赶到保定讲武堂就已经是下午了,待他观看学员考核再回到京师,已经是夜色渐浓了。
    今天是个大晴天,月色正亮,可朱由检却无心欣赏,径直走进乾清宫里,而乾清宫内,也早就燃起了灯火。
    一见朱由检到了,众大臣纷纷躬身施礼,“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赐座,看茶。”
    “谢陛下。”
    朱由检径直走到主位,坐了下来,“广西巡抚陈新甲的急报,诸位想必都看过了,那就议一议怎么处置吧。”
    中央的大臣,朱由检基本上就没怎么大动,这些臣子也都了解朱由检的脾气,他们知道,朱由检这是打算动兵了。
    内阁首辅李国普起身奏报,“陛下,安南都统司,乃是我大明内地,安南都统司内的官员,那也都是我大明的臣子,安南黎氏为安南都统使,安南莫氏为安南都统副使,现如今安南发生内乱,按以往惯例,我大明应当派钦差赴安南都统司斥责,令他们停止争斗,并做出相应的惩处。”
    “那要是斥责没有用呢?”朱由检问道。
    “那就应当派兵讨伐,以惩不臣。”
    朱由检挥手示意李国普落座,“李阁老,坐。”
    “谢陛下。”
    朱由检看向内阁左次辅孙承宗,“孙阁老,你怎么看?”
    孙承宗听到朱由检的问话,也赶忙起身。孙承宗都七十多了,站起来时,也显得有些笨拙。
    可是,之前内阁首辅李国普都站起来了,他孙承宗也必须得站起来。就算是朱由检有意维护,让他坐下,也不能说出口。
    “陛下,刚刚李阁老所言,臣以为甚是妥当。安南都统司虽名为大明之地,但真要是论起王化程度,尚不及我大明西南之土司。”
    “且安南都统司境内,当权者历来攻伐频繁,从黎氏掌权,到莫氏成为我大明的安南都统使,再到如今的黎氏成为我大明的安南都统使,长期以来,争斗不休,纷乱不止,此时又出现黎氏攻伐莫氏之情景,其实,算不得稀奇。”
    “臣以为,还是应按照李阁老所言行事,先派官员前往安南都统司,严厉斥责黎氏未经上报,无端兴兵,致使生灵涂炭。同时,让他们交出元凶,押赴镇南关,由我大明惩处。”
    “倘若安南都统司不服朝廷之令,方可兴兵讨之,如此一来,也算是名正言顺。”
    朱由检看向英国公张之极和黔国公沐天波,这两个人都快急出汗来了。
    英国公张之极,是恨不得朝廷立刻派兵攻伐安南,最好还是由他统帅。
    安南,可以说是他家先祖初代英国公张辅打下来的,当初宣德皇帝放弃交趾时,张辅就极力劝谏,可惜未能如愿,这也成为了张辅一生之痛。
    如今,重复祖上荣光的机会就在眼前,张之极恨不得肋生双翅,立刻飞到安南,直接灭了他们。可两位内阁大学士就是不同意出兵,皇帝没问他,他也不能贸然发表言论。这把他急的。
    黔国公沐天波,他也明白,但凡是想对安南动兵,打法只有是一种,那就是一路兵马从广西出发,一路兵马从云南出发。顶多,再加上一路,那就是从海路发起进攻。
    其实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想要出兵安南,都是这个套路。
    沐天波心里清楚,想要出兵安南,那么云南是绕不过去的,他身为征南将军、云南总兵官,云南这一路兵马,那就应该是他率领,别人谁也没这个资格。
    再一点,沐天波年轻啊,今年才二十岁,正是一腔热血的时候,那巴不得建功立业呢。
    热血这种东西,只有在年轻的时候才会有。
    沐天波不过二十岁,那是正天不怕地不怕的年纪,他和张之极一样,也是恨不得率兵征讨安南。
    再有,朱由检将英国公张之极,黔国公沐天波两个叫到乾清宫议事,这意思,不言而喻。
    张之极和沐天波也都明白朱由检的意思,但现在看这架势文官还是不打算出兵,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文官反对,尤其是内阁重臣都反对,这事基本上就没戏了。
    所以,他俩这个着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