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一场冬雨突如其来。
天更冷了。
雨落在群山环绕的三河地带,阻断了所有旅人的行程。
三河驿馆里,又挤进了不少客商,原本准备启程的人,也不得不留在驿馆等待雨歇。
明中期的驿馆,已经可以让过路的客商歇脚了。
这个情况不知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大抵是天高皇帝远的缘故。客商给钱,驿丞收钱,也就可以办理入住了。
长剑弘、楚江东和白衣三人,坐在驿馆大堂里看着窗外的雨。
大堂里人满为患,所以很是嘈杂。
忽然,三人在嘈杂的声音里,隐约听到了呼救声。声音渐渐逼近,夹杂着雨声、和杂乱的脚步声。
三人不约而同,猛地站了起来循声看向窗外。
雨幕中,一个男子呼喊着朝驿馆奔跑过来,他跌倒在了门外。
这一动静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人群的目光齐刷刷看向了那名男子,但很快就顺延到了其身后。
在那男子身后十几步外,一个女子突然倒在了雨幕里。她是被人从背后一刀砍翻在地的。
行凶者是两个宽鼻子、小眼睛的矮个子。他们一个戴着斗笠,一个没戴露出了那剃成半月状的发型。
两人俱都持刀,用的是刃长五尺、柄长一尺五寸的野太刀,而且腰佩两柄小刀,这明显是个倭寇装扮。
那两把小刀一曰凯通,一曰肋差。凯通破甲,肋差备用。
见得他们杀人,在场客商都惊呼“倭寇”!
那两个倭人见驿馆里人多,也不冒进,抢下了倒地女子的包裹,便急急要逃。
客商们自然不敢招惹麻烦,但见得如此一幕的长剑弘,怎么忍得了?
他大步流星越过人群,冲进了雨里。楚江东也是大怒,提刀便跟了出去。
白衣去扶起了刚才跌倒在门口的男子,男子却哭天抢地,几乎是用爬的去抱住了他那已经咽气的妻子。
倭人矮脚,但跑起来捣腾得很快。他们把那比自身还高的野太刀扛在肩上,一边跑一边发出尖锐的笑声。
长剑弘和楚江东一前一后追了过去,他们都有一副侠义心肠。
这倭人远渡重洋到此,却尽做些下作勾当,试问但凡有点血性的人如何能容得他们?
长剑弘眼看就要追上倭人了,却忽听得雨声中有一物破空之声“啪”的炸响。
长剑弘只一瞥,便见一根长鞭如电般掠过,狠狠抽在了一个倭人身上,把对方直接抽倒在地。
“啪”!
又一鞭。
另一个倭人也应声倒地。
出手的是个骑马而来的女子。
那女子宽方脸、高颧骨,发结两椎、垂于两耳,胸前还带着明晃晃的银项圈。看她服饰窄袖薄鞋,兽皮为袍,楚江东很快就意识到这女子来自蒙古。
蒙古在明朝时,一直没有被完全纳入大明版图。永乐帝北伐之势,到了正统年间土木堡之役后,就攻守易形了。
蒙古的瓦剌部和鞑靼部屡屡犯边,到嘉靖三十四年这个时间,鞑靼部的俺答汗崛起,成了大明北面最大的威胁。
可此刻,与鞑靼万里之遥的潮州府,楚江东居然看到了一个蒙古女子?
还不待楚江东多想,那两个倭人已滚着贴近了女子马下。
他们皆拔出了肋差小刀,意欲偷袭女子。
女子扬鞭打在一人手上,打飞了其小刀。可另一人的刀已经刺了过来,好在长剑弘没有分神。他疾步上前一剑便了结了那个倭人,反手又一剑刺进了另一个倭人喉间。
雨还在下,长剑弘在倭人的衣服上擦拭了剑身的血迹。
那女子下马抱拳,说道:“多谢义士出手!”
“你不是大明百姓吧?”楚江东走了过来,警惕地看着这女子。
女子也不掩饰,大方承认道:“我叫孛罗兀·朵兰,是鞑靼部的人。请问两位义士如何称呼?”
“鞑靼?”长剑弘闻言,虽不似楚江东那般厌弃,但也一怔,可随后立即回礼抱拳,自报了名号,又介绍了楚江东。
楚江东却没好气地问道:“你一个鞑靼人怎会在此?”
“看来楚义士对我们鞑靼人意见很大?”朵兰没有在意,而是轻轻一笑。她见状也不和楚江东二人多叙,径自捡起了那倭人抢来的包裹,牵着马朝驿馆走去。
长剑弘看得出楚江东对其并不友善,不由低声询问楚江东原因。
楚江东大感疑惑,俺答率领着鞑靼人屡屡进犯大明边境,宣府大同一带总被劫掠,身为大明百姓痛恨鞑靼人,这还需要原因吗?
可他这解释,长剑弘却不认可。他觉得又不是朵兰劫掠了大明百姓,岂可因为与生俱来的身份就否认一个人。更何况这个人刚才还对作恶的倭寇出手。
不过长剑弘也没有和楚江东争论,毕竟朵兰与他们只是萍水相逢,没必要徒添冲突。
长剑弘二人也回了驿馆。
刚才被杀的女子此时已经被人抬进了驿馆,放置在大堂正中。
毕竟外边的雨虽然不知何时停了,人们也不忍她继续倒在泥泞之中。
她的丈夫还守在身边,声泪俱下。出门之时,又有谁会想到是这个结果。
朵兰把包裹还给了哭泣的男子,随后便默默走开,找驿馆的人要了房间和热水。
白衣走到长剑弘身旁,说道:“这么冷的天,你们也快去换身衣裳吧。”
人群渐渐散了,突然的冬雨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如今雨停了,很多人也赶紧赶路离开了。
等长剑弘换好衣衫回到大堂之时,大堂里只剩下寥寥几人。
罹难的女子还在大堂里,她丈夫不在,白衣说他已经和驿卒一同去置办马车、棺木。
当长剑弘和楚江东坐定,驿丞端来了几碗姜汤,供他们驱寒。
长剑弘问驿丞:“刚才骑马来的女子呢?”
“哦,那姑娘去了后院厢房,还未出来。”
长剑弘看了看放晴的天,又看了看驿馆外。那两个倭人的尸体已经不见了。
白衣解释道:“那倭寇被驿卒带去衙门了。这里靠近海边,近几年倭寇的问题越来越多。”
“我听闻,朝廷不是有派军队抗倭吗?”长剑弘不解地说着。
楚江东却是闻言一叹,他觉得长剑弘的想法总是太过简单。
朝廷确实派军队抗倭了,但主要是在浙江一带。福建、广东这边的倭寇比较零散,多是三五成群的浪人,朝廷自然不会多加关注。
等几年之后,朝廷派来了俞大猷,那是因为此地到时的倭寇已经成了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