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生当相守,死当同棺
作者:一只绿耳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最新章节     
    陆府最近喜事一件接着一件。
    八月份陆杨升官,家中母亲和妻子也被封为一品诰命夫人。
    九月上旬,白芊芊吃过早食后突然发动,一个时辰后顺利诞下一名女婴。
    陆杨先前升官一事,极为低调,厚礼不收,只邀些亲朋好友吃吃喝喝便算完事。
    可这女娃娃,陆杨极为上心,洗三,满月,百天,该办就办,还得大办。
    这日,白芊芊刚喝完鸡汤,便见陆杨抱着女儿过来了。
    今日是休沐日,陆杨在家歇息。
    别人邀他去赏曲喝茶,他也给拒了。
    如今已是腊月中旬,外面冷飕飕的,他可不乐意出去吹冷风。
    白芊芊也是稀罕这个女儿,伸手便想接过来抱一会,却是被陆杨侧身躲了过去。
    “她重着呢,你身子还未恢复,少抱比较好,免得腰疼手疼。”
    白芊芊这一回坐了三个月的月子,现在也是各种补汤不断。
    闻言,她摇头失笑。
    “夫君,你现在是一有空闲,便抱着曦月一阵稀罕,平安都跟我说了,说你不喜欢他,都不抱他。”
    陆杨有些意外,“平安还真这样说了?”
    白芊芊点头,“前阵子说的。”
    陆杨好笑道:“这臭小子,他小的时候我也没少抱他,这会懂吃醋了。”
    说是这样说,陆杨还是进行了深思。
    白芊芊生平安那会,他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外出办公的时间也长,对于平安的成长,他确实参与得比较少。
    想了想,陆杨看向桃香。
    “把平安带过来。”
    “是。”
    桃香离去,房门被缓缓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冷风。
    白芊芊看着,面露不解。
    “夫君,你让桃香把平安带过来,是要作甚?”
    陆杨低头看着白白嫩嫩,肖似白芊芊的陆曦月,见她自顾自地咧嘴笑,也不由笑了笑。
    把手伸到她的小手里,任由着她抓着。
    他看向白芊芊,“平安有了小情绪,那自然要好好开解,免得他以为我们对他不关心。”
    白芊芊抿唇微笑,“夫君说得对。”
    看陆杨对两个孩子这么关心,白芊芊是高兴的。
    她知道,陆杨会是一位好父亲。
    平安很快被桃香带了过来。
    一看到陆杨抱着小妹妹,平安的小手紧了紧。
    平安今年四岁多,他一岁多便跟着夫子学习,到现在,也是开蒙三年了,已经懂得很多事了。
    他走过去,先是跟陆杨行礼,然后才跟白芊芊行礼。
    陆杨是不喜欢小孩这般受拘束的。
    不过礼节这东西,他也不好说,毕竟总不能教出个没礼貌的孩子出来。
    他点点头,招手让平安过来。
    平安看了眼白芊芊,见白芊芊点头,便走了过去。
    “你看妹妹,像不像你娘?”
    平安探头看去,然后又看向白芊芊,认真地点了点头,“妹妹像娘。”
    陆杨看着,笑道:“你爱你娘吗?”
    平安疑惑地看着陆杨,虽然不懂陆杨为何要这样问,但他郑重地点头。
    陆杨伸手摸了摸平安的头,“你爹也爱你娘,你们都是从你娘肚子里出来的,爹自然也爱你们。”
    白芊芊抬头看向陆杨,面色怔愣。
    平安已有自己思考的方式,没一会,便笑开了。
    陆杨把陆曦月交给奶娘,便带着平安去了书房,给平安讲感兴趣的童话故事。
    夜间,白芊芊想了很久,最终还是问了出来。
    “夫君,你说的那个,可是真的?”
    陆杨睁开眼睛,转头看向白芊芊。
    “哪个?”
    白芊芊移开视线,不敢与陆杨对视,话还未说出来,脸倒是先滚烫了起来。
    “就是你与平安说的那些话。”
    烛火已被吹灭,昏暗中,陆杨并不能看清白芊芊的神色,但凭着对她的了解,陆杨也是能想象出白芊芊此刻是什么反应。
    他伸手捏了捏白芊芊的手,忍着笑意,道:“你说呢?”
    白芊芊抬眼看过去,这一刻,她觉得陆杨的眼睛会发光,不然,她为何会看得如此清楚。
    她没说话,只是伸手抱住了陆杨的手臂,埋在颈窝处,用反应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陆杨低声浅笑,转身把白芊芊揽在怀里,手指缓缓绕着发丝转动,久久,他凑到耳边轻道。
    “青丝缠心,白发相随。”
    白芊芊身子一顿,手抱得更紧了,“生当相守,死当同棺。”
    ......
    年关到,陆杨忙了起来,户部的事处理好,他也能轻轻松松地过个欢乐年。
    如今各类种子已经分发下去,剩下的,便是跟进数据。
    陆杨把这事吩咐下去,打算到明年收成时,派人前去调查。
    在他的印象中,这些玉米地瓜和土豆,几乎能适应所有地区的气候。
    但他也不确定这些刚过来的种子,能不能这么快适应这边的土壤。
    所以前期的数据,都得记录好。
    由于赶路需要时间,到那边时,肯定是要提前到的,这样才好做记录。
    陆杨把这事交给了沈泽,让他尽快把要外出做记录的人员名册交到他手上,便又把要安排的事吩咐下去。
    工部每年都要拨好几笔款用于各种制造。
    这两年,各地接连有天灾发生,户部也是拨了几回赈灾款。
    好在年底这一算,国库尚有盈余,陆杨倒也不担心。
    他把关于国库情况的折子写好,打算到时早朝在堂上向皇上禀告。
    另外又写了个折子,把今年各个部门向户部讨要的拨款数,以及户部实际拨款的数据整理好,到时私下呈给皇上。
    让皇上了解各部拨款情况。
    翌日,陆杨忙完户部的事,便拿着折子慢悠悠地去了乾清宫求见皇上。
    赵烨听闻陆杨过来,挑眉一笑。
    “陆尚书躲了朕这么久,这回倒亲自过来了。”
    于喜低头,“是啊。”
    陆杨不喜欢别人叫他太师,于是朝上的官员便喊他尚书。
    赵烨听闻,找来陆杨询问,得知陆杨不喜欢别人叫他太师,竟是因为嫌弃太师听起来老气。
    一时又是生气,又觉好笑。
    别人巴不得人家天天喊着太师。
    他倒好,当了太师也不愿别人这般喊他。
    而进入腊月开始,这人也躲起来了。
    赵烨怎能不明白陆杨的心理,这是怕他派事了。
    想到这,赵烨拿起朱笔,“让他在外面等会。”
    “是。”
    于喜虽是应了,但人没走。
    赵烨等了会,没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皱起眉头,“你怎还在这呢?”
    于喜呼出一口气,小声道:“皇上,外面吹着冷风呢。”
    赵烨看了眼紧闭的窗子,随即看向于喜。
    “让他进来。”
    “是。”
    这一回,于喜离去得很干脆。
    赵烨看着于喜的身影,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