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粮食问题就这么解决了?
作者:满地是菠萝   三国:炮灰刘封逆袭之路最新章节     
    小乔这才知道,原来刘封已有妻妾,而且还不少。
    她觉得自己本该生气的,就算不生气,至少也该有些醋意和不快!
    但实际上,并没有。
    她觉得刘封就该这样,这样才像真正的男人。
    公瑾那种男人太小家子气了。
    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只感觉周瑜在她心目中的位置已经越来小了,刘封的位置越来越大。
    或者说,想起周瑜,脑海中反复出现他将自己送出时决绝无情的态度,想起刘封公子,却心里羞羞甜甜的,想的都是那些不敢去想又忍不住去想的事。
    “我这是怎么了呀??”
    小乔暗暗皱眉,她轻轻运了运气,觉得有点不像自己了。
    互相介绍之后,几个姑娘多多少少有些不快,关键是这位小乔姐姐实在是太美了,她们觉得这小姐姐的颜值掩盖住了她们的光芒。
    女人嘛,吃醋在所难免。
    只要惠儿不介意就好,她微笑着拉着小乔的手:“咱们也别分什么正侧地位,都以姐妹相称不是更好?”
    小乔也喜欢这个可爱的妹妹,笑眯眯道:“既如此,小乔谢过了!”
    见惠儿如此,其他几个姐妹也都没什么话说了。
    反正府中地方够大,房间也够多,多一个人多一份欢乐,大家一起玩岂不乐哉。
    刘封也颇为欣慰,他印象中女人一多,勾心斗角,撕逼吵闹,就没有消停的时候。
    想来可能是系统的忠诚潜移默化了她们的想法。
    不管怎么说,希望她们能和和睦睦的相处下去。
    家里的事搞定了,刘封长叹了一口气:
    这下,可以安心的玩权谋搞事业了吧,这才是正确的三国事业线不是吗?
    先去看庞统。
    还在!
    庞统正在马厩里哼哼唧唧的,一宿没睡好,又困又饿,看起来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
    不过没办法,刘封现在还没想好怎么把他收入自己的系统。
    那就先带到江夏府衙,关到一个特殊的监牢里,好吃好喝先招待着。
    但有一点,不许摘下口塞,免得与狱卒交谈。
    毕竟人家是凤雏,头脑口才都不一般,别一番口舌哄骗狱卒再跑路了,小心点没毛病。
    江夏府官员知道太守大人来了,破天荒一般的事,赶紧整理衣帽来府堂议事。
    刘封也知道自己落水失踪这几天刘备一直让人守口如瓶,所以魏延蒋琬陈到他们也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变故,只以为大公子这几天没干别的,与其妻妾在一起腻歪。
    当然谁都不敢说,刘封也不在意。
    干正事,干正事!
    刘封先是检阅一番陈到的部队。
    千人方阵都是精兵强将,训练起来进退有序,如臂挥使,看样子练的不错。
    然后看魏延布置的城防。
    也是严密齐整,毫无纰漏。
    最后坐在府堂之中,听听官员们都有什么见闻。
    一微胖的中年人拱手出列:“太守大人,属下有要事相禀。”
    刘封不认识,叫过来蒋琬小声问问:“这人谁啊?”
    蒋琬道:“此人乃江夏府主簿曾祥!”
    刘封有点尴尬,身为太守,连自己的主簿都不认识,是不是有些离谱?
    “有什么事,说吧。”
    主簿幽怨的叹了一口气,语言中不乏诉苦意味:
    “自从太守托付蒋先生理政以来,令行禁止,我等无不遵从,可蒋先生却下令提高粮价,如今大量购买粮食,库银每日消耗不说,百姓更买不起粮食,如此下去,我江夏几县之民即将面临无粮可食之局面啊!”
    说完,竟用袍袖抚拭了一下眼泪。
    看起来此位仁兄还挺忧国忧民的!
    刘封点点头:“这是我让蒋公琰提高粮价!”
    江夏府上上下下都诧异:“太守大人,这是何故?”
    刘封没理会他们,反问蒋琬:“你是如何买的粮食?”
    蒋琬一拱手:“着司库每日高价求购粮食,最开始每日购买万石,每隔三天增购1千石,如今每日购粮一万五八千石,以江夏府库银钱还够支应半年。”
    刘封笑着点点头,他知道,蒋琬领会了他的意图,每日限量购买,买得不多,但逐渐增加。
    不禁赞许一句:“公琰做的好啊!”
    江夏府上下都都不知所措。
    这江夏太守和从事蒋琬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如此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吗?
    司库咬咬牙,说话了:“太守大人,我们提高粮价收粮,虽然每日买得不多,但不停卖粮,府库的粮食都快堆满了,可百姓无钱购买啊,粮商都奇货囤积等着卖官府,不卖给百姓。百姓买不到粮,都饿着肚子呢!太守怎么......怎么能说这么做好呢?”
    刘封挥挥手,让他闭嘴。
    “公琰,还有多少商号的粮没买?”
    蒋琬说道:“因我方定价太高,各地粮商排队等售,本只收购了十之一二,前日一看,又有一些粮商船队前来售粮。”
    刘封释然的一笑,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接下来,他清了清喉咙,下了一道匪夷所思的命令:
    “都给我听着啊,从明日起,继续收粮,但粮价低至原来的三成。另外,官粮开始兜售,只许散售,不许大宗。价钱嘛,也是原来的三成!还有,城东城西城南城北城中,各设十处施粥地点,每日施粥两次,以保证买不起粮的百姓也能够熬过今冬。对了,切记一点,每锅粥中撒一小把干土,防止买得起粮的百姓浑水摸鱼!”
    这一番话说出,所有人都愣住。
    他们脑筋还没转过来弯呢,刘封又加了一句。
    “哦,还有件事,那些运粮兜售的商人,若还想卖,咱们就三成价收,若不想卖呢,也无妨,就让他们把粮食拉回去。”
    拉回去?
    隆冬将至,那些粮商大老远折腾一趟本就不易,这时候拉回去?
    人力物力消耗大半,结果白折腾了,而且运粮回去和空船不一样,也得消耗一大笔钱!
    那存粮过冬?
    这里没有库房,粮食受潮,冻坏,搞不好赔得内裤都不剩!
    算一算还不如三成价卖,还能赔得少点钱。
    一瞬间,江夏府官员如醍醐灌顶!
    公子谈笑间,江夏粮食紧缺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再看这位看起来不怎么靠谱的年轻太守,又别有一番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