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战俘营,张皓马不停蹄赶到位于市中心的政务大楼。
接下来就是征召生活在帝国境内的罗斯托夫人。
帝国武装他们的速度很快,但要想让他们简单形成战斗力,最迟也要3个月。
战俘们好说,他们之前就是军人,无非就是恢复性训练以及传授一些先进的作战理念。
从罗斯托夫族裔中征召的新兵必须从头再来。
罗斯托夫可等不到援军抵达的时候,因此,帝国放开了对罗斯托夫的出口限制,甚至可以赊账。
大量火炮以及弹药从帝国军营中运出,一车又一车拉到东线战场。
此时,德其索伦和蒂利马在姆斯基斯拉夫尔会师了,再往东就到了斯莫林斯克。
罗军在东线血崩,高加索防线却是固若金汤。
50多万罗军甚至在奥军人数占优的情况下,打起了防守反击。
此时,借着大胜,德皇萨里安向伊凡写了一封信。
信中承诺,联军的目的不是推翻伊凡的统治,也不是要灭亡罗斯托夫。
只要伊凡退出巴尔干尼亚,放弃博兰,并允许白罗托夫和利沃兰独立,罗斯托夫在战后和西洲保持一致,那么他会让前线的联军停下来
显然,这个条件太苛刻了,伊凡毫不犹豫把萨里安的来信丢进了垃圾桶,并发表全国讲话,要求所有罗斯托夫人站出来保卫帝国。
帝国除了支援火炮和训练新兵,还免费为罗斯托夫培训合格的飞行员,友谊飞行学院就设在鲜卑冰原。
其实随着联军逐渐深入罗斯托夫内陆,泥泞的道路成为了联军最大的噩梦。
天气转暖,但前线士兵的作战物资却越来越少。
萨里安一边胁迫伊凡,一边头疼该如何满足前线部队的需求。
德其索伦自己的军工厂已经不能满足如此庞大的军需了,放眼一看,好像只有弗兰斯这个老冤家能提供一部分弹药。
但弗兰斯的军工体系和德其索伦完全是两回事,德其索伦的步枪不能发射弗兰斯的子弹。
既然这样,那让弗兰斯工人进入自家军工厂工作行不行?要害部门不能进,生产子弹和炮弹的工厂可以啊。
萨里安把自己的想法给大臣一说,搞的军方和首相看他的眼神都变了。
这不妥妥的引狼入室吗?
但萨里安强势的很,力排众议说服了大臣,他的理由很简单:
“我只是需要弗兰斯人为我们生产足够的子弹,开放的兵工厂也只会涉及到基础军工。”
当萨里安的请求送到奥利维尔的办公桌时,奥利维尔也被萨里安的天马行空惊呆了。
震惊过后就是想有没有好处,哎嗨,全是好处没坏处。
战争结束意味着大批被征召入伍的士兵需要遣散,遣散是需要钱的。
这些人在成为士兵前很多都是工人,如今有人花钱雇佣他们,还能帮奥利维尔稳定局势,何乐而不为呢?
至于窃取德其索伦的军工技术.....顺手的事,能刺探最好,刺探不到也不亏。
因此,弗兰斯开始一批批的把有技术的退伍兵送到德其索伦境内的各大兵工厂,并提前告知萨里安,这些人只负责生产,不准把他们拉上战场。
萨里安保证绝对没问题,就算你答应我可以送他们上战场,老子还不敢用呢。
能让弗兰斯为德其索伦生产武器就已经是极限了,还想让他们给你打仗?
各自拉了一个外援的交战双方,猛足劲在东线开始较劲。
罗斯托夫的传统就是大炮兵主义,别管性能如何,罗斯托夫拥有西洲最多的火炮,何况还有东方神秘力量的加持。
这导致在东线缓慢推进的联军发现,罗斯托夫的炮火越来越猛烈了,每推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
罗斯托夫硬生生靠着炮弹,挡住了联军的三板斧。
而后方的援军正一批批赶来,逐渐稳住了战线。
但就算如此,罗斯托夫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丢失了92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战火在罗斯托夫内陆燃起。
乾武二十六年7月9日,张皓带着罗斯托夫集团军,也就是罗第5集团军赶到了前线。
伊凡得知帝国为罗斯托夫准备了这么一份“礼物”,既开心又郁闷。
费奥多罗维奇和蔑廖夫是什么人,当年被自己抛弃的棋子。
如今一个成为了集团军司令(明面上),一个成为了集团军总参,光明正大进入罗斯托夫。
问题是人家还给你明牌了,我们以后就是明国人了,之前的恩怨情仇一笔勾销。
当费奥多罗维奇穿着崭新的将官服出现在东线时,一些之前认识他的人,直接认不出来了。
“哦,上帝啊,费奥多罗维奇你还活着?”
“天呐,我们都以为你死在了明国人的战俘营。”
“各位不要说了,我是明国罗斯托夫裔,我的国籍已经换了。”
当费奥多罗维奇面无表情说出这么一句后,打了许多人的脸。
当年被元帅催促,独自一人逃回国的弗拉基米尔参谋,已经是一名师长了。
弗拉基米尔显然知道费奥多罗维奇对伊凡有怨气。
他们当年可是为了皇帝,啃皮带嚼草根,为了结束战争立马就被抛弃了,任谁都会寒心。
作为熟人,弗拉基米尔走上前来和费奥多罗维奇握了握手。
费奥多罗维奇眼神复杂的看了弗拉基米尔一眼,一个成功逃走,一个被上层抛弃,如今,两人又以不同的身份会面,截然不同的命运让两人升起了一股复杂的情绪。
很快,两人甩开杂念开始为费奥多罗维奇,更准确点说站在一旁,身着罗斯托夫将官服的张浩介绍起情况。
罗军勉强在斯莫林斯克、罗斯拉夫尔、奥廖尔、别尔哥罗德一线稳住了脚跟。
联军则在库尔斯克、布良斯克、奥尔沙聚集重兵,不停攻击着罗斯托夫人的阵线。
明白局势危急的张浩,连夜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让第5集团军,也就是罗斯托夫集团军接管一段防御,适应一下战场。
一个月内以第5集团军为箭头,向布良斯克反攻。
至于张浩为什么这么有自信,一切都要归功于第5集团军的火力配备。
虽然他们拿着罗斯托夫制式武器,但由帝国军工生产,让它们的性能远远超出原版,且重机枪的配比超过了所有罗斯托夫的精锐部队。
再一个,火炮配比也不是罗斯托夫人可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