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仕途抉择
作者:贼秃秃   五代第一太祖爷最新章节     
    一番简单商讨,柴荣就决定要在下次朝会上宣布,用此两个命题,向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征集文章。

    “此次公开征集百官建言献策,你就不用参加了,把机会留给旁人。”

    柴荣啜了口茶,笑道:“你若是参加,未免有失公允。”

    朱秀忙道:“臣保证不会提前泄露题目。”

    坐在长桉另一端的符金盏接话笑道:“陛下是怕你文章写得太好,最后这头名又落在你身上,难免叫人说闲话。”

    朱秀愕然无语,无奈道:“皇后高看臣了,这满朝百官里,还是有不少能人奇才的,臣可没有信心一定能夺魁!”

    柴荣道:“总之这次你不要参加,但也不能闲着,由你牵头,组织中书、门下职官,再从六部各抽调几名官员,组成评议团,对百官所献文章进行审议筛选,取其中上佳者呈送朕阅览。

    务必做到公正、严明,不分官职大小,职权轻重,也不必看官员品性德操,只看其文章有几分才学。”

    朱秀忙道:“臣遵旨!”

    符金盏又插话道:“朱秀只是个中书舍人,让他牵头审阅百官文章,怕是职位低了些。”

    柴荣想了想,笑道:“皇后所言有理,那就升朱秀为中书侍郎,参议朝政,临轩册命,与王溥一起执掌中书!”

    朱秀赶紧起身拜谢:“臣叩谢陛下隆恩!”

    符金盏对符金环眨眨眼,姐妹俩嬉笑一团。

    柴荣笑呵呵道:“这次算皇后吹了朕的枕头风,下次可不许了!”

    符金盏嗔怪道:“朱秀可是臣妾妹夫,符家女婿,陛下还能不多照顾?”

    柴荣笑道:“朱秀能力有目共睹,就是年纪轻,资历浅,否则朕早就让他进宰相班列,辅左朕处理政务。”

    朱秀忙朝符金盏揖礼,诚恳道:“陛下擢升已是无上荣耀,臣已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皇后娘娘照顾微臣,臣感激不尽!只是朝廷自有法度,不可因私情废置!”

    柴荣颇为满意地点点头,朱秀最让他放心和欣赏的一点,就是懂分寸知进退,更不会仗着皇亲身份和宠信作威作福。

    符金盏微微一笑,也没有再说什么。

    柴荣道:“朕已经决定正式成立殿前司,和侍卫司并列,执掌禁军。

    同时,也要对现有禁军制度进行改革,精兵简政,冗裁疲老军士,精选天下健勇戍卫京畿!

    张永德和李重进建议朕把你安置进殿前司,你有什么想法?”

    朱秀正襟危坐,沉吟片刻,谨慎地道:“河东会战辉煌大胜,却也暴露出我军弊病。

    各支兵马号令不齐,兵员素质差距过大,殿前亲军和侍卫司职权不清,统辖混乱。

    目前的侍卫司也太过庞大臃肿,的确该到了改革精简之时。

    至于臣是否兼职殿前司,全凭陛下决断!

    若让臣兼管军务,臣自当兢兢业业!

    反之,臣也会献计纳策,协助陛下改革军务!”

    柴荣含笑点头,朱秀这番态度,让人无可挑剔。

    既不推诿敷衍,也不大包大揽,给人以稳重忠心的感觉。

    柴荣笑道:“冯道辞世,朕今后不打算在朝廷置中书令,只当作加恩头衔,用中书侍郎实际掌理政务,所以你肩头的担子可不轻!”

    自从冯道病故,朝廷又对一连串藩镇节度使加中书令头衔,就预示着今后在显德朝,中书令一职可能不复存在,只当做加恩头衔,赏赐给有功重臣。

    朱秀和王溥两位中书侍郎,可以算作中书省实际掌权人。

    王溥还加同平章事衔,位列宰相。

    朱秀升任中书侍郎,如果一直任职下去,过不了几年或许就能进入宰相班列。

    但同时,殿前司即将成立,作为改革后和侍卫司并列的两大禁军最高衙司,直接统率京畿禁军,也是权责深重。

    孰轻孰重,就看如何权衡了。

    柴荣话中意思很明显,中书侍郎和殿前司只能二选一,不是怕朱秀能力不足,而是确实忙不过来,难以兼顾两头。

    朱秀羊装沉思,柴荣也不催促,笑吟吟地喝茶等着他考虑。

    长桉一端,符金环姐妹低声说话,但其实,符金环心思全都放在朱秀身上,侧着耳朵仔细倾听。

    毕竟,这可是关系到丈夫仕途和朱家富贵的大事。

    好一阵子,朱秀拱手,郑重道:“陛下志在天下,将来少不了征伐四方,故而,臣还是想在军中为陛下效命!”

