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立后
作者:逐梦一男   梦到红楼作帝王最新章节     
    圣上宝玉回京,京城之内,霎时沸腾。夜幕初降,华灯初上,那满城的灯火,仿佛都在为宝玉的归来而欢舞。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五彩斑斓的灯笼摇曳生姿,宛如盛开的花朵,点缀着这繁华的京城。

    老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他们手持彩旗,高呼万岁,声音此起彼伏,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他们在人群中穿梭,嬉笑打闹,尽情享受着这难得的喜庆氛围。

    众官员们则身着朝服,整齐列队,恭候在城门口。他们神情庄重,目光中透露出对宝玉的敬仰与期待。当宝玉的车缓缓驶入京城,他们纷纷鞠躬行礼,齐声高呼:“恭迎圣上回京!”声音洪亮,回荡在京城的上空。

    宝玉的归来,让京城更加热闹非凡。他的身影所到之处,无不引起一片欢呼与喝彩。老百姓和众官员们,都像迎接神仙一样迎接宝玉回京,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宝玉的敬仰与感激,也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期待。

    圣上宝玉回京,本是全城欢庆之事,然而,在这喜庆的氛围中,却有一人独自垂首,面色凝重,那便是忠顺王爷。

    宝玉离京期间,忠顺王爷借机发难,将宁国府抄了家。他亲手将贾珍送上断头台,眼中无一丝怜悯,只有冷冽的决绝。如今,宝玉回京,京城内张灯结彩,百姓欢呼,他却心事重重,无法融入这喜庆之中。

    他深知,宝玉虽是自己的亲侄儿,但自小生活在荣国府,与宁国府的贾珍也一直走得挺近。自己擅自杀了贾珍这个世袭的公侯,又查抄了宁国府,圣上宝玉肯定不会充耳不闻的。他担心宝玉会追究此事,更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因此动摇。

    然而,事已至此,忠顺王爷只能硬着头皮应对。他努力在众人面前保持镇定,但内心的慌乱与不安却如潮水般涌来,让他无法平静。他深知,自己的噩梦,可能才刚刚开始。

    宝玉回宫后,周姨娘小心翼翼地走到他的面前,低垂着眼帘,声音带着几分颤抖地告诉他宁国府被抄家,贾珍被忠顺王爷处死的消息。宝玉听后,脸色瞬间苍白,眼中闪过一抹难以置信的震惊。他紧握着拳头,指甲深深陷入肉中,却浑然不觉疼痛。

    片刻的沉默后,宝玉猛地起身,下令立刻将忠顺王爷带到金殿上。金殿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宝玉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直视着跪在下方的忠顺王爷。

    忠顺王爷低垂着头,双手呈上一封泛黄的信件,那是秦可卿的遗书。他含泪道出事情的原委,原来他设法救出了秦可卿的贴身侍女宝珠,在宝珠的指引下找到了这份遗书。从遗书中,他得知了秦可卿死亡的真相,忠顺王爷悲愤交加,也顾不得太多,立刻利用手中的权力,给宁国府栽赃,治了贾珍一个谋反之罪。

    宝玉接过遗书,手指轻轻摩挲着信纸的边缘,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悲痛。他缓缓地展开信纸,逐字逐句地阅读着,每一个字都如同利刃般刺入他的心房。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眼中闪烁着愤怒与悲伤的光芒。

    秦可卿的遗书,纸张泛黄,字迹娟秀,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她虽未写明收信人的名字,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深深的情意。忠顺王爷看到这份遗书时,误以为是写给自己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然而,宝珠被割断了舌头,无法解释这其中的误会。

    遗书中,秦可卿回忆了与宝玉相处的点滴时光,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她倾诉了自己的无奈与苦衷,表达了对宝玉的深深思念与牵挂。她写道:“虽身处繁华之地,心却如飘零之叶,唯君之情,如春风拂面,温暖我心。”

    宝玉细细品读着这份遗书,每一个字都仿佛触动了他的心弦。他从字里行间看出了是写给自己的,那些深情款款的文字,让他不由得一阵自责。他后悔自己未能及时察觉秦可卿的苦衷,后悔自己未能给予她更多的关爱与支持。

    宝玉的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惋惜,他知道,这份遗书将成为他与秦可卿之间永恒的回忆。他将这份遗书珍藏在心,仔细思考着自己该怎么做。

    宝玉在深思熟虑后,决定亲自将贾珍遇害的事情告知贾蓉。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需要贾蓉的意见来处理忠顺王爷的后续事宜。于是,他奋笔疾书,给贾蓉写了一封信,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写了出来,让信使立刻带着去找贾蓉了。

    数日之后,宝玉收到了贾蓉的回信。贾蓉出乎宝玉意料地表现得十分淡定,他在信中写道:“此事既然已经发生,便无法挽回。忠顺王爷如何处理,便由圣上你做主吧,我不过问。”

    宝玉看到这里,心中不禁有些疑惑。心中想道:“蓉儿似乎对此事并不惊讶,难道他早已知晓?”

