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三大门派
作者:猫先生坐下吃茶   全球灾年之矩阵末日最新章节     
    “原来是你!”李峰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你是刚才那个使剑的小道士!”
    小男孩显然没料到李峰会如此直接地认出自己,他的脸颊瞬间染上了一抹羞涩的红晕。他低下头,双手紧握在一起,仿佛想要将自己藏进地底一般。他小声地嘀咕了一句:“是……是我。”
    李峰看着小男孩那害羞的模样,心中不禁有些好笑。他没想到这个看似瘦弱的小道士,竟然会有如此惊人的实力。想起当晚他那俊俏的剑法,李峰忍不住走上前去,轻轻地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微笑着说道:“不错嘛,小伙子。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这么一手好剑法。”
    小男孩被李峰的夸奖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抬起头,看了李峰一眼,又迅速低下头去。他的声音有些颤抖:“谢谢夸奖。”
    李峰跟他寒暄了几句后,直接返回人群中间高声道:“今日大家既然有缘一见,不如互相认识一下。我叫李峰,现在是四部研究院的北部311研究院麾下的一名特遣队队员。”
    刘胖子闻言也微微一笑,说道:“我跟他同属北部311研究院,也是一名特遣队队员。”接着,剩下的人对自己的身份逐一简单介绍了一下。李峰大致了解,这次部里连同自己派出了9名选手,自己、罗进和刘胖子是在役的特遣队队员,更是十二神计划的实施者。剩下的6名选手是部里选定的十二神计划的预备役。剩下的3名选手是当初帮助过夏国的显世门派派遣过来的。
    小杰如同一只受惊的小鸟,唯唯诺诺地站了出来,他的声音微弱得几乎被周围的风声掩盖:“我是郝杰,师从神宵派。擅长的武器是长剑。”话音刚落,他便如释重负地后退一步,仿佛在人前多停留一秒都是一种煎熬。
    神宵派?李峰闻言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原本以为这个看似怯懦的小男孩只是一个普通的道士,却没想到他竟然是神宵派的传人!
    “神霄”之名,来源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该经根据古代天有“九霄”、“九重”之说,指认其中最高一重为“神霄”。
    神霄派的创始人,为北宋末道士王文卿。据《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语》称,王文卿,字予道(或曰字述道),号冲和子,江西建昌南丰人。自称早年遇火师汪君于扬子江,授以飞神谒帝之道,后游清真洞天(或曰在水泽),遇一老妪(据说是电母),授以嘘呵风雨之文,再经汪君指点,乃能役鬼神,致雷电。此后,除旱治疾,济人甚众,名闻江湖间。
    神霄派称其教源出于神霄玉清真王,或玉清圣境元始法王,火师汪真君则为阐教之祖师。
    神霄派以传习五雷法为事,谓行此法可役鬼神,致雷雨,除害免灾。这是神霄派区别于其他道派的主要特点。其理论基础是天人感应与内外合一说。谓天与我同体,人之精神与天时、阴阳五行一脉相通,此感必彼应;而其基础又在于行法者平时的内修(内丹修炼),行法者内修功行深厚,风云雷雨可随召而至。王文卿云:“斩勘五雷法者,以道为体,以法为用。内而修之,斩灭尸鬼,勘合玄机,攒簇五行,合和四象,水火既济,金木交并,日炼月烹,胎脱神化,为高上之仙。外而用之,则新除妖孽,勘合雷霆,呼吸五气之精,混合五雷之将,所谓中理五气,混合百神。以我元命之神,召彼虚无之神,以我本身之气,合彼虚无之气,加之步罡诀目、秘咒灵符,斡动化机,若合符契。运雷霆于掌上,包天地于身中,曰旸而旸,曰雨而雨,故感应速如影响。”
    就在这时,人群中一道异样的气息引起了李峰的注意。他目光一凝,只见一名光头大汉迈前一步,他的身材魁梧,肌肉如铁石般坚硬。他的声音洪亮而自信,仿佛能够撼动山河:“贫僧发号恒空,略懂些拳法和棍法。”言简意赅的自我介绍后,他也如同小杰一般后退一步,站定后便低声吟诵佛经,周身散发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气息。
