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返回云阳之时,随车的兀兀和阿依慕都发现,韦弦手中多了一个红色绸布包裹的卷轴,她很小心的拿着,生怕损坏一般。
两人问了多次,韦弦均未回答,她心中明白,此画绝非常物。
说巧不巧,马车行至金光门,恰好遇见吏部和雍州府前去云阳宣读制书的马车,于是一并同行。
这时的寒云已经是正二品的官身,吏部郎中和雍州长史自然对他恭恭敬敬。
三月十四日离开,五月初六回来,整整四十二天。
想来田里的玉米又高了不少,上河村的小猪又多了一批,白菜都收了一批了,再过两个月南瓜、番茄就正式上市。
穿越一段时间了,寒云算第一次有了故土的归属感,云阳的地、云阳的人、云阳的情。
马车行至县衙,早早的熊大就组织起全县衙的人列队迎接。外面还来了不少的百姓。
当看着一身紫色官服的县令从马车下来时,所有人不是吃惊而是担心,难道县令要调离云阳了?
好日子才刚开始,未来的生活都是能看见的,若是县令调任了,云阳还能像现在一般红红火火下去吗?
直到吏部郎中宣读了制书后,众人悬着的心才落地,而后最不可思议的是熊大、伍战和陈文信,这就成了大唐的官员了?
陈文信也许还有一点心理准备,毕竟他有底子,也算士子,而且他完全相信县令会推荐。
熊大和伍战可就有点懵了,直接从一个九等的良民入士为官了,品级还不低。
一阵恭贺后,寒云还得去忙活李青云的事,不得不推辞了众人,去往了府库,专门存放后世传送物资的地方,也就是原来的县衙金库。
忙活了半个时辰,总算把物资全部接收,还是老规矩,一个一个装入了钱箱中。这次后世还给他弄了不少的战场急救包。
叫来人手一一装车,最后叫上了阿依慕和韦弦。
至于为什么要叫上两人,韦弦自不必说,但凡能对外展示的后世物品,寒云就不打算瞒着她。
而叫上阿依慕,却是在给她传递一个信息,寒云绝对有能力帮助她复国。
云阳右威卫军营,李青云带着苏烈、宝琳几人等在营门口。
新军营已经完工,只是没想到,住了没多久却要出征了。
“尉迟宝琳、程处默、秦怀玉,你三人想清楚了,本次出征可是真刀真枪和突厥人干。”
“右中侯,你再问一百次,我们的回答还是一样的,上次没有和突厥人真干,此乃一大遗憾,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去。”
三人挺直了胸膛,绝无一点后悔。
也许是三人被各自的老爹光环照耀的根本显不出本事,早就不服了。
“你四人听好,有一句丑话说在前面,云阳令如果有什么话、什么物品交给你等,务必保密,无论谁都不能说,否则我第一个饶不了他。”
“麾下明白。”话是这么回答,四人心里可不这么想,想着的是云阳令今日专程到军营会有何事?
“来了,来了。”程处默指着前方两辆马车叫起来。
马车停下,寒云先跳下马车,扶着韦弦而下,后面跟着阿依慕,两人均换了男装。
李青云转过头,尽量不去看寒云牵着韦弦亲热的样子。
另外四人的注意力却在寒云的紫色官服上,乖乖,一转眼都官至三品了。【三品以上都是紫色官服。】
“右中侯,马车上有重要物资,直接驶到你的军务大厅。”新军营中的军务大帐也换成了木房,故而称呼大厅。
“请。”李青云让开营门。
看见搬下的几个大钱箱,几人有点傻了,难道是来送钱的?这玩意儿打突厥人有用吗?