    贾蓉仿佛知道圣上宝玉会有此疑惑,接着写道:“实不相瞒,我早已知道父亲谋害秦可卿的事情早晚会被发现。他一心追求权力,却忘了人心的复杂与险恶。如今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

    宝玉看到这里,心中一阵感慨。他没想到贾蓉竟然早已看透这一切,心中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宝玉欣慰地想道:“蓉儿,你能如此明理,实乃我贾府之幸。既然你如此说,那我便依你之言,全权处理此事。”

    宝玉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为贾珍平反昭雪,还他生前一个清白。他认为,贾珍虽然有过失,但已然毙命,虽说是罪有应得,但他却是贾府的一员,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待遇。于是,宝玉决定将贾珍的爵位让给贾蓉承袭,以示对贾珍的纪念和对贾蓉的认可。

    同时,宝玉也决定对忠顺王爷进行一定的惩罚,以儆效尤。他罚忠顺王爷两年的俸禄,并责令其将这笔款项用于为贾珍办丧事,以表达对其过错的悔悟和对贾珍的哀悼。

    宝玉的这一决定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支持与认可。大家认为,这样做既能够维护贾府的尊严与荣誉,又能够体现宝玉的公正与仁爱。贾蓉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是感激涕零,表示一定会好好继承贾珍的爵位,为贾府的未来贡献力量。

    忠顺王爷虽然受到了处罚,但依然感激涕零。他本以为自己的过错已经无可挽回,宝玉必定会让他偿命为惩罚,来弥补自己的过失。哪想到圣上宝玉会法外开恩,因此,忠顺王爷亲自前往贾府,为贾珍送行,表达了自己的哀思与悔意。

    就这样,贾珍的丧事在宝玉的主持下得以妥善办理,贾府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和谐。而宝玉的这一举动,也成为了贾府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传颂至今。

    自圣上宝玉亲政以来,其表现卓越非凡,令太上皇倍感欣慰。圣上对内巩固皇权,以智勇双全之姿,使得朝中大臣尽皆俯首帖耳,各地藩王亦不敢再有丝毫异心。皇权之稳固,犹如泰山之安,百官朝贺,四方来朝,共庆盛世。

    对外,圣上更是英明果断,巩固边防,使得原本为患北部边疆的北蛮,如今也心生敬畏,不敢再与中原为敌。边疆安宁,百姓安居,国泰民安,皆因圣上之功。

    因此,太上皇每日饮酒作乐,心情畅快,再也无需过问政事。他深知圣上宝玉已能独当一面,处理国家大事游刃有余。太上皇对圣上宝玉的满意之情溢于言表,每每提及,皆是赞不绝口。如此盛世,皆因有圣上宝玉之英明领导,实为天下百姓之福。

    近日,朝中却又生波澜。诸多朝臣纷纷登门拜访太上皇,言辞恳切,皆为同一事而来——劝圣上宝玉向内阁首辅张正求婚,娶其小女张嫣为后。

    朝臣们深知圣上宝玉自亲政以来,政绩斐然,然子嗣之事却始终未有动静。他们担忧若长此以往,皇脉恐有断绝之虞。而张正之女张嫣,才貌双全,贤良淑德,乃皇室良配。若宝玉能娶张嫣为后,不仅可确保皇室血脉绵延,亦能巩固与内阁首辅张正的关系,对朝廷稳定大有裨益。

    然而,圣上宝玉对此事却迟迟未有表态,他心中自有主张,不愿因朝臣之言而轻易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每每朝臣提及此事,他总是婉言拒绝,称自己尚未考虑此事,需从长计议。

    太上皇得知此事后,虽也理解朝臣们的担忧,但他更尊重宝玉的决定。他深知宝玉聪明睿智,自有分寸,不会因私情而误国事。因此,他并未过多干涉此事,只是偶尔在饮酒作乐之余,提及几句,希望宝玉能早日解决此事,以安朝臣之心。

