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兵服现役超过三年,不愿退伍者,可申请转为志愿兵,凭其表现和上级评估决定去留。
【与现代的不同,不要作比较】
古代许多朝代不愿花钱养兵,实行兵农合一,自给自足,而傅雪鼓励兵农合一,但不会剥夺从军者的福利待遇,并且还有所提高,让百姓贡献家中劳动力服兵役的同时,还可以养家糊口。
使得百姓对服兵役不会那么抗拒。
新《兵役法》颁布后,便开始根据新法,整顿原各国之间的边关驻军,掀起了退伍热潮,正好符合现阶段不需要过多驻军的国情。
除去申请了退伍的人数,剩下的将士,留取一部分原地驻兵,别一部分将士与火器则转至外围边境,以防外敌入侵。
特别是傅雪担心有倭寇的存在,还命人在各方境内及境外查探,历时数年,制作出了大靖朝及周边地图。
如今因为武举的缘故,朝廷不缺厉害的武将,边关将领便实施轮流制,非战期一年一换。
十分人性化。
如许淳义,还有宋辞、闻钊等边关将领便因此次兵役改革得以重回帝京休养生息。
此时距离下令建造中央四省与上京已过去一年,中央四省与上京的府衙等官方行政机构无论是建造还是人员方面都已经配置完成。
原隶元上府旧址在无数匠人们与隶元上府众人的帮助下,原隶元上府居民迁居已完成,原本不会这么快,毕竟上京建设先是要根据风水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设计,然后要挖掘地基、建设排水系统、铺路,还要打造城墙、建造房屋等,才能将居民迁出来。
但席暮长承诺过提供劳力,于是隶元上府的数千江湖高手,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卖掉了,最开始还有些无奈,但好歹建设的是他们自己将来的住处,便越来越上心。
以他们的能力,在许多方面自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搬运之类,就能以一抵十。
同时,新建立的地方官府将原隶元上府开具的地契全部进行了房屋产权更换,为什么不是土地使用权,因为这些房屋是由国库拿钱建造的,国家没有钱建设的时候才会直接出让土地使用权,由买方自行建造,但会限制其建造的是住宅还是其它。
对此,许多隶元上府的兄弟找上宿秋白专程进行了询问,觉得本来是一块地的契约,为何变成了是对房屋的契约,感觉好像受到了损失。
为此,宿秋白找来新建官府里的官员来作解答,“地虽然不是你的,不能进行买卖,但这地上面的房屋却是永久并可以买卖的,你若是要进行这块地上的房屋买卖,那卖款是你个人的,国家要回收这块地,或进行拆迁,会按市价对这块地上面的房屋进行赔偿,或直接补偿你另外的、等价的房屋。若国家对这块地没有别的用途,你便可以无限期继续使用,没有任何影响,与从前其实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是将土地从私有变成了国有,国家有权改变和限制这块地的用途。”
隶元上府的兄弟们听了半天,其实没有听得十分明白,但感觉好像也不是那么吃亏了……
官员怕他们不相信,强调道“律法中有《土地法》,有闲暇时可以看一看。”
一提看书,他们可就不愿意了。
……
隶元上府居民搬迁完毕后,如今要做的是对‘皇城’进行部分拆除和改建、加建。
而且用来安置世家权贵的筒子楼也已竣工,像现代的学生宿舍一般,但楼层不高,都是三层。
一栋一栋排列得十分整齐。
【“筒子楼”建筑的特点为一条长走廊串连着许多个单间,因为长长的走廊两端通风,状如筒子,故名“筒子楼”。】
各国权贵世家被强制性迁徙至筒子楼后,果然是万分嫌弃,只觉得日子没法过了。
这些权贵世家携家眷奴仆数百,珍宝箱奁无数,但官府只给他们一户最多十间房,否则不够分……
就这么狭小的房间连放东西都不够,到最后,半夜里走廊里都睡着人。
这怎么让人受得了?
第二日便派人开始在附近寻摸土地,想要自己建房,但卡在了买地这一环节,显然是对土地使用权仅一百年很是不满。
官府给出明确的回复,“要么买有期限的土地使用权自行建造宅院,要么就等我们不知哪一年建造好宅院之后,在我们这里购买房屋产权才可以入住,这个房屋产权是无期限的。”
世家权贵们纠结了一会,“就不能我们自己先行建造,再给我们办理房屋产权么?”自己建造总是合心意一些。
官府的回答,“你们若是不计较我们不结算建造成本,也不是不可以,否则你这建造成本没办法精确计算。”
就这样一来二回,拖了许多时日,各世家权贵的管家两条腿都快跑折。
官府也不急,由得他们折腾了一段时日,毕竟挤在小房子里遭罪的是他们自己。
而且面对重器兵甲,他们也不敢闹得太过分。
到最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购买土地使用权,也有不计较建造成本的。
这些世家权贵一旦开始买地,就不仅仅是做几房大宅子这么简单,他们不但要有许多商铺,还要在乡下备下庄子农田。
这样一来,就大大填补了原隶元上府与原四国边境之间的空缺,而且这个建设花费,也不用从国库里掏钱。
国家还靠出让土地使用权得了一大笔钱,正好用来建设其他项目。
只是令这帮世家权贵们没想到的是,从前造房子自行去山中砍的木料,居然被人搭建了许多了望台给看管了起来,想砍要跟官府买……
虽然不贵,但是憋屈啊。
然后都加快了建造速度,生怕哪一日,打个水都要收钱。
官府显然对这大笔的收入仍不满意,还在各种筹资,按傅雪所教授的法子开始四处宣传,拉赞助、买卖租赁土地、树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