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张冠李戴
作者:焚林之火   相亲缘鉴最新章节     
    尽管领导这么说,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偷这个懒的,就算我们对这些信息有十足的把握,我们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稍有懈怠。我们还是把原有的信息好好的再复核了一遍,同时把我们报上去的不放心人员联系好,约定好来联山派出所的时间。绝不让说,我们测谎开始了,我们负责的人没有到位。
    过了两天,公安部测谎的专家到了我们山阳。我们局里以及市局都十分的重视,对专家的招待也是热情隆重。公安部的专家不会在我们山阳逗留太长时间,因此测谎前的一晚上,各级领导好好陪专家们吃喝玩乐了一下。
    同时我们也把准备好的被测人员的背景资料全部交给了专家。专家根据我们提供的资料,筛选出了一张20人的名单,这些都是第二天需要参与测谎测试的人。
    到了第二天,根据专家的建议,我们局里准备好了测谎的地点,并安排好了相应的测谎时间,对被测人员一进行单独的看管。我们整个刑大的人几乎都被动员了起来。
    我们还是老办法,谁提供谁看管,我们自己提交上去的人自己进行看管工作。为了测谎的准确,专家要求我们不要和被测人员提及案情的情况,一定要被测人员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测谎进行的比较慢,每一个被测人员都用测谎题目反复询问和测试。而公安部的专家时间有限,任务紧迫,因此整个测谎的时间拖的很长。尤其是被排在后面几个测谎的被测人员,时间一长就有了一些抵触情绪。但是公安部专家并不考虑这些问题,依旧按部就班的测试下去。到了晚上23:00左右,所有的被测人员才都一一被测试了完了。
    公安部专家给出了测谎的结果,但交给指挥部的目标人员,与我们事先按照嫌疑大小排序的目标人员出入较大。
    测谎结果出来,邵大和赵局更犯难,因为公安部给出的头号嫌疑目标,原本是作为参照对象提供上去的。现在,公安部专家给出的意见就是这个被测对象是头号嫌疑人。就是这个人通不过测谎的目标问题。
    接下来,就看指挥部如何决断了,虽然公安部给出的意见,大出我们的意料。可是不听这个建议,赵局和邵大也是下不了这决心。于是赵局特意去向一把手局长去汇报了案件的情况,想让我们一把手局长给个建议。但是一把手局长听了汇报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示,只是对赵局说,案件怎么办要尊重科学和既有的证据。不要主观臆断,不要想当然,被事物的假象所蒙蔽。
    话虽然讲的滴水不漏,可是一把手局长的意思其实还是明确的。就是既然花了这么大代价请来了公安部专家,又对专家的意见建议置若罔闻,那非那心思干什么。
    因此赵局最后决策,还是听从公安部专家的意见,对专家给出的头号嫌疑目标进行重点突破。为了能够一举破案,邵大调集了我们刑大最精锐的审讯力量,并且由他本人亲自挂帅审讯组长。我们这个探组作为审讯期间的备用力量,主要做好审讯背后的辅助工作。
    比如随时对犯罪嫌疑人的狡辩进行核实查证,在审讯间隔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看管,并按照审讯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切事项部署到位,准备马上投入到审讯当中。但是这时陈队长则一下子改往日的循规蹈矩,极力反对指挥部的决策。他提出的理由就是,公安部专家给出的建议,太过匪夷所思,如果我们把宝全押在这个建议上,万一有失误这个案件将万劫不复。
    陈队长建议,把我们事先排查出来的头号嫌疑目标,也分出力量进行重点突破。两个审讯同时进行,这样万一弄错我们也可以有所弥补,案子真要破不了,那也心甘情愿了。
    赵局是不同意陈队长的意见的,因为我们对犯罪嫌疑人的拘留审查,从证据上来说是不足的。无论是公安部专家给出的头号嫌疑人,还是我们自己排查出来的嫌疑目标,我们要刑事拘留他们都是证据不够的。赵局为此是捏了一把汗,硬着头皮顶着滥用强制措施的风险。
    现在陈队长又要上马一个,这个案子无论如何必有一人是冤枉的,这样被冤枉的那个人该如何善后才是赵局真正头疼的大问题。
    本来按照赵局的想法,公安部专家给出的头号目标就算审不开,证据不足需要释放。毕竟这是公安部专家的意见,他就算有责任,也不是主观的责任,是完全有理由逃脱追责的。
    但是我们自己排查的这个头号嫌疑目标,万一审查不开,那就真的是赵局自己的责任了。他想把这个锅甩给任何人,他做为案件决策者,是逃不掉决策的责任的,而且一把手局长也不会替他来分担这个责任。甚至有被其他觊觎他的政敌背刺的风险,可以说这件事情收益很小,但风险却十分的大。
    此时邵大的意见十分的关键,邵大对这件事情也是斟酌再三。他也不好下这个决心,毕竟他如果同意这个决策,赵局有可能把锅全扣在他的头上,万一到时候案件出现反噬,这个责任有可能完全由他背负。
    可是陈队长的意见也是言之凿凿,非常的有说服力。毕竟虽然是公安部专家的意见,毕竟邵大盯这个案子盯了一个月。整个案件的排查经过,他都是亲身参与的,我们给出的头号嫌疑目标也绝不是无的放矢。只是因为犯罪现场遭到了破坏,很多的证据难以从现场勘查来进行印证。从而才导致我们迟迟不敢下决心对案件进行重点突破,其实头号嫌疑目标早就浮现在我们眼前,是赵局力排众议才拖到让公安部专家来帮我们下决心。
    邵大也是老刑侦了,其经历的大小案子也是多如牛毛。这个案子如果纯粹是由邵大指挥,早就将我们排查出来的头号嫌疑目标进行审查,哪还需要我们花费一个月的时间磨洋工,把案子拖得骑虎难下。
    于是思虑了很长时间,邵大向赵局建议,在对既定部署实施之前,为了更好的协调指挥统一行动,他决定在行动之前开一个刑大党委办公会议,统一协调。
