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章 靖朝的变化(完)
作者:一只绿耳   朕大意了,科举状元是条咸鱼最新章节     
    “番薯?”
    罗安笑了下,“原来你们这里叫番薯。”
    他连叫了两次,越叫越顺口。
    “那这些番薯运来这里,可是因为你们这里的番薯不多?”
    徐明点头,“罗使节说得正是。”
    两人边走边说。
    不一会,几人便走出了码头,来到码头前的大街上。
    大街两旁都是摊贩。
    由于码头来往人多,这些摊贩叫卖得也很热情。
    这时,罗安看向一旁。
    这是个十分简陋的摊子。
    只有一张桌子,上面有三口大锅。
    这会刚好有人走过去。
    罗安有些好奇,这里面卖的是什么东西。
    徐明见罗安停下脚步,便也跟着停下来,随即顺着罗安的视线看过去。
    刚好,那摊前的脚夫便开了口。
    “来根玉米,再来个番薯。”
    “煮鸡蛋要不要?”
    “来一个。”
    脚夫掏出几文钱,直接递了过去。
    罗安听不懂玉米是什么,但番薯和鸡蛋他还是懂的。
    而当他看到那人接过那所谓的玉米直接啃的时候,他便也明白了。
    这玉米,就是当初从他们那里运回来的东西。
    他心情顿时复杂起来。
    “你们这里,都种上了?”
    徐明也是看明白了,闻言,笑道:“基本都种上了,只是有些地方产量不算高,扬州这边,因为有这码头在,倒也不缺什么。”
    罗安一听,再想到先前徐知府说的,还有什么不明白。
    只是他一想到他那些大船上的货物,便有些担心。
    “我上回走的时候,陆太师还让我多把这些东西运过来,现在你们都有了,我这些东西......”
    徐明哪还有什么听不懂的。
    他缓缓道:“罗使节别担心,陆太师说要,那自然是要的。”
    他们靖朝这些年是把这些种子给普及了下去。
    但若是有罗安这些大船运过来的种子,他们就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罗安听着,也放下心来。
    毕竟此次前来,他还想把火器换些回去。
    他也不贪多,能换就成。
    就是不知道这次,这靖朝皇帝会不会同意。
    几人继续走着,可走着走着,罗安便也发现了不对劲。
    “上次我来,街上好像没有这么多姑娘。”
    街上人多,但没有拥挤。
    此时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便多了很多穿着光鲜衣服的身影穿梭其中。
    她们不再穿着质朴的衣服,面上带着笑意,眼睛也不是浑浊空洞,而是跟罗安在码头上看到的那些脚夫一样,充满了希望。
    难道,先前那些人还有什么事情没有跟他说清楚的?
    罗安疑惑。
    徐明闻言,也看向街上那些妙龄少女和那些妇女们。
    他摸着胡子给罗安解惑,“她们要去上工呢。”
    “上工?”
    罗安一愣,“她们要去做什么?”
    徐明伸手指了指女人们前面的不远处。
    “前面有个弄番薯粉的作坊,再不远还有个棉花作坊和绣坊,她们便是去那里上工。”
    罗安呆住,“可是,你们这不是......”
    徐明笑了笑,“陆太师说了,我们要往前看,接受新的事物,不能一直固封自守。”
    徐明说着,心里也是感慨。
    他一句话说完的事,竟是用了两年多,才发展成如今这样。
    罗安似懂非懂,“你们真能接受?”
    徐明看着那些不知在小声聊着什么,突然掩嘴轻笑起来的女人们,摸着胡子的动作顿了顿。
    “有人接受,自然也有人不接受,但我是接受的。”
    “为何?”
    罗安就算不懂这边风土人情,却也知道如果要接受一个新事物,那必将要把旧事物推翻。
    这说起来简单,若实行起来,肯定没有嘴上说的这般简单。
    徐明笑了笑,“因为我看到了很多东西,慢慢就接受了。”
    罗安看着路过人们的精神面貌,陷入了沉思。
    ......
    李家村。
    “爹,娘,我们回来了。”
    李大妹手里拿着篮子,正在敲门。
    旁边还有个年轻男子,男子手上正抱着一个一岁左右的男娃。
    今日是李父的生辰。
    李大妹向作坊那边请了假,买了些东西便带着男人和孩子回来了。
    听闻李大妹的声音,堂屋里坐着的几人连忙高兴地起身。
    李家三年前拿了笔银子出来,把房子推倒重建了。
    谁也没想到,李家三姐妹当初竟然真赚到了钱。
    不仅把债都还了,还花钱请了老大夫,把李父的腿治好了一大半。
    在李母日日喝药的情况下,竟还有钱弄房子。
    而在建好房子不久,李大妹便出嫁了。
    接着李二妹也出嫁了。
    两人的嫁妆,比起村里的姑娘,那是好了不知道多少。
    李家三姐妹当初早出晚归的,背地里不知道被人说得多难听。
    还被一些妇人指着鼻子天天骂。
    后面房子一建,村里人的口风就变了。
    还让李大妹帮忙介绍,看看能不能也过去作坊那边工作。
    李大妹每每想起来,便觉得庆幸。
    同时,也十分感谢作坊给了自己重生的机会。
    不然他们李家,现在变成什么样子还不知道呢。
    大门吱呀一声被人打开,李父李母等人,便出现在李大妹眼前。
    她看着这些家人,顿时眉开眼笑,“爹,娘,我买了些肉回来,一会都煮了吃。”
    “好,家里什么都买了,你还买这么多肉回来,拎着不嫌重呢。”
    李母笑着应着,还道让李大妹下次回来别买这么多东西,家里什么都有。
    “好,娘我知道了。”
    李大妹看了眼李二妹他们,几姐弟默契地笑起来。
    大门关上,却阻挡不住里面的欢声笑语。
    所有人都知道,很多事情正在悄然改变着。
    靖朝往后,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