    李峰听到那光头的法号,突然想起部里介绍过佛门法号的发展过程。夏国少林寺的传承,是按照严格的师徒制度进行的。这种师徒关系,是少林寺传统的宗法门头制度的最基本表现。宗法门头制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基层结构,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少林寺的宗法门头制度,由十三世纪曹洞宗领袖福裕禅师住持少林寺期间确立。福裕禅师把少林寺建成中国传统宗法门头制度的家族式寺院,对少林寺及少林功夫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少林寺宗法门头历史上最发达时期,下辖25个下院,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朝廷对少林寺宗法门头进行了一次大整顿。目前仍有10个下院。
    福裕禅师确立的传承谱系,计有七十辈,如下:
    福慧智子觉,了本圆可悟。
    周洪普广宗,道庆同玄祖。
    清静真如海,湛寂淳贞素。
    德行永延恒,妙体常坚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鉴崇祚。
    衷正善禧禅,谨悫原济度。
    雪庭为导师,引汝归铉路。
    少林寺僧人来自五湖四海,“七十字诗”传承谱系,使少林寺变成了一个宗法大家族。少林寺僧人对于以上七十个字,都能脱口而出。僧众出外参学,一说出自己的法名,就知道他是哪一宗的哪一辈。当代少林寺僧人已经传承至“素、德、行、永、延、恒”,已历三十多代,近八百年历史。
    正当李峰陷入沉思之际,最后一个人也站了出来。只见他身材修长,面容俊朗,宛如一位翩翩公子。他的气质优雅而从容,仿佛与这个喧嚣的世界格格不入。他轻轻一笑,声音柔和而富有磁性:“在下姓庄名明,来自上清宗。擅长的武器是符箓。”
    符箓?李峰闻言,瞳孔骤然收缩,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上清宗,可是以符箓之术独步天下。而眼前这个看似文弱的公子哥,竟然是上清宗的传人!
    茅山,原名句曲山,位于现在的江苏句容市。昔汉有咸阳三茅君(茅盈、茅固、茅衷)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茅山。而茅山上的法脉,名为上清派。上清派所奉祖师即为三茅真君,魏元君,陶祖真君(陶弘景)。
    三茅君出生在咸阳(今陕西咸阳市),大茅君茅盈,字申叔。中茅君茅固,字季伟。三茅君茅衷,字思和。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亦飞升成仙。茅氏三真得道后,来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省句容之茅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后名茅山。
    晋朝,任城(今山东济宁)女修魏华存(魏元君)又称紫虚元君、魏夫人。自幼向道,后创立上清派,被誉为上清派第一代太师,民间称之为“二仙奶奶”。至此,上清派的初期规模已经形成,并传《上清大洞真经》和《黄庭经》等。
    南北朝时期,上清派道士陶弘景,迫于南梁时期举国崇佛,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保存了上清一脉。
    宋朝之时,茅山、龙虎山、阁皂山合称江南道教“三山符箓”,一直延续至今。上清派发展至抗战时期逐渐陨落(传承丢失)。
    茅山正统派系[茅山五派]
    南茅山:上清宗、清微派、天道派、如意门
    北茅山:玄清宗又称玄宗派
    茅山十二分支:阴山派、三鬼派、清幽门、九龙宗、仙阳门、云霄宗、灵宗派、大罗宗、阎明宗、金广门、圣威宗、月明派
    再观民间所传之茅山法,列举一些市面常见的如:大茅山派、观音茅山教、茆闾二教、北传茅山、南传茅山、苏州茅山、西天茅山、茅山真心教、茅山各家教等……这其中法脉之间差异之大令人不得不去思量这些茅山派是否真的存在着什么联系,又或者只是名字相似,却无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