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盘古大手一挥,将众人转移至那块石碑之前。
【杀穿虚兽,可见终焉】
【吾等窥见彼岸,遂往之,后来者当知目标,特此留字。】
看着两行字,幽冥等人陷入沉思。
现在,祂们与鸿蒙生灵所知的信息全都一样了。
终焉,听上去似乎是结束的用语,但石碑上留下的道韵清晰的告诉祂们,那是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叫做终焉。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幽冥的第一想法就是终焉之地到底在哪里。
“不与虚兽作战,就无法找到终焉之地吗?”
面对幽冥的提问,盘古转头望向远方。
“鸿蒙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们可以一个念头到达任何地方,却怎么也找不到所谓终焉之地的存在。
不过有了石碑的指引,我们经过探索也是有所收获的。
当虚兽死亡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可以感知到虚兽出现的地方。
那是一处奇异的空间,虚兽都是从里面出来后,才散布至整个鸿蒙的。
那处空间我们也曾试过直接过去,但无论我们怎么试图接近都是徒劳,距离永远都不会缩短,只有在击杀虚兽时,才能感觉到距离那处空间更近了些。”
听完盘古的描述,幽冥对那处空间感到十分好奇。
连强大的鸿蒙生灵都无法靠近,那处空间里究竟藏着些什么?
有兴趣,才会有动力。
在幽冥对终焉之地产生兴趣后,立刻开始绞尽脑汁的琢磨如何才能进入到那处空间。
自知只有击杀足够数量的虚兽才能进入那处空间,也就是说只有鸿蒙浪潮来临的时候,才有进去的机会。
想到这里,幽冥不禁再次问道:
“按照你们预测,需要击杀多少虚兽才能进入那里?”
“我经历过三次浪潮,曾有两次感受到那个空间,按照我预测,应该是需要击杀十几亿只虚兽就可以进入其中。
不过这只是按照我而言,每个鸿蒙生灵感知的情况并不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生灵击杀的数量并不会统一累计,也就是说即便达成进入要求,也只有自己能够进入。”
又获取到一些关键信息,幽冥皱着眉沉思片刻。
“也就是说,击杀数并不共享,如此说的话,那石碑上的文字怎么解释?
按照上面所说,以及你特意带我们来看的表现,这应该是某个时期的遗留,你们也没有掌握那个时代太多信息吧?不然也不会还要自己摸索进入终焉的办法。
从石碑上来看,祂们应该是已经找到进入到终焉之地中的办法,这是怎么办到的?”
面对幽冥的又一次疑问,盘古也没有办法给出回答,只能解释道:
“如果所料不差,这应该是发生在四次浪潮之前的事情,毕竟目前存活时间最久的鸿蒙生灵也才经历了四次浪潮。
而除了这个石碑,那些先行者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
听到这里,幽冥不禁有些疑惑。
既然曾经在鸿蒙之中存在过不知多久,那些生灵怎么可能会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难不成走之前还要把所有的一切都打包带走?
看出幽冥的疑惑,盘古出言解释。
“鸿蒙的情况与混沌不同,除了生灵,所有事物都在道的变化中出现又消亡,混沌墙之所以一直存在,也是我们不断维持的结果,这点等你们生活一段时间就能明白。”
幽冥点了点头,对这种情况并不意外。
“那鸿蒙浪潮要过多久才能出现一次?”
“不知道。”
“不知道?怎么会不知道?没有一点规律吗?”
“是的,没有一点规律,鸿蒙浪潮本质上是鸿蒙之地的一种恩泽,能够提升鸿蒙生灵的实力,虚兽只是附带而已。
这种恩泽的出现完全随机,不会有一点规律,但可以确定的是,鸿蒙浪潮每次出现都要间隔许久。”
得知这个消息,幽冥不禁眉头紧锁。
说实在的,这对他来说可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今已经知道祂们越是弱小,面对虚兽就越有利。
等时间拖的久了以后,祂们的实力就会逐渐变强,到时候优势很可能会转变成劣势。
这与祂们自己修不修炼无关。
鸿蒙可绝对是个好地方,在这里,即便祂们什么都不做,就只是活着,也会不断进入悟道状态,实力也会跟着提升。
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他们的实力与他们对大道的领悟持平为止。
就好像是一个装着水的瓶子,当天上下起雨,瓶子里的水会不断增加。
而这种雨不仅会让瓶子里的水增多,还会让瓶子变得越来越大,直到持平以后,瓶子才会因为进入饱和状态,从而减缓吸收速度。
原本是件好事,但当他们要应对虚兽时,就变成了一件坏事。
就仅仅只是与盘古聊天的这个功夫,幽冥等人就已经能够明确感知到自己的实力在疯涨,并且有种近乎无法控制的感觉想要引着他们进入悟道状态。
要不是他们一直压制着这种感觉,立刻就会被迫进入悟道。
以往求之不得的悟道状态,只要有那么一点苗头,都会抓紧机会抛下一切去感悟,现在却不得不动用全部的意志力去抵抗。
说来确实有些造化弄人的感觉。
“我们能去看看混沌墙吗?”
“当然可以,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先教你们如何用自身之道,在一念之间到达鸿蒙的其他地方吧。”
这只不过是鸿蒙生灵们生来便知的一个简单‘窍门’,盘古随手一挥,九团光点就飘入他们眉心。
仅是刹那间,幽冥等人就明悟了具体施展方法。
可即便已经明悟,他们却依旧没有醒来。
已经压抑了好一会儿的悟道灵感,在他们开始领悟‘窍门’的时候,瞬间涌上心头,生生将他们拖入了悟道状态中去。
而这次的领悟开始之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盘古见他们入定,也没有停留,直接从原地消失,再出现时,已经来到启砮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