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以来,忙了这么些天,丰雪家的农活都差不多收尾了。
玉米、谷子晒干了装石柜子里了,玉米杆砍了挑回家挽成柴把子堆放好了。红薯也都挖完了入窖坑了。
剩下的就是挖花生了,再拖下去的话,稍微下一场雨,花生就会在地里发芽。
有经验的农民都是边收庄稼边翻土深耕的。人闲,土地也不能闲。收了花生又该紧跟着下种小麦了。
根据c省气候特点和地域范围,洋县历来种的是冬小麦。播种时间大概在九中下旬到十月上旬,种下后到来年的四到五月之间便可收获。一旦错过下种时节,便会影响小麦的收成。
哪怕农忙,她们家里一般都三个大人上山,留一个大人看家带孩子。
家里四个壮劳力,干嘛不一起去呢?他们倒是想。但丰雪家离队里的土地远,她家又是单独户,周围两三百米内没有一个邻居,哪怕家里养了狗,那也不安全。
秋收时节,哪家哪户不是粮食满仓啊?要是家里没人,小偷给你偷光了,你都不知道呢。这些粮食要么是全家一年的口粮,要么等着卖了换成钱买肥料、买种子、买生活必需品、付孩子的学杂费等等,哪能有丁点闪失!
所以只有在家附近干活的时候,才可能全家出动一起下地。如果有事全家都要出远门,那就得拜托关系好的人家户给你暂时看着家。上次爸妈去幺家婆家吃午饭,都是特意嘱咐了彭大娘家帮忙看家的。
丰雪外公、爸爸和妈妈一大早就带着农具上了平平土山。之所以叫平平土大抵是因为这一片山头很平整的缘故吧。疯子山那个大山包就矗立平平土山的边缘。
三人此时正在地里挖花生。
挖花生可不能用锄头,花生子儿多,一锄头下去,可能会把花生给挖破了。挖坏的花生不仅卖不掉,就算留着家里吃,泥沙也硌牙。
挖花生的工具是一把短短小小的钉耙。对,你可以想象一下,就是猪八戒的九齿钉耙的缩小版。
挖的时候一只手握着钉耙,另一只手抓着花生藤,钉耙瞄准了往前方空隙一挖,同时另一只手抓着花生藤配合着;钉耙用力拉的同时,另一只手轻轻往上一提,一大串白白胖胖的花生就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土地妈妈的怀抱。
颗颗花生像莹白的珍珠串一样沉甸甸地挂在绿绿的花生藤下面,真是满满的丰收的喜悦呀!
挖花生需要贴近地面干活,所以家里人带着小凳子呢。外公坐着挖,边挖边把花生带藤堆在一起。妈妈也坐着在花生藤堆边摘。只有爸爸没法坐,他拿着一把小锄头,全神贯注地在刚挖过的花生地里小心地翻着,把漏网之鱼一个一个捡起来扔到背兜里。三人配合默契如行云流水,一会儿就挖了一片。
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外婆问:“香娃,山上的花生还有好久才挖得完?”
妈妈不假思索答道:“可能要明天吧。只挖花生的话,今天晚上就可以的,但还要把花生藤搬回家哒。”
是呀,花生藤如果不搬回家,就晒在土边的话,第二天就没了。那可是不可多得的柴火呀!这时候农村都是烧柴灶。丘陵地区没有那么多深山老树可以砍枝剔丫,柴火就显得有点紧缺。你扔在土边,别人以为是你不要的,那不得赶紧捡走啊。
农村的柴火都怎么收集呢?第一大来源就是竹子。俗语说“门前种竹,子孙享福”,这个时代农村最常见的风景就是竹林掩映的一座座茅草房。一来竹林遮阴,二来竹子全身都是宝,农村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竹子做的。
春天来了,竹笋冒头,女人们会挖来剥掉笋衣,切片焯水,用泡海椒炒了,竹笋略带苦味,清火下热。也可直接直接扔到泡菜坛里,预防泡菜生花。
竹林也是孩子们的宝地。竹林里可以攀着竹子荡秋千、爬高,运气好的话还能捉到竹笋虫。竹笋虫也叫竹象虫,成虫是金黄色的,头上有一条长长的象鼻子,可以左右转动。捉到它以后,在它的后腿上拴上一条妈妈缝衣裳的细线,让它变成一个风筝,飞的老高了。耍够了,把竹笋虫放到灶塘里烤着吃,香死了。
家里的男人会不时砍一些老竹子来编箩筐、编竹篮、编背篼、编竹耙、编烘笼、还有洗锅的刷把什么的。这些东西不用去买,能省不少钱呢。
砍下来的竹丫就晾在竹林里。干了之后再挽成小把捆起来。一捆一捆的整整齐齐的码在房子外墙墙根。既可以让柴火阴干,同时也可以在下大暴雨的时候遮挡一下,免得泥墙被淋湿。
而引火用的柴火,首选笋壳和竹叶。笋壳呢,毛毛的,反着一摸就会在沾在手指头上。当然了。去竹林里捡笋壳捞竹叶,是丰家三姐妹的常规操作。
除了竹子以外,可以当柴火的就是一些庄稼的茎、杆和叶了。比如包谷杆、甘蔗叶、高粱杆等等。稻草和小麦杆是不可能烧的,那可是要留着盖房子的。
另外,每家每户除了划到自家名下的责任田和土之外,还有柴山。所谓柴山并不是山,而是山边地头不能种庄稼的地方,也都分成小块儿划给村民。所以说山边地头都是有主的。不要看见路边有一棵枯树你就去砍,那是别人家柴山上的,就是别人的。你要去割一些茅草啊,树藤啊什么的,这个倒是没有人会说你。
国家有规定,哪怕自家的柴山上,大的树木不可以随便砍。不过可以给它修剪枝丫。小灌木丛比如斑茅、黄荆条什么的随便砍,砍了第二年又会长出来。大的枝丫晒干了以后,是最好的柴火,很耐烧,要留着过年煮大肉用的。
丰雪家有一个柴山,就在大房子后面的山坡上。大房子那一大家子经常偷摸着去砍。丰雪外婆气不过,和他们狠狠的吵了一架。后来找了沟底下另一家,他家柴山离丰雪家近,但离他家房子远,好说歹说两家对调了,这才相安无事。
实际上,这些柴火再怎么节省都不够烧。农闲的时候,全家人都得出去捡柴。
哎,这些往事,不说也罢!
外婆沉吟片刻说道:“是这样的,今天陈大柱来带信,说你幺妈有事情让我们尽快去一趟。嗯,对了,你幺妈还特意说让我们俩个一起去。”
陈大柱是任家村三组最先开始倒腾生意的人,他走乡串户到处收鸡,再拿到各个乡场或者县里去卖,理起来也算有点亲戚关系,和李月香平辈。
既然幺妈着急带信来,那事不宜迟,明天一早就去,地里的花生慢慢挖,四儿也只有丢家里,带着去不太方便。四个大人几句话商量好了。
丰雪心里乐了,嗯,多半有好事。
她也不吭声,就给大家一个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