就算是赠钱,也要等回来再送才对。
随口见寒云打开箱子,一件一件地拿出物品,听他口中念念有词:
单兵电台,对讲机、望远镜、夜视仪、急救包、指南针、地图。
除了李青云知道对讲机,其他都不懂。
行军打仗用的叫指南车,那玩意儿就比一辆马车小一点,还需要专门用一匹马拉着。
遇见不好行进的路就是一个累赘,很多时候,骑兵反而不喜欢带着。
“让你选的二十名兵卒,可选好。”寒云问道。
“自然选好了,都是识字,绝对忠诚。”
“让他们进来吧。”
片刻后,二十名兵卒列队进入大厅。
“都免礼,各自找地方坐下,我给你们讲解一下。”
寒云说完,走到舆图板前,重新挂上一张全新的边境舆图。
哗啦,全体起立,为的就是看清楚这个全彩色的地图,山川、沙漠、河流、湖泊、道路显示的一清二楚。
里面的淡水湖全是根据这次寒云亲自勘察,结合阿依慕的记忆绘制。
地图被分为了一个一个的小格子,就像围棋一般。
“都坐下,这才开始,别一惊一乍的。我直接教干货,就是如何用这张地图。”
随后花了整整一个时辰,才让这些人知道什么是比例尺,如何使用军用指南针在地图上找到位置,如何计算距离。
场下的人拿着手中的军用指南针稀奇啊,上下可以合盖,打开里面就是小小的指针,和那个巨大的指南车一样,永远指向一个方向。
角上还有一个小滚轮,在地图上弯弯曲曲的道路上滚着走,就能知道准确的距离,太神奇了。
就是云阳令教授的比例尺换算太复杂了。这一点寒云也不强求,没办法马上教会。
倒是让他想起一件事,是否在书院搞一个专门的培训班,先教授这些基础的东西。
“右中侯,你来试一下。”
寒云点名李青云,作为一名指挥官,看地图是必修课。
寒云指着地图上灵州的长城关隘说道:
“你测量一下从这里到休屠泽的行军距离,估算行军时间。”
李青云按照寒云所教,先归零,然后找到地图上的关隘,开始顺着地图上的道路滚动,还几次手一抖偏离了道路。
寒云看的心急,干脆一把抓住她的手,带着她测量了一次。
“读表,告诉我数据多少。”
“九十七,这个是读九十七吧。”
李青云第一次学习阿拉伯数字,不太肯定。
“数字没错,你换算一下。”
数字代表公里数,还得换算成现在常用的里。
“一百九十四里。也就是近两百里。”
“不错,还有点算学天赋,考虑行进的地形,估算行进时间。”
这一点李青云就在行了,而且这段路她本身也走过。
“至少需要五个时辰。”
“不错。”寒云表扬一句,随后继续教授:
“除了估算出自己的行进时间,还要估算友军时间,敌军时间,才能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点。”
至于对讲机、望远镜和夜视仪就简单多了。基本一教就会。
重头戏来了,寒云提出两个背包一样的东西,拉出天线,频率调到一致。
“这东西叫单兵电台。上来两个人。”
寒云在二十名兵卒里随机点了两人,让他俩背上,戴上耳机。
嘶,都懵了,有点意思。
“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加强版的对讲机。即时通讯距离最远可以达六千里。”
刚才寒云提到对讲机可以到十里通话的时候,这些人都不相信,这下还来一个六千里,岂不是在长安都能对话了。
事实上的确如此,而且在古代大气层中没有乱七八糟的电磁干扰,理论距离会更远。
电台的使用很简单,拉出天线,带好耳机和麦,开关机、调整频率。
在古代独此一家,不存在被窃听的事,寒云干脆全部给他固定在一个频率上,然后锁死,免得不小心调乱了。
“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寒云明白得用事实打破她们的疑惑。
随后两匹快马飞驰而出,一骑向东疾驰,一骑向西疾驰,目标都是五十里外的地标,快马约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寒云也没有休息,教授了战场急救包的使用。
不到半个时辰,大厅内一台开机的电台传来了声音,向东而去的已经到了,呼叫起来。
大厅里一片惊讶之声,太不可思议了。
这时候所有人知道李青云的话是何意,这些东西的确不能外传出去。
夜色降临,寒云的任务也算完成,随后,李青云将把二十名兵卒分为十组,一组一部电台,安排进十支骑兵部队中。
从寒云离开军营的那一刻起,他已然成为了这些兵卒心目中的神。
寒云留下一句:“本县等你们凯旋。”
李青云嘴角动了一下,终究没有说出口,看着寒云一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