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好学的小骡子
作者:大山爱钓鱼   萌娃!福娃!带着兄妹考大学最新章节     
    这不提大宝还好,一提大宝,徐校长立刻就来了精神。
    一顿夸啊。
    听这话语,大宝已经成了他们马山人民的骄傲了。
    最后,徐校长笑问道:“你这开的是你哥的车吗”
    别以为人老眼花看不见车牌,老年人的眼睛是隔的越远看得越清楚,这00001的车牌显眼着呢。
    没瞧着,这车往老徐家门口一停,学校多少个老师都过来打过招呼。
    好在,有些事儿不需要何二解释,棉棉和老徐家的孙女翻看小人书,已经解释:“这是我爸爸在省城借的车”
    何二也笑着解释道:“回家没个车不方便,就找省里借了辆车”
    徐校长不求人一辈子,何二刚刚说给他家老二找份工作时,他没有答应,还是觉得不该给小何兄弟添麻烦,这会儿想通了。
    大宝在隔壁市当市长,二宝又能借到这一号车,那么给他家老二整份工作还是相当容易的事情。
    该回去了,徐校长接过何二递过来的电话号码,说到:“二宝,我代我家老二谢谢你了,说起来,你每次提东西过来看我,我都有一种受之有愧的感觉”
    “瞧您老说的,我可是记得小学就有一篇课文来着,叫吃水不忘挖井人,要不我背给您听听,我可是清楚记得,当初我爹背回去的一筐书本和作业本来着,我的第一支钢笔还是您送我的”
    徐校长笑道:“我那不是举手之劳吗”
    何二:“我们现在还不是一样,外面天冷,您就别送了”
    回到家里,四丫爹娘看着何二从后备厢不停的往外搬东西,笑道:“你买那么多东西做什么,家里什么我们没有备齐”
    何二:“没多少啊,就一些烟花炮竹,烟酒水果啥的,大哥他们怎么还没有回家”
    长新:“我也整不明白,按理,他们昨天就该回的”
    何二运气好,路上是不是会堵上一会儿,三大舅子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这车堵得,直到下午俩三点钟,大家总算回到家里。
    他们这一下车,一个个就嚷着肚子饿:“哎呀,这修的啥路啊,我们还以为今年要在车上过年了,这才几年啊,路上怎么多了这么多车,棉棉,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四丫:“我们也是昨天深夜两三点才到的家,二宝这还在补觉呢”
    “我觉得,有些路就是他们故意整成这样的,逢镇就堵,一碗泡面,他们能卖到五块,硬梆梆的馒头,他们能卖到一块钱一个”
    四丫笑道:“哥,你就别埋怨了,我们下半夜赶路时,想花高价买杯开水都买不到呢”
    “娘呢?”
    四丫做了个摸牌的动作:“等会儿,我去热菜,你们先歇会儿”
    几个嫂子:“你歇着,我们来”
    三哥笑道:“咱们这一大家子,就你不会做菜,你还是先歇歇吧”
    三嫂不满的看了眼自己当家的:“你就不能跟二宝学学,每天一回家,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二宝那么有本事,都知道疼四丫,你呢”
    四丫笑道:“嫂,我教你一招,你做菜时,盐不是放多就是放少,我三哥自然就会做菜了”
    这一大家子,吃过饭,也不叫累了,大嫂二嫂准备回家收拾床铺,长新道:“你们娘早就将你们床上铺盖见过几个太阳了,都收拾的妥妥的了”
    事实是,四丫娘在深市香港都快要憋疯了,憋什么,没有人陪她打麻将啊。
    这一回家,就打了俩个通宵。
    四丫爹是又好气又好笑,只能由着自己老妻天天在牌桌上奋斗。
    他自己又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干脆将这几家屋子里里外外都收拾了个遍。
    这话一出,就连孩子们都找来扑克牌,玩了起来,大人就更不用说了。
    倒是有人告诉四丫娘,他家孩子们都回来了。
    四丫娘:“没事,我三个儿媳都在呢,她们知道该咋整”
    生命不息,麻将不止。
    到吃晚饭时,长新这个瘾大量差的主喝完二两酒,还想继续,被四丫抢过酒杯:“爹,不许再喝了,再喝就醉了”
    长新笑道:“不喝不喝,吃饭吃饭”
    小棉棉小手手有样学样的,拿起何二的酒杯:“爹,你也不许再喝,再喝就醉了”
    何二:“好,不喝不喝,还是闺女知道疼人”
    他三大舅子:“二宝,什么意思,骂我们啦,该不该罚”
    何二笑了起来:“该罚,该罚,我认罚成不”
    小棉棉气鼓鼓的:“爸爸不乖,说了不许喝还要喝”
    何二将闺女抱到腿上,看着三大舅子:“这可不是我不喝啊,是我家棉袄不许我喝”
    四丫将棉棉从她爹怀里抱了出来:“我不许我爹喝,是我爹酒量不行,喝醉了伤身体,你爹酒量大,陪你舅舅喝点没事的”
    “就是,棉棉啊,舅舅告诉你,娘亲这边,舅舅最亲,你得多让你爹陪我们喝上几杯”
    小棉棉:“才不是呢,娘亲这边,姥爷姥姥最亲”
    喔,三个舅舅直接被这小妮子给噎着了。
    说是说,何二倒是又陪着三个大舅子喝了两杯。
    过春节就是这样,吃吃喝喝,打牌串门。
    年三十,吃过团圆饭,去上坟时,何二看到一座新坟,小骡子一家正在烧纸磕头,一问才知道,骡子爷爷在四丫奶奶去世后一个星期也去了。
    小骡子李萍姐俩口子看到何二,自然就停在路边。
    给自己爷爷奶奶送过亮,又在四丫奶奶坟前磕过头后,何二来到老骡子爷爷坟前恭恭敬敬作了个揖,这才笑着来到这小俩口面前。
    “强哥,萍姐,你们这好几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吧”
    李萍笑道:“还不得怪你小舅妈,她每年都得回家过年,我不得在厂子里面顶着,等她回去上班,我们再回家还有什么意思”
    说是埋怨,其实满满的都是感激之情。
    他们在厂里也分有三室两厅,俩孩子也都上了深市户口,现在日子好着呢。
    照强:“我爷爷和四丫奶奶在他们这一辈中,算是最后走的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我现在回想起来,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
    何二:“可以啊,照强哥,这些年你看了多少书啊,怎么说起话来都文绉绉的了”
    李萍笑了起来:“二宝,还真让你说对了,他啊,回家天天不是捧着故事会,就是捧着民间故事,就连我订的妇女之友,他都抢着要先看”
    何二笑道:“小故事蕴含着大哲理,多看看书总没有坏处”
    小骡子点了点头:“要让我看什么专业书籍,我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就只能看这些小故事了,不过有些故事还真让人有些启发的”
    何二:“这不就对了吗,咱们小老百姓过日子,过得不就是柴米油盐,扯得不都是鸡毛蒜皮,真有国家大事,也论不到咱操心啊,正所谓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你看咱萍姐,嘴上笑话你看故事会,结果呢,还不是将自己喜欢的杂志让你抢先看,说起你喜欢看书,那开心的劲头,谁瞧不见啊”
    小骡子点了点头,对这个城里的媳妇啊,他还真就一千个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