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平叛
作者:抱抱颖   怎么没人告诉我,这个皇帝会读心最新章节     
    张家一下子失去了包括皇后和柳贵嫔在内的人质,失去了对皇宫的掌控权,失去了推傅继继位的最好时机,这让张家实在不能接受。
    想想皇后和柳贵嫔应该是在宫中慌乱的时候,出逃了。
    现在的长安城是在傅绍的管控下,想要将人藏在自己府里,可是相当容易的。
    再者,现在的大秦,除了长安城,谁也说不好还有哪里是安全的。
    张家认定了傅络和傅绍会把自己的母妃,藏在自己的府邸。
    天天派人盯着,还想尽办法要在府里打探一下消息。
    嫔妃私自出宫,可是大罪,即便是藏在自己儿子的府邸,也是不允许的。
    但是花了不少时间,还是没能打探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好像几位娘娘真的不在儿子的府上一样。
    尤其是四皇子傅康,对于养母郭淑妃的感情颇为深厚。
    他现在的府邸还在修缮,根本不能住人,自然也就没有办法把郭淑妃藏在里面了。
    知道母妃失踪以后,好像每天都带着人在长安城中搜寻,连郭家都派人帮忙了。
    这让本来对郭家有所怀疑的张家,暂时也压下了怀疑。
    主要是张家也没有这个能力,派人进郭家去打探消息。
    郭家的家规几乎是比照着军中的军规来,像这种出卖主子消息的,一律都是严惩。
    少了张家在后面作妖,长安城好像安稳了不少,宫中在聂缨白指定的几位管事手上,也没有出现什么岔子。
    一直在观望的南晋,最近也开始试探性的伸出了手,和大秦的军队有过几次交锋。
    不过南边留下的人都是傅衡时的亲信,即便傅衡时不在,要防范南晋的几万兵马还是绰绰有余的。
    傅衡时这个时候,刚刚将关中那边叛乱的姚氏一族处理干净。
    本来姚氏一族就全靠姚卓霄在支撑,之前他不过是略施手段,姚氏就自己把这位少主给扔到了身后。
    这次姚氏看到大秦内乱渐起,也终于是忍不住藏在心里的野望了,集结了整个氏族一起宣布了造反。
    凭借着姚氏一族多年盘踞关中,迅速将整个关中控制了起来。
    不过显然,他们也忘了,现在军中还有不少人,都是后来傅衡时安插过来的。
    姚卓霄担任少主的时候,对这些人也是多有防范和拉拢。
    自从姚卓霄不再是姚氏的少主后,其他人好像都忘了,还有这么些人的存在。
    于是在傅衡时带人收拾那些反叛的诸侯时,一路就到了关中这里,不用人吩咐,就有人打开了城门。
    姚氏一族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反倒是被人包围了。
    傅衡时也是时隔许久,才又一次见到了姚卓霄,此刻的姚卓霄早就没有了当年的壮志踌躇,也没有了少主时的意气风发。
    更像是一个被族中族人磋磨了许久的中年人,整个人显得有些狼狈和失意。
    见到一身戎装的傅衡时,姚卓霄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当时一听到消息说傅衡时失踪了,他就觉得不对劲。
    凭借他对傅衡时的了解,傅衡时不会无故在阵前失踪,其他人也不会放过傅衡时。
    族人一提出要趁这个时候一举占据关中地区,自己称王称霸的时候,他就有意提醒。
    不过提醒了又怎么样?现在他姚卓霄在自己族人眼中,就是一个废物。
    说出来的话,根本就没有人相信,也自然不会理睬。
    而当他们顺利将关中占领以后,一时间变得有些狂妄了,觉得这是老天都在帮忙。
    姚卓霄只觉得太过顺利了,姚氏这里不是没有傅衡时安插的人手。
    即便是最近还有人手的调动,说不是傅衡时特意安排的,他都不信。
    但是奇怪的是,他们就是由着姚氏一族兴风作浪,还占据了关中这一片。
    到现在傅衡时出现在面前,姚卓霄立刻明白了他的意图。
    要是姚氏就这么老老实实的守着关中也就算了,但是现在姚氏属于反叛,自然是要拔除的。
    只是这次姚氏的族人未必这么好运了,上次能保下全族的性命,都是用的他父兄的性命保下的。
