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一道题
作者:一只绿耳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最新章节     
    看着前面那人上前几步,宽衣解带的动作。
    陆杨开始解衣带,到时候脱也能脱得快些。
    不过一会,陆杨前面的差役摆手,示意陆杨上前。
    “快,下一个。”
    陆杨浑身一震,拎起考篮就过去。
    秦夫子正在旁边看着,见是陆杨后,便走过来对差役点了点头。
    然后把写有陆杨的姓名,年岁等内容的纸递给一旁的小吏。
    陆杨一看,也不用差役提示,一件一件地把衣服脱掉。
    还有鞋子,袜子。
    秦夫子这会已经转过头去了。
    君子非礼勿视。
    周围的考生亦是如此。
    不过,也说不准。
    这会冷风一吹,陆杨不由感叹了一句。
    真是风吹屁股凉啊。
    这条四角裤是他最后的倔强了!
    差役看着陆杨那条白色小裤子,愣了愣。
    不过他也没有在意,扯着裤口上前检查了一番。
    一人看,总比百人看的好。
    正想着,陆杨又被小吏检查了一番脸蛋。
    片刻后,差役点头。
    “行,下一个。”
    陆杨连忙从旁边的差役手里接过衣服,快速地把衣服和鞋袜穿好。
    然后接过准考证后,便拎着考篮去另一边排队。
    到时门一开,他们拿着准考证就能进去。
    不知过了多久,第三炮响了起来。
    考场大门缓缓打开。
    里面是一条大通道,周围有火把照明,能看清路。
    等廪生们进去后,陆杨一行考生也连忙走进去。
    门前有人检查准考证,不过因着之前已经检查过一遍。
    这一回也就是走个形式罢了。
    通道后面是一个大院,他们要在这里等知县大人点名。
    等唱保结束后,他们才能拿到答题用纸。
    这会秦夫子一行做保廪生已经跟知县大人行过礼,正站在主考官旁边监视。
    知县许则正开始点名。
    “关石村人孙起全!”
    陆杨只见上面有个一号的糊纸灯牌立起,还未反应过来,便见一人小跑着去了中厅大堂。
    之后陆杨便站在院里,看着大家一个个地上去领卷,然后按照考卷上的座位号去就坐。
    眼看着院里的人越来越少,陆杨看了看周围。
    便看到了刘开毅。
    两人对视一眼,笑了笑后,便专心等着点名。
    陆杨又等了一会,这下终于是看到自己的号数了。
    他连忙拎着考篮,快步走进中厅大堂。
    知县大人正坐在西间,旁边有副考官,还有秦夫子他们。
    陆杨扫了一眼,便跪下来给知县大人行礼。
    “小的见过知县大人。”
    许则正点头,让陆杨起来。
    陆杨起来后,便按照规矩喊道:“小的陆为方,秦却廪生保。”
    秦夫子看着陆杨,点头道:“学生秦却保!”
    知县大人见此,才把卷子和两张草稿纸递给陆杨,笑道:“好好考。”
    陆杨谢过,慢慢退了下去。
    这会天还未亮,陆杨借着周围的火光看了看卷子。
    号舍的排序是按照《千字文》来排的。
    在号舍的墙上会写着“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等字号。
    而每个字号里面的号舍数量是不一样的。
    大概会有五十间左右。
    大些的考场,能有一百间。
    陆杨的座位在地字二十三号。
    这让陆杨松了一口气。
    按照一排五十个号舍来算,他这号舍算是非常好的。
    陆杨顺着天地玄黄这些顺序找到地字号,然后按照号舍上面的数字找到自己的号舍。
    果然,这是个老号。
    老号便是前后左右都有考生,但这比起底号靠近厕所。
    小号偷工减料,席号用草席临时搭建的号舍,不知是好了多少倍。
    陆杨很满意,从考篮里拿出抹布,开始擦拭号舍和号板。
    他这号舍虽灰尘多些,但没有破损,挺好的。
    不一会,陆杨收拾好后,先把低的号板摆放好。
    号舍墙两边离地一尺五和二尺五的地方,都留有突出来的砖块。
    高的是写字用的,低的则是用来坐的。
    这会天刚泛白,外面也响起了关考场大门的喊声。
    说明考生们都已经发完答卷了。
    等知县大人亲自关好考场大门后,这考题就该要公布了。
    陆杨敛了敛神色,把考篮里面的东西摆放好后。
    便把考篮放到碰不到的地方。
    陆杨刚弄好,一抬头,便见对面那兄弟正愣愣地看着自己。
    陆杨回神,冲着那人笑了笑。
    那人年纪跟他相仿,回神后便咧开嘴笑了笑。
    这会,外面传来准备发考题的喊声。
    陆杨冲着那人点了点头,便开始准备磨墨。
    不一会,又是一阵喊声,考题要发下来了。
    县试第一场是正场。
    考两道四书题,一道五言六韵试帖诗。
    他们平时练了这么多,现在就是见真章的时候了。
    这时,一道脚步声隐约传来。
    陆杨用镇纸压好草稿纸,又捋好笔尖,等着考题过来。
    片刻后,衙役便拿着考题贴板过来了。
    考题贴板两面都有展示考题。
    每走到一个号舍前,衙役都会停一会。
    不过不会停太久,也就几秒的时间吧。
    考生抄没抄完题目,那就不关衙役的事了。
    陆杨看了一眼,便记在心里,等写好时,衙役已经走了。
    见对面那兄弟一副懊恼的样子,陆杨便知道他这是没抄完题目了。
    不过没抄完也没事,反正衙役还得拿着考题贴板来回地走。
    总能把题目抄完的。
    就是费些时间罢了。
    陆杨没去想对面那兄弟的事,低头看着这第一道四书题思考。
    这道四书题很正规,就是出自《论语·雍也篇》里的内容。
    题目是【觚不觚觚哉觚哉】。
    正确的理解是【觚不觚,觚哉!觚哉!】
    意思是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这题其实算是道送分题。
    不过想到这才是县试的第一场,陆杨倒也理解了。
    之前不能动笔,陆杨也没有在答题卷上填写名字等内容。
    这会便打算把草稿纸和答题卷上的姓名等信息填上。
    片刻后,陆杨把答卷放到一旁,开始在草稿纸上起稿。
    觚是一种酒器。
    原本上圆下方。
    后来被改了,变成上下都圆的酒器,但大家还是照样叫觚。
    孔子便觉得觚不像个觚了,暗讽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现象。
    表示这东西名不副实,必须要给它正名。
    而在《论语·子路篇》中,就有这道题的答案。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意思是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这就是解题方向。
    陆杨心里有了解题思路,草稿写起来异常流利。
    对面那人看着陆杨这挥笔速度,狠狠地羡慕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