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已经开荒好了,加上山上开荒的33人,总共100多个人。
人多力量大。
300亩不过五六天已经开荒近一半。
14头牛齐齐犁地,后面的人用锄头把垄挖好, 用牛拉犁挖一条长的水渠,不够深就人工接着挖。
隔个几十米挖一个大坑屯水,大坑底下尽量堆满一些碎石头,否则沙土很容易把水分吸收。
村里其他村民也在积极的开荒他们刚分的两亩地,刘家已经答应借牛给他们。
有几家富余些,就商量好四五户凑钱买一头牛和犁耙。
先把要育种的番薯地弄好。明天要开始育番薯种了。
刘阳又开始带着一帮人熟练的堆肥了。先从自家的养鸡养猪场入手,还有在自家山头挖好的大肥坑。
武老夫人在刘家已经住了一周,他们还没有要回去的打算。
住得久了大家的脾气性情都了解了,相处聊天也越发融洽。
小泗和霍北经常凑着一起玩。
小五经常跟在霍南身后缠着他教他练武,霍南耍得一手好枪!
霍西经常跟着刘云刘瑶一起,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跟在刘雨寒身后,静静的看着她在做什么,哪怕她们两人不说话。
刘雨寒也没有想那么多,她愿意跟就跟吧,小姑娘似乎想跟她说话,但又不知道说什么。
但要是她主动跟她聊天,她也是会说的。这姑娘还是有些腼腆的,她有一种天生的冷清感。
武老夫人比姜老太的年纪要稍大些,不过她们也能聊得来,她还挺喜欢姜老太他们说一些村里的八卦还有家长里短。
她换下了平时穿的繁复衣服,把头上戴的头饰,和手上戴的首饰都解下来一些,只留最基础的。跟刘家人一样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
在这里待着她感觉很放松,这是武老夫人活了65岁最放松的日子了,她很享受这样的日子,吃得好,睡得也香。
虽然没有人参鲍鱼都是家常菜,但是很合她的胃口,每天吃吃喝喝唠唠嗑,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日子过得很快。
许主薄带着几位农庄的老把式来了。他们跟村民一样,是来看刘家怎么育番薯种的。
其实育番薯种很简单。
建造温床时选址条件和露地培育一样,选好床址以后开始挖坑,宽1~1.5米,长7~10米,深0.5米。
床底铺碎草,用粪尿水浸透,土地弄着湿润些大概浸水5~10厘米。
然后将猪牛粪与碎草混合填实,厚度约30厘米,上面覆盖一层3~5厘米的细土,然后排放种薯,再盖上土壤。
如果要想种植的红薯高产,就必须要选好种苗,要选没有损伤,苗整齐,粗壮的。
等35天到40天左右,割下来的红薯苗底部进行简单消毒,可以用草木灰撒在上面,然后以三片叶子为一节剪成小节就可以去扦插了,扦插的时候一般每株间隔三十厘米左右即可。
种植之后就需要进行第一次施肥了,此次施肥主要是为了让扦插的红薯苗长出新的根系,所以一般就施用粪尿水即可。
第二次施肥是在红薯成活之后,因为长势不一,所以看上去参差不齐,为了齐苗,可以使用干粪。
第三次施肥是提苗肥,施用干粪的同时加点粪尿水就是最重要的壮果肥了。
为了后期采收方便,需要对田间的红薯苗进行顺苗梳理,顺苗就是将田间的红薯藤往一个方向理清,让它们顺着一个方向长。
在顺苗过程中,可以将多余的枝叶摘除掉,顺苗的同时结合培土,及时给红薯苗轴突土壤松土有利于红薯膨大。
危害红薯生长的一般是卷叶虫、蚜虫、蛴螬和田鼠。
卷叶虫和蚜虫会伤害红薯叶,影响光合作用,而蛴螬和田鼠会吃田地里的红薯。
危害枝叶的害虫使用草木灰撒,对田鼠主要是进行诱杀。
刘雨寒育种完又大致给他们讲了番薯种植到收成的一系列过程和注意事项。
村民们看过听过了解了都纷纷回去了。霍二带来的人也拉着番薯回去育种了。
有了霍家的帮忙刘家只剩一百亩左右的沙田没有开荒。已经不着急了,自家有人手可以慢慢做。
还有几天就割水稻了。工具这些要提前弄好。
这个朝代人们一般使用木臼和木杵来脱去稻谷的外壳。
先将未脱壳的稻谷放入木臼中,再用木杵轻敲,使其外壳破裂,此时稻谷的外壳就能相对易于脱去。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单易行,不需要太多的工具。但是脱壳的效率较低,需要较大的人力和时间投入。
也有没有工具的,就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动将水稻去皮。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效率很低,需要较多人力物力,家里稻谷不多一般都会选用手动去皮。
还有一种摩擦滚动的方法,摩擦滚动的是将稻谷放入扇形石槽中,然后用手转动槽的中央圆柱,使稻谷在石槽中旋转滚动,进而摩擦去除稻谷表皮。
这种方法不仅效率高,而且能够去除稻谷外皮的硬壳和软壳,从而获得更为嫩滑的米粒。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大量脱壳,一般大型些的农庄就会采用此种方法。
刘雨寒看到这些落后的碾米工具,心里不禁感慨,要是空间有碾米机就好了,哪怕是小型的电动碾米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