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投军,廖化
作者:染尘的青衫   汉末:帝国宏图最新章节     
    刘琦与黄叙、彭绮正在军伍中谈天说地,忽闻士卒来报:前方一伙少年要来投军!
    “走,咱们去看看。”
    三人策马赶到军前山坳处,见一伙儿十四五岁的少年各持兵器,在军前吵着要投军。
    刘琦目示黄叙,黄叙会意,向前喊道:“让他们过来!”
    军前将官寻声看见刘琦到此,便对那为首的少年说道:“我家少主叫你们过去,你们可得有点儿眼色!”
    为首一人笑道:“你且放宽心,某晓得。”
    说罢便带着众少年滚?下马,各自将兵器放到一旁,徒步来到刘琦马前。
    他向刘琦行礼说道:“小子廖化,襄阳郡中卢县廖家庄人。听闻少主领兵讨伐袁术,便与庄中好友星夜赶路,前来投军,万请少主莫以我等年幼将我等拒于军外。”
    那伙少年也在他身后,随着廖化一起行礼。
    “廖化!”
    刘琦有些意外:“他不是跟杜远一起参加黄巾起义了吗?怎么现在才这么年轻?”
    这显然是被罗大作家给忽悠瘸了!
    于是问他道:“你等前来投军,可曾禀告家中父母?”
    廖化答道:“俱已告之,且我父已承诺照顾好兄弟们的家人!”
    廖化家原来也是县中的一个小豪强。
    刘琦问道:“为何不到招贤馆中报名!”
    廖化说道:“少主有所不知,我等已经去过了。那主事之人嫌我等年幼,要我等勤练武艺,等年岁稍长再来报名。”
    刘琦点了点头,那主事之人做的没错,十四五岁在当世确实不小了,但要担任军中将校却又太年幼。
    廖化有武艺傍身,直接投军的话,万一殁于战事就太可惜了。不如等年岁稍长,再来招贤馆报名,可以凭武艺分配一个军职,起点也高一些。
    “你等可知上了战场是要搏命的!”
    “我等知道!”
    “可有本事?”
    “兄弟们都跟庄中武师学了些武艺。”
    “可敢一试?”
    “有何不敢!”
    刘琦便让黄叙试试他的武艺。
    黄叙纵马提刀选了一处空旷之地,对廖化喊道:“廖家兄弟,咱们俩就在这里比划比划吧!”
    他见刘琦对廖化有几分看重,也不敢轻视。
    廖化先对刘琦行了一礼,便取了兵器,翻身上马,来到黄叙马前,抱拳行礼,道了声:“承让!”
    刘琦见廖化虽然长得不甚精壮,手中三尖两刃刀看着却是不轻。
    二人在马上施礼后开始相互试探,试探几合便加几分力气,再试再加。
    加了几次之后,两人心中都有些吃惊:恐怕不动真格的是不行了。
    二人不再留手,两柄大刀尽情施展开来,兵器相击,铿锵有声!
    此时,亲卫营已行军到此,在彭绮指挥下围成一圈,观看二人演武。
    喝彩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二人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刘琦看得不断点头,心道:“都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历史上廖化先后为关羽、诸葛亮、姜维当了几十年先锋,不仅毫发无伤,而且屡立战功,更是没有一次因自己的失误而影响战局!
    “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廖化虽说勇武不及关张,智谋难比诸葛,但却用着放心!当趁其年幼,好好栽培!”
    黄叙与廖化又交手十数合,虽仍是旗鼓相当,但廖化毕竟年幼,筋骨尚弱。
    黄叙察觉出他有些力怯,怕面上不好看,便架开廖化大刀,喊了声停。
    二人下马,将兵器交给手下。黄叙便扯住廖化手臂,一起来见刘琦。
    刘琦笑问道:“如何?”
    黄叙亦笑道:“恭喜哥哥又得一大将之才!”
    廖化听黄叙有意抬举,有些不好意思,诚恳说道:“少主莫听这位哥哥说笑,小人年幼无知,做一马前卒足矣!”
    刘琦见廖化识得进退,更是喜欢,问道:“廖家兄弟可曾读书?”
    “小人虽然胸无文章,却不敢欺瞒少主,自小也读书识字。”
    “如此,我先命你为百人将,统辖你庄中少年。这次先随亲卫营行动,回军之后便在黄忠将军帐下历练吧!”
    毕竟是自己看中之人,起点高一些也是应该的。
    廖化大喜过望,遂应诺道:“多谢少主,化必不负少主今日收留之情!”
    刘琦颔首,又对黄叙说道:“廖化乃是将才,回头告诉你父亲,就说是我说的,要好好栽培!”
    黄忠有带儿子、侄子和徒弟的经验,又是刘琦信得过的,交给他带,再合适不过。
    廖化先听刘琦说自己是将才,十分高兴,又听闻黄叙乃是黄忠之子,心里十分惊讶!
    听到自己要在黄忠帐下做事,刘琦又让黄叙捎话看顾自己,他更是惊喜,一时间感动得无以复加。
    黄叙本就对这个小弟的本事非常佩服,又得刘琦嘱托,立即应诺。
    他拍拍廖化的肩膀,对廖化说道:“来吧老弟,哥哥跟你说说这个百人将该干些啥?”然后揽着廖化肩膀,自得而去。
    刘琦摇了摇头,与彭绮相视而笑。
    彭绮见那同来的数十少年无人管束,便越俎代庖,招呼他们编练行伍,跟在军后。
    刘琦见眼前三位少年英雄风华正茂,心中欢喜,不由想道:“我荆州大业算是后继有人了。”
    旋即又转念一想,“我连个儿子都没生出来,想那么多做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