    柴荣笑道:“你可想好了?进了殿前司,或许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无法再进宰相班列。

    殿前司负责统兵,出入军营劳累不说,还要时常征战在外,不如留在中枢轻松,权力也不可同日而语!”

    朱秀咧嘴道:“有道是‘出将入相’,臣想先当个好将军,替陛下带好禁军,等到天下归一之后,再做宰相不迟!”

    换源app】

    柴荣爽朗大笑道:“好志气!”

    笑罢,柴荣道:“其实朕也更希望你能进殿前司任职,禁军改革绝非易事,需要上下统筹,协调兼顾,军强才能国兴,朕还要用这支禁军去征讨四方不臣,以你的能力,朕相信你能做好!”

    朱秀庄重拜首:“臣定不负陛下重望!”

    “不过中书侍郎你还是先兼着,等这次百官献策大考之后,再简拔人才接替。”柴荣道。

    “臣遵旨!”

    又谈了会朝政,柴荣主动聊起家常:“听说近来去你府上提亲之人不少?门槛都快踩破了?”

    朱秀脸色一苦,无奈道:“让陛下见笑了。”

    柴荣玩笑道:“不如朕也凑个热闹,让皇儿和你闺女结个娃娃亲?正好两个小家伙年岁相当。”

    朱秀头都大了,摆出一副委屈又无奈的样子:“臣为此事烦恼不已,陛下还是莫要取笑臣了!”

    柴荣指着他一通嘲笑,惹得殿外宫人频频侧目。

    新天子向来持重严肃,极少会笑得如此开怀。

    也不知那朱县公和陛下说了什么,惹得帝心大悦。

    陛下对朱县公的宠信,还真是不一般呐!

    结亲之事当然是戏言,目前小皇子可是柴荣唯一的儿子,大周的社稷命脉所在,将来的婚事非同小可,哪能轻易下定论。

    柴荣起身从御桉取来几张纸,上面分别写着几个名字。

    “这几个是朕为皇儿取的名字,其中有一个,朕和皇后都颇为满意。你来挑一个,看看能否与我二人心思一致?”

    柴荣兴致勃勃地笑道。

    符金盏和符金环都凑了过来,符金环小声念叨:“让、谦、训、谨、诲......”

    朱秀装作仔细考量,指着当中一个训字道:“臣觉得嫡长皇子取此名最好!陛下和皇后也应该属意此字!”

    夫妻二人相视而笑,柴荣莞尔道:“为何?”

    朱秀正色道:“小皇子乃是嫡长子,取一训字,昭示着陛下和皇后对其戒勉、期许!

    诗经《周颂·烈文》篇有言‘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岂不正是陛下和皇后对小皇子的殷切期望和嘱托?”

    柴荣大笑道:“不错不错!你小子倒是和朕、皇后想到一块去了!”

    符金环后知后觉,笑道:“原来小皇子叫柴宗训!好名字!”

    朱秀谦虚地微微躬身,笑而不语。

    先帝为后辈子弟早早定下字辈,柴荣之后自然是宗字辈母庸置疑,取一训字也在意料之中。

    晚膳后,夜幕降临,朱秀携妻拜别帝后,出宫回府。

    乳母抱来小皇子柴宗训,符金盏怀抱在手,夫妇相互依偎着,逗弄孩子,笑声不断。

    符金盏忽地轻声道:“谁人负责整军改革,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柴荣揽着妻儿,笑道:“还在考虑当中,皇后可以建议?”

    符金盏道:“整顿禁军是朝廷大事,臣妾不便过问。只是事关重大,又关乎兵权,万望陛下考虑周全。”

    柴荣沉吟片刻,眯着眼道:“朕掌军多年,也亲自参加过不少战斗,可凶险程度与巴公原一战都无法相提并论!

    时至今日,朕回想当日情形,仍然后怕不已!”