    然而,朝臣们的担忧并未因此减少,反而愈演愈烈。他们纷纷私下议论,猜测圣上宝玉的心思,也有人暗中谋划,希望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朝廷之中,暗流涌动,一场关于皇室婚姻的风波,正在悄然酝酿之中。

    圣上宝玉对于立后之事,心中颇为头疼。他心中早有所属,希望立黛玉为后,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朝臣们的强烈反对。

    朝臣们普遍认为,内阁首辅张正的小女儿张嫣,出身高贵,品德端庄,且与张正家族联姻,有助于巩固皇权与内阁的关系,实乃皇后的不二人选。他们纷纷上奏,力荐张嫣为后,言辞恳切,似乎此事已成定局。

    然而,宝玉却对此事心生抵触。他深知自己与黛玉情深意重,立她为后乃是心中所愿。他试图向朝臣们解释自己的心意,但朝臣们却固执己见,认为他的选择不够明智。

    就这样,双方争论不休,气氛日益紧张。宝玉既不愿违背自己的心意,也不愿得罪朝臣,陷入两难境地。他时常独自沉思,苦思良策,希望能找到一个既能满足自己心愿,又能平息朝臣们异议的解决办法。

    然而,立后之事关乎皇室血脉与国家稳定,岂能轻易决断。宝玉深知此事不可草率行事,必须慎重考虑。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让所有人都能满意。但眼前的情况却让他倍感压力,不知该如何是好。

    宝玉来到陵园,心中满是对救命恩人常威的思念与感激。他静静地站在常威的墓前,神情肃穆,轻轻放下手中的花束,低声诉说着心中的敬意与怀念。

    就在这时,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宝玉抬头望去,只见忠顺王爷缓缓走来。他也来此祭拜自己的儿子,见到宝玉,眼中闪过一丝温暖的光芒。

    “圣上,您也来祭拜常威吗?”忠顺王爷的声音带着几分沧桑。

    宝玉点头,道:“王爷,常威兄的恩情,我永生难忘。今日特来祭拜,聊表心意。”

    忠顺王爷轻叹一声,道:“常威若知你如此挂念,定会欣慰。”

    二人闲聊间,宝玉心中的烦闷不禁涌上心头。他犹豫了一下,终于将立后之事以及朝臣们的争议告诉了忠顺王爷。

    忠顺王爷听后,沉思片刻,缓缓道:“圣上,你可知忠顺王府被查抄时,锁着游梦仙枕的宝匣被抄走了?”

    宝玉一愣,摇头道:“此事我并不知晓。”

    忠顺王爷继续道:“那游梦仙枕乃是一件神器,据说拥有让时光倒流、死人复生的特异功能。只是这枕头需得有缘人才能使用,而且代价极大。我原本以为它已随王府的覆灭而消失,没想到竟被皇宫所得。”

    宝玉听后,心中震惊不已。他想到若真能得到那游梦仙枕,或许能救回常威兄,也能解决自己立后的烦恼。但想到那代价,他不禁犹豫了。

    忠顺王爷看出他的心思,沉声道:“圣上,神器虽好,但代价往往沉重。你需三思而后行,切勿因一时冲动而酿成大错。”

    宝玉点头,心中感激忠顺王爷的提醒。他知道,自己需要冷静思考,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圣上宝玉回到宫中,心中仍旧无法平复对于忠顺王爷所说游梦仙枕的震撼。他深知,这或许是解决他当前困境的唯一机会。于是,他立刻下令,让心腹之人去遍寻皇宫,务必要找到这件传说中的神器。

    心腹之人领命而去,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穿梭于皇宫的各个角落,翻遍了所有的库房和密室,只为寻找那传说中的游梦仙枕。

    经过数日的搜寻,终于在一个被遗忘的库房角落里,发现了那件宝贝。游梦仙枕静静地躺在那里,虽然历经岁月,却仍散发出淡淡的幽光,仿佛诉说着它曾经的故事。

    心腹之人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将游梦仙枕捧起,带回给圣上宝玉。宝玉见到这件传说中的神器,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期待。他知道,这件宝贝或许能为他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然而,他也深知游梦仙枕的代价。在欣喜之余,他心中也充满了犹豫与担忧。他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使用这件神器,也不知道使用后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但无论如何,他已经找到了这件宝贝,接下来,他将面临一个全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