    赵局也没有理由反对,于是让邵大连夜进行刑大党委会议,抓紧行动,确保万无一失。
    邵大也不含糊,立即将几个副大队长,包括教导员都召集到刑大会议室。同时把陈队长也带上,列席刑大党委办公会议。
    在办公会议上主要讨论要不要对我们排查出来的头号犯罪嫌疑目标进行审查。陈队长主要是对自己这个意见进行陈述。
    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形成了一个办公会议会议纪要。每位参与讨论的刑大党委成员都在会议纪要上签署了意见。
    然后邵大要求我们中队递交对我们排查的头号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报告书。本来这个报告书只需要承办人,中队领导,法制审核员签署意见,最后由局领导审核批准。但是这个人的拘留报告书。除了有承办人中队领导给出意见以外,在法制审核一块特意由审案中队队长及我们邵大自己亲自签署了意见,然后再提交赵局审核批准。
    也就是这个反常的举动,邵大是代表刑大党委挑起了滥用强制措施的责任。赵局看到了刑侦大队党委办公会议的会议纪要,以及这么一份邵大亲自签署意见的拘留报告书,知道自己的责任已经可以推干净了,于是就也审核同意了。
    这样邵大对审讯事项重新作了部署,从精锐的审讯力量里面分出了一部分,去审讯我们自己排查出来的犯罪嫌疑目标。安排妥当后,立即投入审讯工作。
    其实需要审讯的人我们早已经进行了控制,但审讯还是非常谨慎的开始了。邵大亲自下场进行面对面的审讯,我们探组则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辩解进行查证。可以说是边查边审,由于这个犯罪嫌疑人前妻并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他所说的很多活动轨迹都需要我们一一找人进行印证。
    我们是联山,山阳到处跑,反正从审讯开始我们探组就一直漂在外面。指挥部一有指令,我们就第一时间出发核实。所有派出所也是全力配合我们查找关系人,基本上我们到一地,我们需要走访的人已经被派出所的人找到固定在一个地点了。核实清楚以后,我们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核实结果,他们耗精力,我们费鞋力。
    如此审讯进行到第三日早上,我们此时也是被折腾的筋疲力尽。终于,指挥部传来了好消息,说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审开了,交代了自己杀人作案的经过。
    我们是非常开心,这种东奔西走的日子终于有了一个了结。但是审查的结果也是让我们感到非常的意外,因为被审开的犯罪嫌疑人并不是公安部专家给出的嫌疑目标。而是我们自己排查确定的头号嫌疑目标,也就是陈队长的坚持,完全没有毛病,这个案件终于水落石出。
    我们探主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指挥部,也就是我们这两天的奔忙完全是无用功,只是帮助排除了我们审讯对象的嫌疑。
    朱羽江是完全忿忿不平,说:“我们这两天算是白做了,每天殚精竭虑,茶饭不思,结果成了无用功。你说这些公安部专家是吃什么干饭的,不是说策划是一项科学技术吗?怎么会如此的不靠谱。”
    艾冬青说:“你就别抱怨了,我们先回到指挥部,听听审讯的人怎么说吧!这么费时费力的做,总得有个说法吧!”
    接着我们跑回了指挥部,此时邵大已经从审讯室出来了。这两天的审讯,邵大也是全力以赴,没有怎么好好的休息,眼睛也是充满血丝。
    他看见我们回到指挥部,玩笑的说:“我们的英雄们回来了,这两天你们也是跑断腿了,我们都是挽救了一个好人啊!”
    此时,赵局也是一脸的轻松,毕竟案子突破了,他的压力也卸了一大半,说:“虽然这个案子公安部专家的意见不靠谱,但总算结果还是好的,我们接下来就是要看看如何善后的问题?邵大这方面你经验足,你得多出出主意?”赵局此时对邵大的语气完全平和多了,“这公安部专家给的人,我们总得想个办法妥善处理好吧?”
    邵大说:“我也不知道公安部专家怎么会测谎测出这么个结果,现在辛好这个家伙也是个混社会的,估计底子未必干净。我的建议是我们转变审讯的方向,既然案子不是他做的,我们就审查一下他平常做的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像什么卖淫嫖娼,赌博放贷,敲诈勒索,打架斗殴,有什么就问什么,外围调查组针对他的烂事进行查证。必要的时候可以去请求行动技术支队的帮忙,好好给他做个体检,再进行查证。总之既然把他弄进来了,就不能让他便宜的出去了,否则就会留下祸患,到外面去反将我们一军。”
    赵局听了深以为然,于是立即吩咐审讯组调整审讯方向。而我们这些外围调查组的活并结束,我们由核实案件变成了查证小辫子。
    因为,犯罪嫌疑人弄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案子由我们刑大来主办已经不合适了。于是赵局把联山派出所的人叫了过来,由他们主办这些案件,我们是协助和查证。
    我们和联山派出所又经过了一天的奔忙,终于查证了这家伙十多起赌博的行为,还有一起打架的事情,以及一起讨债泼油漆的事情。赵局特意把法制科的人叫来,让他们评估一下该如何处理这个人。当然是要往重了处理,否则怕这个人不老实,反咬我们。
    那个时候劳教还没有取消,因此法制给出的意见很简单,对这个人进行劳动教养。于是联山派出所申报,赵局亲自审批,对这个公安部给出的目标劳教两年。他服不服都没用,我们定不了命案,还有其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