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我真是太聪明了!
作者:方寸山下   1976步步生莲最新章节     
    眼睛看着电视,脑子里继续完善之前被打断的思路。等潘东子和他爹再相聚了,构架大框也完善的差不多了。
    见小丫头有点犯困,曲卓给小雨妹妹打眼色,结果人家小脸红扑扑的假装看不见。
    “进屋待着去,让小妹睡一会儿。”曲卓一本正经的“赶人”。
    “……”乔小雨气闷,心说:“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抱着什么心思。光天化日的,休想!”
    某个厚脸皮,完全不理会人家姑娘的眼神抗议。自顾自的起身,回屋拿了床被子出来。貌似宠溺的对小姨子说:“睡一会儿吧,养养肉。”
    “嗯嗯嗯~”某小傻妞对姐夫的贴心满意极了。听话的躺下,俩抱枕枕着一个抱着一个,假装不注意的蹬了一脚占地方老姐。
    等乔小雨气呼呼的起身,某人贴心给小姨子盖好被子,拿起遥控器关上电视。
    揉了揉小姨子的头发,温柔的说:“睡吧,等睡醒了写会儿作业。”
    “写作业?”乔明明小同学脑袋一阵发胀,假装没听到似的用被子蒙住头,暗暗琢磨:“那我得多睡一会,最好一直睡到吃晚饭。睡醒了就说晚上灯光太暗,写字伤眼睛……嘻嘻,我真是太聪明了!”
    某个聪明的小丫头,不知道在她蒙头的时候,羞羞答答的老姐,已经被某个大好人给拽屋里去了。
    然后,哪个上午还自诩为正人君子的货,欺负人家姑娘不好意思喊,狠狠的占了一番便宜。
    不过,也仅仅是占了点便宜罢了。
    主要是身体恢复的不错,已经不像前两天那么虚了。感觉再继续下去有搂不住火的趋势,赶紧停下。
    抱着瘦瘦的漂亮姑娘小眯了一会儿,等人睡熟了慢慢起身给她盖好被子。
    放轻动作下床,坐椅子上把设计从头到尾的捋顺了一遍。确定大框没有问题后,抽屉里拿出绘图纸和笔,将脑子里的初步构架落实到纸面上……
    乔小雨只睡了半个来点就醒了,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看到某人伏案画图的侧脸。
    轻轻咬着嘴唇看了好一阵,把自己羞红的脸藏到被子里。
    她真的很满意,会做饭、会哄人、有学问,还幽默……以前偷偷幻想自己今后的另一半时,即便能想到的最满意的形象,也赶不上这个人。
    别说,老爸的眼光还挺好的。
    想到出门前给老妈留的纸条,乔小雨的脸烧的越发厉害。
    鸵鸟似的把自己藏到被子里缩成一团,琢磨着晚上老妈要是过来跟某人商量结婚的事,自己要不要躲起来。
    不然,也太羞人了……
    曲卓没心思琢磨晚上的事,因为他再次陷入了纠结当中。主要是脑子可用的成案太多,也不尽然是好事……
    他昨晚最初的思路,倾向于后世arm的多核构架。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因为单片集成电路的局限性,又加入了协处理器做辅助运算。
    根据这个思路大框一番完善和增增补补,陡然发现这特奶奶的,不就是因特尔一主多协的ia-32构架嘛。
    说ia-32可能比较陌生,“x86”是不是就熟悉了?
    “x86”这东西,是81年ibm基于因特尔8086芯片,造出第一台兼容型电脑时正式成型的。伴随着8088和两款芯片的相继推出,而逐渐完善。
    直到85年,因特尔推出了首款32位指令集构架的处理器时,正式将该架构命名为intel architecture, 32-bit,缩写为“ia-32”。
    意识了自己一番折腾,思路不受控制的在往ia-32上跑偏,曲卓才陷入了纠结。
    “x86”的指令集、端口和架构,虽然在81年初步成型,但相关技术不是一次性出现的。而是从4004开始,逐步积累、完善,最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具有兼容性和拓展性的通用架构。
    也就是说,直接照抄的话……其实也没什么,毕竟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做“仿制”,说白了就是抄。
    但是,怎么就那么不甘心呢?
    虽然老子也是抄,但老子抄的东西,绝大部分你们还没搞出来的!
    既然你们还没搞出来,那特娘的就是老子搞出来的!
    跟一帮白皮强盗讲温良恭俭让,纯纯是脑袋有包。
    如果在77年这个时间节点,搞出一套完善的,具有兼容性和拓展性的通用架构,绝对是革命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
    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了两个方向。
    继续沿用现今主流的16位架构,几乎很难绕开因特尔从4004到8008再到8080累积下来的指令集。
    处理单元的设计上,也同样很难绕开他们的框架。
    全部推倒重搞?
    有脑子里bug般的存在提供帮助,咬咬牙倒是能办到。
    可问题是,因特尔的32位芯片,满打满算还有一年多就要完成了。
    而我们的这边,就算抛开一切客观事实,今天曲卓把设计方案完成,上面一级一级的火速审批,明天就能通过。
    但硬件制造,一年多都够呛能完成。
    也就是说,搞16位架构属于完成即落后。
    如果直接上32位架构呢?
    指令集和端口沿用一部分因特尔的东西,遭到质疑时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们是为了向下兼容你们,才做出的选择。
    你看,这多提气呀!
    但新问题又出来了,就我们现在的加工工艺,搞个十六位的8080都得拆成几十片才能攒出来。
    上27.5万个晶体管的,只一个处理单元就得拆成多少分呀?
    只想想脑袋都发炸。
    而且,搞大型向量计算机重点在于浮点运算。除了核心处理单元,还得搞个类似于 的协处理器出来。
    呃……对哈,这是在搞大型计算机呀!为什么要纠结于集成电路的加工工艺呢?
    架构归架构,处理单元归处理单元。就像内存和存储单元一样,都有多少米不谈,咱先把锅做的足够大。
    只要架构的承载上限足够高,五间房子体量的硬件插入,叫大型计算机。二十间房子体量的硬件插入,就特奶奶的是超级计算机。
    既然这样的话……软件方面还有必要纠结unix系统还是类unix系统吗?
    “ia-32”和“dos”才搭嘛……
    提到“dos”,曲卓可就不困了。
    在他上本科的那个年代,dos还是正经八百的考试科目。最开始学习编程,什么turbo c++ 、 borland c++,还有 qb,不都是围着dos打转嘛。
    哥们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