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油墨和雕刻凹版
作者:横界   带着老婆回五代最新章节     
    历史上的、真正的油墨,是在500年后的德国。一个名叫古腾堡的45岁男子,经过多次试验,使用油灯燃烧后的烟灰为颜料,与亚麻油混合,制成了人类历史上真正意义的油墨。
    油墨的出现促进了纸币的发展。
    一开始,印刷匠们利用非常精细的印刷图文、特别的色彩制造出相对难以仿冒的钞票。
    但是随着印刷术迅速普及,这些钞票也面临着被伪造的风险。于是,一项发明已久的印刷技术在纸币上被发扬光大,那就是雕刻凹版印刷。
    雕刻凹版印刷最早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起初是将油墨填入骑士铠甲纹饰中,用布擦拭去铠甲表面的油墨后,凹下去的纹饰纹路中就饱填着油墨,再用纸将油墨拓出,形成纸样。
    意大利金匠腓纳求莱将其发展完善为现代的雕刻凹版。其基本上与现代活字版印刷术是同一时期。
    由于雕刻凹版制造难度大,需要人工在钢板上雕刻精细的图文,印刷后,油墨微微凸出纸面,具有很特别的立体效果,这对需要防伪的纸币印刷可谓一拍即合。1661年,第一张雕刻凹版印刷的纸币在瑞典银行发行。
    雕刻凹版印刷所使用的油墨和一般的油墨大为不同,由于印刷时需要将油墨从较深的版纹中“拉”出来,再牢牢“粘”在纸上,还要在纸上“站直了,别趴下”,所以雕刻凹印油墨一般较硬,比较厚实,既有弹性,也有点粘性。
    其制造难度和配方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市面常用的普通胶印油墨。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树脂。
    还有一个现代纸币防伪的技术,就是在油墨中加入荧光粉,使得纸币在不同观察角度时,会产生不同的颜色。
    纸币的纸张是基础,一定要柔韧性好,耐折叠,耐撕扯,不怕水。当初制作卫生纸和书写纸的时候,是反动弱用和张瓘操刀的。
    现在反动弱用还在朝鲜,张瓘也在那里,所以,纸张的制作就交给张瓘这个工部尚书了!
    李继岌把纸张的要求和用途都写在信中,捆到鸽子脚上,放了出去。
    油墨、变色墨、树脂墨还要交给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必须在李继岌身边,以备及时指导和解惑。
    李继岌把自己的二舅哥李玹喊来,商量这个事情!
    李继岌说道:“二舅哥,有一个名垂千古的事情,需要你去办!”
    李玹说道:“公子,哪有那么多名垂千古的事啊!
    咱子弟军的产品,大多已经成型了。
    真正能够名垂千古的纸张、火药都被两位师兄玩得登峰造极,好事怕轮不到我了!”
    李继岌笑道:“对子弟军、对大同朝的发展,起到奠基石作用的东西,还没有搞出来!
    我想把这个任务交给你。
    到那时这个事情很不好办,要花费很多的精力,承担巨大的压力。
    你可要想好。”
    李玹听说是奠基石的作用,当下就来了兴致,说道:“公子,你就说罢,不管什么挑战,我都接下来了!”
    随后,李继岌就把几种油墨的制作方法告诉李玹,同时强调,这只是方向性的指引,具体能不能成功,还要经历无数次的试验!
    在这个过程中,会伴随失败的痛苦和精神的煎熬,会失眠,会掉头发,甚至,会神经质。
    李玹也是个头铁的,听到李继岌这样说,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
    他说:“公子,你就放心吧!好弄的事情我还不想干呢!”
    李继岌非常满意自己的这个二舅哥!
    他现在已经学到了反动弱用七八成的本事。
    而剩下没学会的,不是李玹学不会,而是反动弱用不好意思教给他。
    因为这些东西,反动弱用原本还引以为傲,但是跟李继岌教给他们的东西相比,简直就是糟粕!
    在图案的选择上,背面要使用子弟军已经占领地域上的标志性景观,正面的头像就选用李克用以及他的十三太保的画像。
    当然包括李嗣源。
    张承业和郭崇韬也要有。
    李继岌他自己有没有倒是无所谓!
    面值十万两、五万两、二万两、一万两、五千、两千、一千、五百、二百、一百、五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二两、一两,正好对应十六个人。
    朝鲜,被子弟军统治后的第五个年头。
    朝鲜的百姓富足,衣食无忧,泡菜大行其道,肉食比后世的韩棒还要丰富。
    由于子弟军、民兵帮助百姓们建造了大量的房屋,而且基本实现了聚居区的集中热水供应,朝鲜的冬天也不再苦寒。
    劳作一天的百姓们,吃点泡菜喝点酒,然后就是造小人。
    这五年,新生儿每年十几万,而且增速还在上升!
    再过十年,第一代的新棒子就会成为源源不断的兵力,给子弟军带来极大的补充。
    朝鲜东南海岸的釜山港、蔚山港经过改造,已经成为连接倭国贸易的重要基地。朝鲜出产的各种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倭国,而运回来的,则是一船一船的白银!
    (倭国岛根县的石见银矿,十七世纪时的银产量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但现在还没有大规模开采,主要是因为开采能力不够。要等到十六世纪初,石见银矿才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开采!)
    只要李继岌腾出手来,这个石见银山,也必将是子弟军的囊中之物。
    这个时期,穿越的人越来越多,只要是穿越到明末崇祯皇帝以前的穿越者,都忘不了这个石见银山。
    幸好李继岌穿越的比较早,不赶紧挖了银子,以后就很难说了。
    鸭绿江畔,大光显的第五军枪骑兵,在从丹东到珲春的千里战线上,已经建立了十几个城堡,彼此相距八九十里。
    三万大军分别驻扎,每个城堡四个营、两千人左右。
    沿江城堡都发展成为百姓聚居区,城里是商业区和居住区,城外则是各种工坊和开垦出来的黑土地。
    由于粮食和商品的大量增加,在子弟军辖区之内的百姓也快速扩张,抵御契丹的防线已经西移到平洲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