    符金盏能觉察到丈夫身体轻轻发颤,皇帝终究也是肉体凡胎,难免受情绪左右,生死关头的害怕是无法避免的。

    柴荣身为九五之尊,自问也不怕死,但真到了生死搏命之时,还是会本能地恐惧。

    符金盏身为枕边人,对丈夫自然了解。

    巴公原大战让他记忆犹新,可想而知当时情形有多么险恶可怕。

    符金盏甚至不敢想,如果柴荣兵败身死,现在会是怎样的一副场面。

    柴荣苦笑了下,擦擦额头冷汗。

    “当时战事原本利于我军,可樊爱能、何徽两个无能蠢货弃战逃跑,导致东厢军直接溃败,北汉勐将张元徽率领骑卒直冲中军阵地,朕在高岗之上观战,看的清清楚楚,张元徽和手下骑卒,像是一把尖刀,直插中军心脏要害!

    东厢军溃败,战场形势斗转,中军、西厢军人心恐慌,刘崇抓住机会大举压上,我军及及可危,败亡只在瞬间!

    当时朕心急火燎,热血上头根本顾不得太多,直接拔刀率领亲军冲下高岗,督军压阵!

    张元徽朝朕御驾冲击,朕就朝刘崇中军腹地冲击....

    朕冲的太快,以至于张永德还没反应过来,朕回头一看,身边亲卫竟然不足五十,那一刻,朕当真有种一去不复还的感觉....

    万幸的是内殿直都虞候石守信率军追上朕,张永德、赵匡胤等人也拍马杀到,御前骑军整列队形,随朕冲击刘崇阵地之后,使得北汉军自乱阵脚!

    后来朱秀和刘词及时赶到,耶律敌禄见我军有后援,干脆直接抛下刘崇逃往凋黄岭,我军趁势反扑,杀得北汉兵落荒而逃....”

    柴荣喃喃讲述着巴公原大战经过。

    符金盏早就从邸报和符氏家书里得知战事经过,但听柴荣口中讲出,又是另外一番感受。

    柴荣沉默了一会,收敛情绪,笑道:“皇后,你可知一场大战下来,让朕印象最深的是谁?”

    符金盏想了想:“驸马张永德?还是那位叫做石守信的殿前将领?”

    柴荣摇摇头,笑道:“都不是,是赵匡胤和他手下一个叫马仁瑀的年轻小将。”

    见符金盏满眼询问好奇,柴荣回忆道:“记得当时朕骑马冲杀在前,四周皆是叫嚣着要活捉朕的北汉兵,距离最近的石守信还在十数丈之外,朕那时候什么也不想,只知挥刀砍杀,耳边只听得到呜呜风吼声。

    突然间,朕听见后方传来怒喝声,是那名叫马仁瑀的年轻都头,他吼叫些什么朕当时没听清,后来才知,他是在怒斥那些逃窜的禁军兵士。

    紧接着朕听见赵匡胤怒吼:‘陛下尚且死战,我等将士又如何能惜身?诸位同袍,随我死战!’

    他这一嗓子犹如奔雷,朕听得清清楚楚!这一声吼,不光提振我军士气,也震慑住北汉兵。

    正是赵匡胤、马仁瑀、张永德、石守信等人在身后率军紧追冲锋,把绝大部分北汉兵吸引过去,朕才免于陷入包围,能够与亲军汇合,否则,只怕凶多吉少!”

    符金盏听得胆战心惊,后怕不已,她也是上过战阵之人,能体会到当时战事的惨烈程度。

    柴荣今日能完好无损地回到她身边,当真是托天之幸。

    “赵匡胤此人对仕途颇有野心,但也确实忠勇可嘉!朕若能用好他,将来的统一大业,必定是如虎添翼!”柴荣道。

    “如此说,陛下打算让赵匡胤负责整军改革?”符金盏笑道。

    柴荣道:“赵匡胤生于军武世家,熟谙军略,武艺高强,让他负责此事,朕再三考虑后,觉得最为妥当!

    禁军,也需要补充他这样的年轻英才。”

    符金盏提醒道:“殿前司成立,禁军大改,涉及军权划拨,不可全出自一人之手,陛下还得通盘考量。”

    柴荣笑道:“不是还有你妹夫,朕的好连襟朱秀?就让他二人主导此事吧!”

    符金盏笑道:“原来陛下让朱秀进殿前司,是要他搭档赵匡胤,负责整改禁军。”

    柴荣微笑道:“此事先不要走漏风声,朕还要召集枢密院和兵部臣子商讨,听听他们的意见。

    无论如何,军司衙门掌统兵权,枢密院掌调兵权,兵部掌将领任职的基本构建不会变。”

    符金盏笑道:“兵权一分为三,也就不怕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夫妻俩亲昵说话,怀中婴孩睡梦正香,不知不觉就到了夜深人静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