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收割无饥稻(下)
作者:明月梦婵娟   朕,南宋女帝,力挽狂澜于既倒最新章节     
    看到臣子们惊奇的模样,赵灵笙的心里还是暗暗得意,即便你们如何见多识广、学富五车,可曾见过这种高产的稻谷?
    臣子们在稻田边各说纷纭,这种数量多且饱满的稻谷,可是他们平生仅见。
    乔行简对赵灵笙行礼道:“官家,这种稻谷老陈平生从未见过,老臣着实好奇得紧,官家可否满足老臣的好奇心?”
    其他大臣也都竖起了耳朵,想从官家口中得知真相。
    赵灵笙见臣子们的好奇心被撩拨起来了,就伸手从稻穗上撸了一把稻谷,看着手中饱满的稻谷道:“这是农部历史五年有余,以占城稻为蓝本培育出来的新稻种,精耕细作之下亩产能有五百多斤。
    即使是五、六月播种也能收获近五百斤,朕将之命名为无饥稻,相信在大宋境内推广种植后,天下百姓再无饥馑之苦了。”
    听到赵灵笙的话,即使大臣们再如何能沉得住气,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亩产五百斤的稻种?
    可比现在最高产的稻种,产量足足高了三成多到四成。
    可别小看了这一两百斤的亩产,以每家人种十亩地来算,一年的稻谷就要多收一千五百斤甚至更多,足以他们在交税后还能剩余足够的稻米和稻种。
    再加上田间地头种的红薯和其他菜蔬,至少未来一年不需要饿肚子了。
    葛洪捂着胸口,不敢置信的道:“官家,这可是真的?”
    赵灵笙笑着指了指稻田:“是不是真的,等收割完称重不就知道了吗?”
    看到官家自信从容的样子,再加上官家这些年积累的信誉,在场的大臣绝大多数都相信了。
    即使有不少大臣对官家纵容武人很不满,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官家信誉那可是杠杠的。
    说砍你脑袋,就绝不会让你多活片刻,将就的就是一口唾沫一个钉!
    朱着和王塈对视一眼,心里有一种不妙的预感。
    “陈卿。”
    赵灵笙刚一开口,一旁随侍的陈翰的作揖道:“臣在。”
    “你安排人开始收割吧,五亩地里的稻谷分开放置,等脱粒后就开始称重,将每亩地的产量分开记下来。”
    赵灵笙说完后,转头看向众臣子,用手指了指梯田边临时搭建的台子,开口说道:“众卿,这里即将开始收割,我们在那边的稍远一些。”
    大臣们哄然应诺,跟随赵灵笙来到台子上,这里正好能看到五亩稻田的全貌。
    大臣们刚来到台子上,差不多有一两百人的百姓就来到了稻田边。
    他们男男女女都有,有的人拿着镰刀,有的人带着掼桶、飏车(风扇车)等工具,在管事的安排下开始了收割工作。
    收割稻谷的人将收割下来的稻杆平放在田间,一些精壮汉子则拿起一束稻杆,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在掼桶边缘用力【掼稻】。
    稻穗里的稻谷在掼桶上被反复拍打,稻谷也就随之脱离,完成了初步的脱粒工作。
    等掼桶里的稻谷差不多了以后,就有人将掼桶里的稻谷挑到田外头。
    这里已经有几台飏车准备就绪,将刚脱粒的稻谷倒入飏车的车斗中,同时转动扇叶,将稻谷里混杂的谷壳、茎叶碎片和尘屑清除。
    热火朝天的丰收场景,让每个人都是心潮澎湃。
    赵灵笙心里感慨,这种收割模式直到二十一世纪依然还在盛行,虽然慢慢被机械取代,可许多农村也只能用人力收割稻谷。
    最近一两个世纪以来,世界经历了几次工业革命,可在许多农村地区,还在沿用一千年前的古老收割模式,这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五亩地在一百多人的收割下,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完成了收割、称重。
    陈翰在得到农部官员的切实数据后,喜滋滋的来到赵灵笙身旁道:“官家,五亩无饥稻的产量出来了。”
    赵灵笙看陈翰的表情,就知道这次的产量肯定不差,笑着道:“陈卿,快些给众臣工说说吧。”
    周边的大臣都竖起了耳朵,想第一时间得知,这种官家亲自赐名的稻种实际产量。
    “官家, 这五亩地都是良田,其中有三亩地是精耕细作,另外两亩地除了沤肥外,就没有多做管理。”
    “三亩良田的产量分别是八百三十八斤、八百二十三斤、八百二十一斤,另外两亩地因为没有多管,产量仅有七百三十五斤和七百二十七斤。”
    “因为稻谷并未晒干,所以暂时还不能称出准确的亩产,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一斤湿稻谷晒干后差不多还剩九两多到十两(一斤等于十六两),所以可以得出经过精耕细作的无饥稻,每亩的产量在五百斤左右。”
    “官家,臣和全体农部同僚,幸不辱命!”
    将这些数据说完之后,陈翰眼含热泪的对着赵灵笙深深一躬。
    赵灵笙走过去,亲自把陈翰扶起来,满怀感激的道:“陈卿你辛苦了。”
    “官家,为了官家和天下百姓,臣……臣不敢言苦……”
    只是一句简单的话语,陈翰却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他的曾祖陈旉,立志要用樊迟之学(农圃之事)经世济民,不顾老迈之身写下一部皇皇巨着《农书》。
    陈翰年轻之时一心学文,对农学之事并不太关注,先祖的那部《农学》他也只是看着解闷罢了。
    随着在朝中的蹉跎,陈翰开始精研先祖的《农书》,试图以此为晋升之途。
    直到官家任命陈翰为知农部事后,陈翰这才开始一门心思的研究起了农学。
    刚开始的时候,陈翰还有些功利心思,随着在田间越久,他似乎越能理解曾祖的心思,不再理会的外界的喧嚣,全身心的培育高产作物。
    现在听到官家的这一句辛苦了,陈翰觉得自己就是蹉跎一生,那也值了。
    赵灵笙道:“朕一向赏罚分明,无饥稻得以成功培育,陈卿当居首功,自然当重赏,否则岂不是寒了他人的拳拳之心?”
    宋冈适时上前,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圣旨卷轴:“知农部事陈翰接旨。”
    陈翰连忙整理一下衣袍,对着圣旨深深一躬:“臣陈翰接旨。”
    “诏曰:知农部事陈翰尽心培育无饥稻,功勋卓着、功标青史,升其为天章阁学士,金紫光禄大夫,赐金鱼袋,仍权知农部事,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