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借李泊说策学院
作者:毛豆佐酒   秦时颂乔松最新章节     
    几人的意见让乔松也感觉到了咸阳涌动的暗流,知道这件事需要尽快解决了。

    于是,他坐直了身子,脸上浮现出了严肃的表情。

    底下众人顿时停止了谈论,做出了聆听状。

    “本君今日叫你们来,就是为了提前知会大家一声,统一口径,准备发力平息暗涌。”

    “也是,本君对未来大秦的一些想法。”

    “臣等恭请君上教诲。”

    乔松看着下方恭敬的众人,缓缓开口道:“尔等所言分封与郡县,都各有其优缺点。因此,本君综合考虑了一番,决定推行郡国并行制度……”

    接下来,乔松将自己的设想,和采用这种制度的原因,相应的细节一一讲述了出来。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他需要手下的人配合,一起平息朝堂上的阻力。

    当然,现在说出来是统一下属的思想,还不到出手的时候。他可不想到了后边下场之际,手底下人还是各执己见。

    而乔松的强化版的郡国并行制度加上推恩令,也征服了一众下属,算是各方兼顾,让众人心里都有了个底。

    “你们回去之后,暗地里先将消息放出,看看各方反应。”乔松道。

    “臣等领命!”

    投石问路……

    郡国并行虽好,可并不一定会让各方满意。人的贪欲是无限的,而相比起中土世界的繁华,贫瘠的边疆显然条件要艰苦很多,那些封爵可未必愿意去。

    因此,乔松需要用这种投石问路的法子,看看朝堂上下的想法。他深知人心难测,即使是自己信任的大臣们,面对这样的变革,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通过暗中放出消息,可以观察到各种势力的态度和反应,从而更好地把握局势。

    这个策略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智慧。它不仅可以避免直接冲突,还能让乔松提前了解潜在的问题和阻力,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同时,这也是一种试探性的行动,让那些对新政策持反对意见的人暴露出来,方便后续的处理。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众人纷纷向乔松告辞离去。然而,乔松却特意将李泊留下来,因为此时天下已经一统,短时间内不会有大规模战争了,而有关军方老将的问题也到了解决的时候。也算是,给军方吃一颗定心丸。

    恰好此时,已经到了午餐时间,于是两人一同离开大堂,返回暖阁内。

    “近来可有与令尊的书信往来?他如今的状况如何?”乔松关切地问道。

    李泊稍作迟疑,回答道:“多谢君上挂念,家父目前在陇西军营,身体状况良好。上次与家父通信时,他还提及上阵杀敌之事。”

    乔松微笑着说:“李牧将军一生征战沙场,抵御外敌,实乃我等楷模。”

    “末将代表家父感谢君上的赞誉。”李泊恭敬地回应。

    “你啊,总是如此拘谨。此刻并非议事之时,不必如此紧张,放松些。”乔松笑着劝说道。

    “遵命。”李泊应声道。

    就在这时,一群侍女端着热气腾腾的炖羊肉走了进来。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碗炖汤鲜美、肉质软烂的羊肉更能温暖身心了。

    李泊作为军中之人,虽然在乔松面前显得有些拘谨,但他那豪迈不羁的个性实在难以掩盖。

    乔松对此并不在意,装作视而不见。就这样,一顿丰盛的饭菜搭配着一壶美酒,李泊逐渐放松下来,不再拘束。

    饭后,众人闲聊片刻,乔松终于切入正题:“我记得,李牧将军与王翦将军年龄相仿吧?”

    李泊回答说:“据家父所言,他比王老将军年长五岁。”

    乔松闻言,不禁愣住,这个答案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毕竟李牧早在赵惠文王时期就已驻守雁门关,而那时长平之战中的王翦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色。

    那年,站如喽啰。

    乔松感慨万分地说道:“王翦将军如今已在咸阳享受晚年生活,而本君却仍让李牧将军坚守边疆,忍受风吹日晒、雨露寒霜。这实为本君的疏忽啊!”

    李泊脸色微微一变:君上不会是想要让父帅退下来吧!说不通啊,我父子二人均是降将,没必要啊。

    谁料到,乔松却又语气一转,让李泊的心情如坐过山车一般。

    “类似于王老将军和你父亲这样的军中老将,大秦上下还有不少。他们戎马一生,作战经验极其丰富,都是我大秦的瑰宝。然而,虽然马革裹尸是军人一生最高的荣耀,但让这些老将军们枯守边塞,实在是有些残忍。”

    “君上仁慈,但正如君上所言,马革裹尸,乃是我辈军人的夙愿。”李泊连忙恭敬地回答,心中暗自揣摩着君上的用意。他心想,按说自己父子二人的功绩,远远没有达到功高震主的地步,与那白起相比,相差甚远,君上今天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将军的忠诚和勇敢令人钦佩。”乔松赞扬了一句,接着说道:“这让本君不禁想起了当年的上将军蒙骜。他一生征战,身上留下了无数伤病,最终在病榻上辗转反侧,遗憾离世。

    那时,本君就在思考,将军年事已高,仍在为国征战,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因此,本君就在琢磨,有无两全其美之策。”

    说到这里,乔松顿了顿,方才接着道:“这么些年,本君深入行伍,倒是对一些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你觉得,太学中的兵家学院如何?”

    听到这个提议,李泊脸上露出了迟疑的表情,他犹豫着说:“末将曾听闻,学院中收藏了不少兵家的经典着作,这对于培养军事人才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资源。但是……”

    说到这里,李泊一脸的为难之色。

    乔松理解地叹了口气,说道:“是啊,兵书虽然珍贵,但你也常年领兵作战,应该明白,兵书只是理论知识,而实际战争中的情况千变万化,需要灵活应对。只有真正掌握了活学活用的技巧,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所以,仅仅依靠兵书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而军中老将作战经验丰富,他们的经验再结合兵书,能够更好的教导学生。

    甚至于,老将本身就是一本兵书。若是他们能将自身领兵经验编纂成书,也是一份留给后世的瑰宝。”

    乔松继续阐述着他的想法:“因此,本君希望能让军中那些经验丰富、战功赫赫的老将卸去职务,进入兵家学院担任教师,将他们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为我大秦培养出更多杰出的军事人才,还能为老将军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去处。当他们年纪渐长,不再适合亲自征战时,可以选择到学院任教,既能继续发挥余热,为大秦培养将才,又能享受含饴弄孙的生活,安度晚年。

    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听完乔松的话,李泊不禁吃了一惊,连忙行礼表示惶恐:“君上,兹事体大,请恕末将愚钝,一时无从言说。”

    “唉,也是本君心急了。这也只是本君一些模糊的想法,具体的还需要和一众将军商议。”

    乔松遗憾的叹了口气。

    和李泊又聊了一些其他话题,乔松便让他走人了。

    李泊虽然不如他父亲,可也是一个聪明人。

    今日借由他的口,将此事散播出去,也算是分一分军方的注意力了。

    其实,更好的应该是从王家口中传播出去,可惜一回到咸阳,王翦那个难拿的老狐狸就又缩了回去,滑不溜手的,根本不和他接触。

    无奈之下,乔松也只好借助李氏父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