    可是现在,他姚卓霄只是个普通族人,新任的族长和长老,可未必会像他父兄那般,情愿舍弃自己的性命,也要保下自己的族人。
    姚氏的现任族长,连同身旁的长老,果然像是没骨头的狗一样,跪在地上,向傅衡时求饶。
    而傅衡时看都没有看向他们,只是在人群中寻找着什么。
    姚卓霄感觉,傅衡时一定是在找他,赶紧低下了头,尽量收紧自己的身躯,让自己显得不那么起眼。
    转头一想,即便他不这么做,傅衡时可能也认不出他来,现在的他如此狼狈,就是他自己也认不出自己了。
    傅衡时没有找到相见的身影,对于还在那里跪地求饶的人不曾理睬,挥挥手,自然会有人将他们全部收押。
    这一次,傅衡时不会再给姚氏一族任何机会,他们之中也再没有像当年那样有气魄的人了。
    顺利平定关中之乱后,傅衡时将自己带来的士兵,和关中这里的士兵调换了一批。
    他带来的人经过长途奔袭已经有些劳累了,不宜再继续跟着他奔走。
    所以傅衡时每到一个地方,就会调换一批人,保证自己手下的将领始终精气十足。
    唯有他自己,作为主帅,是没有办法调换休养的。
    不过好在,还剩最后两个地方需要他出面,之后就可以高调的回长安城去了。
    想想长安城内作乱的那些人,傅衡时的眼中划过一抹寒光。
    要不是这次他拼着大秦内乱都没有出面,恐怕长安城中的这些牛鬼蛇神,还要继续隐藏下去了。
    傅衡时最后两个目的地,就是隆昌王的封地,和承阳王的封地了。
    比起隆昌王来说,承阳王更加难缠一些,也是平日里他们夫妇两个会做表面功夫一些。
    隆昌王自老王爷过世以后,对自己封地的掌控能力,就在逐年下降。
    隆昌王也是被老王妃磋磨过来的,即便当上王爷以后意气风发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展现出了自己的无能。
    傅衡时安排来的人,甚至不需要多做什么,隆昌王自己就能把王府多年的威信给败光了。
    而世子一直留在长安城中,不曾回过封地,也给了府中那些子嗣一个信号。
    可以趁这个时候试探着朝世子之位出手,万一就讨到隆昌王的欢心了呢?
    王府之中为了个世子之位,尚且闹的不可开交。
    对于封地中各处的官员任用,也就成了王府子弟下手的关键之处了。
    三天两头就会出现人员调动,让整个封地的管理出现了混乱,完全不知道该听谁的。
    隆昌王也早就习惯了听命行事,现在上面没有人给他下令了,他就听身边人的话。
    也不管是好话还是坏话,凡是来找他说的,就从来没有不应的。
    聂安朝来了这里以后,迅速选定了人手,在之前被替换的官员中,总有真材实料的。
    和聂安朝打配合的军中将领,还是个熟人,徐殿,黄煦的夫婿。
    本来应该在边关的徐殿,因为之前的战事中表现突出,让傅衡时记住了名字。
    这次从各处调遣能用的小将之事,徐殿也被选中了,安排到了隆昌王的封地。
    隆昌王手下的将领,对他多有不服,毕竟他们都是老王爷从战场上历练出来的。
    现在的隆昌王性格实在太过绵软,对身边的人御下之能也不足。
    对于封地中能抢的官职抢到手以后,府里的那些人就开始把主意打到了军中。
    之后军中也是让他们闹的有些乌烟瘴气的,幸亏还有清明的将领在,勉强控制住了一部分。
    徐殿就顺势找上了这些将领,暗中鼓动他们放弃隆昌王。
    本来人家还不愿意的,结果看到隆昌王真的在有心人的鼓吹下,宣布了谋反。
    这才多了份寒心,隆昌王对自己的能力真是一点都不了解。
    凭他带人去造反,造的哪门子反?不过是去送人头的罢了。
    聂安朝和徐殿早就已经里应外合联系上了,就等着傅衡时的出现。
    其他人也能出面,但是对于一向居功自傲,觉得自己是皇室血脉的隆昌王一脉来说,没有什么比傅衡时出面更好的了。
    隆昌王手下还是有能用的儿子在的,早早发现有大批兵马向封地靠拢,迅速组织了人手准备抗击。
    只是在面对傅衡时带来的精兵强将,还有聂安朝和徐殿背后的安排,他们的顽抗就好像蜉蝣撼树一般,毫无作用。
    隆昌王府也被定为谋反之罪,削去爵位,阖府之人全部入狱,依照这次谋反之中的所作所为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