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改官制,解众忧
作者:染尘的青衫   汉末:帝国宏图最新章节     
    十余日后。
    轻症营撤营。
    赵晟通令全军开始战备训练,准备随时下山攻取牂牁。
    与此同时。
    襄阳,大将军府,议事堂中。
    刘表高坐主位,堂下文武两分。
    气氛凝重,落针可闻。
    刘琦的长信整齐地码放在桌案中间,信中提出的“三省六部制”和“襄阳大学”就如同一大一小两枚炸弹,将这帮汉末人杰轰得外焦里嫩。
    黄忠、蔡瑁、太史慈等武将看了信后,心里明白自己就是来凑数儿的,自觉进入到了神游四海的无上境界。
    若要讲武艺、兵法、战阵之类的,他们多少还有点儿兴趣,这些费脑子的东东还是算了吧。
    文官一边,刘先、蒯越、韩嵩等人,一个个揉着太阳穴皱眉沉思,不断权衡利弊,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虽说是跨越了时代的东西,理解起来倒也不难,但这事儿能不能干却不好说。
    襄阳大学的事情算是内部事务,折腾一下倒也无妨。
    然而这个“三省六部制”却是个大工程,虽然都能看明白, 但是这毕竟跟朝廷体制不符,更何况头顶上还有个名义上的天子呢。
    刘表收到信后也是辗转反侧,两天两夜没有合眼,耗死了无数脑细胞,最终也没个决断。
    说刘表是守家之贼,没有进取之心,这肯定是不对的。
    原本的时空中,他南下交州,北扰曹操,东掠豫章,西探益州,要说他不想干点儿啥,他自己都不信。
    更何况,现在三州已是囊中之物,得陇望蜀又是人之常情,加上又有一个妖孽一般儿子等着继承大业,他怎么可能就此罢手?
    “异度,你怎么看?”
    老这么沉默下去也不是办法,刘表实在无法,只得先问一问自己的老兄弟,荆州的首位谋主——蒯越。
    “少主大才,越佩服之至!只是……,只是朝廷那边怕是不好交待呀!”蒯越皱眉说道。
    对于刘琦的建议,以蒯越之才,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好处,比现行的体制不知好了多少倍!他从心底里是十分认同的。
    他的顾虑跟刘表一样,既然三州之地是汉室宗亲的地盘儿,那自然就要尊汉制,守汉礼,不能给人落下口实。
    蒯越话音一落,韩嵩、伊籍等人尽皆颔首,纷纷附和。
    刘表又问别驾刘先道:“始宗以为如何?”
    刘先说道:“先赞同少主之言,然所虑者与蒯公相同。”
    刘先忠直,治国理政是一把好手,也常常代表刘表向天子朝贡,与朝廷那边接触比较多,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
    刘表颔首,环视众人。
    武将那边自不必说,都是指哪儿打哪儿,唯他们父子二人马首是瞻。
    但若论及政务,还是算了吧。
    文官这边大多如蒯越、刘先一般,颇多顾虑。
    刘表的目光越过一众旧人,却发现席末有三个人的表现与众人迥异!
    徐庶、周瑜目光灼灼,时不时还低声交流几句。
    贾诩仍是老神在在地摇着扇子,只是嘴角向上微微翘起,勾起一抹狡黠的弧线。
    这三个货都是刘琦的人!
    “不知文和有何高见?”
    刘表习惯性地看向贾诩。
    刘表与刘琦一样,爷俩都见不得贾诩那副要遭雷劈的样子。
    贾诩心中腹诽道:“我来的比周瑜还晚,隔着徐庶这个老人不问,问我这个上了岁数的新人是个什么章程?”
    然,主公问话,自然不能置之不理。
    他沉吟半晌,淡然说道:“回主公的话,昔齐桓公以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今汉室衰危,诸侯割据,战乱频仍,夷狄虎视,此间正与古时相同。
    主公乃汉室宗亲,既欲匡扶汉室,何不效仿古之圣贤,高举大义旗帜,变革图强?诩以为少主之策可行。”
    说罢,又摇起羽扇,双目微暝,一副爱谁谁的样子。
    他本不想多言,但是自从加入荆州以来,除了说服张济叔侄投效、献策借蛮族之名攻略益州、儿子烧山取关之外,也没有立下什么新的功绩。
    仅凭这些,作为明哲保身的资本是有所不足的,还得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起到最关键的作用才行。
    以他的智计,要看出建立襄阳大学和实行三省六部制的好处轻而易举,而众人都在顾虑什么,他也了然于胸。
    故而,他的一番话,既表达了对刘琦的坚定支持,又消除了刘表和众人的顾虑,实际上起到了一槌定音的作用。
    我们就是要高举匡扶汉室的大旗,革除旧弊,变法图强,从而扫灭群雄,复兴大汉!
    说白了,那就是口衔大义,手举大旗,然后想干点啥就干点啥呗!
    高大上,伟光正!
    士大夫们能玩儿,咱们自然也能玩儿,而且咱玩儿得贼遛!
    他出身寒门,没有别人那么多顾虑,凡事只要能达成自己的目的就行了。
    听贾诩说完,刘表抚须颔首,笑问众人道:“诸位怎么看?”
    蒯越也是面现恍然之色,他虽是刘表的智囊,但比起老狐狸贾诩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他笑对刘表说道:“正如文和所言,大义握在主公手中,诸事皆可为也。”
    从事伊籍从旁笑道:“咱们荆、扬、交三州内部改革官制,在与朝廷对接时仍用旧的官名,如此两便,倒也不是不行。”
    一众旧臣纷纷附和。
    “元直、公瑾,你们二位意下如何?”刘表转目望向徐庶、周瑜二人。
    “庶以为文和先生之言甚当。”徐庶附和道。
    “瑜亦赞成文和先生的看法。”周瑜说道。
    贾诩暗自撇了撇嘴,他对这两个精明的后辈很是无语。
    刚才二人还一脸兴奋地嘁喳个没完,就这?
    倒也不是二人不想展露一下自己的远见卓识,只是因为官制的改革涉及到的不仅是职责的分配,还有利益的交割。
    说得多了,会得罪人!
    即使是立功心切的贾诩,他也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再多说些什么。
    更何况周、徐也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