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热武器对冷兵器的无情碾压
作者:西窗V听雨   月下寻花最新章节     
    三天后,大名府城外的一块空地上,一个高台已经搭建好了。
    这是用来让梁山接受诏安专门搭建的,由叶寻花负责督造。
    梁山一定会接受诏安,叶寻花坚信这一点。
    这是梁山的宿命,是无法逃脱的结果。
    只不过时间上因叶寻花的出现提前了一年。
    这三天大名府被炸坏的城门也没有修复,一直就那么支离破碎的敞开着。
    城里的人刚开始还不敢出来,后来见守门的士兵根本不闻不问,就大着胆子走了出来。
    到了城外见围城的乡勇也不阻拦,任由他们自由行走,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城里人开始到乡下采买粮食和蔬菜,乡下人到城里购买食盐和布匹。
    生活又重新恢复了以前的节奏,一切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
    现在的情况是城内的梁山和城外的官军互不打扰,各自安好,井水不犯河水。
    这三天的时间是双方休战期,双方默契的维持现状不变。
    辰时刚过,打城内走出来大队人马,为首的正是梁山呼保义宋江宋公明。
    他骑在一匹黄骠马上,脸上的表情不悲不喜,不知道在想什么。
    宋江的身后是二十多个首领,比此前在议事厅的时候少了几个,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他们一路径直来到了搭建的高台下面,宋江下马拜见钦差大人王公公。
    王长贵站在高台上宣读皇上的诏书,梁山所有人都跪下接旨。
    诏安书敕封宋江为大名府安抚使、破辽都先锋。
    晁盖、卢俊义为破辽副先锋。
    其余诸将待立下战功时再另行封赏。
    另外赐下金银布匹、牛羊猪肉犒赏三军。
    诏书宣读完毕,宋江上前接旨,从此有了官职安抚使,相当于五品官。
    自此大名府算是和平过渡,知府暂由余文杰兼着。
    在这次成功诏安梁山宋江的事上,叶寻花立下了大功,由余代知府予以口头表扬一次。
    叶寻花忙着让各坛主解散明月教教众,让他们回家专心农桑,先把农业这第一生产力发展好。
    又让特战队带上四门超级大炮,即刻赶往真定府。
    辽国入侵的事已经由周德彪通过飞鸽传书送来消息,说辽军铁骑一路势如破竹,沿途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真定府被团团围困,危如累卵,随时会被攻破。
    叶寻花忧心如焚,恨不得一步赶过去。
    他回到家中和安月桐商量了一番,决定把自己留在梁山的朱雀军拉出来派往前线。
    让沿途的明月教做好协助工作,为这两万多朱雀军提供道路、粮草、住宿等方面的便利。
    由于朱雀军成军不久,还没有经历过战斗,将领和战士都没有实战经验,自己必须亲自去指挥。
    朝廷应该会派大名府的守军去支援真定府,刚刚接受诏安的梁山人马正好派上用场。
    不过等调令下来应该还要准备几天,自己却不能再等了。
    就由安月桐扮做自己的模样暂时应付几天,自己则偷偷和特战队一起去前线,在真定府等着朱雀军。
    真定府是大宋的门户,必须要守住才行,不然辽军攻陷之后冲进来,再围堵就费劲了。
    “去吧,注意安全!”
    安月桐见叶寻花一脸郑重,眼底里尽是焦虑,把这几天给他做的衣服收拾好。
    其中一打白色的三角内裤赫然在目。
    叶寻花分别在即,将安月桐揽入怀中,忍不住做了一次长长的人工呼吸。
    安月桐双颊潮红、媚眼如丝,沉醉在这短暂的温柔之中。
    “花花,保重!”
    叶寻花走了。
    骑着大白马消失在夜色中。
    真定府。
    知府潘长庚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
    虽说真定府现有守军八万,是城外辽军兵力的两倍还多,但前两天在城外的一场阻击战,却让他至今还有些胆寒。
    当时他接到敌情军报,辽军三万人马已经离城五十里,正在朝着真定府急速进发。
    他赶紧召来守备军的指挥使冯镇关商量对策。
    “知府大人,辽兵此来风头正盛,我们应该暂避其锋芒,依靠我真定府城高墙厚,固守严防,待其兵力疲乏,而后出击,当可胜之。”
    “守备大人此言差矣!敌军人马三万,我军三倍于敌,当乘其立足未稳之际主动迎敌,方能速克之。”
    二人意见相左,当然还是官职较高的知府说了算。
    于是十万大军开始集结备战,派八万军士前出三十里接敌,留二万守城。
    八万宋军在空地上开始列阵,长枪队顶在前面,弓箭手居后策应,两边是轻骑兵。
    冯指挥使的中军大帐排拒马、挖战壕,树立起一个高高的吊斗,负责传达指令。
    潘知府则在城头观战,尽管根本看不清。
    宋军刚刚列好阵势,辽军的前锋营已经进入了视野。
    这是一支只有五百人的轻骑兵,负责勘测道路,探查敌情。
    按说他们应该停下向后军报告情况,等待后军大部队的到来。
    然而令所有宋军吃惊的一幕发生了,这支仅有五百人的先锋营竟然毫不迟疑的向宋军发起了冲锋!
    “找死!”
    宋军负责临敌指挥的云骑尉韩冲把手一抬,弓箭手一齐把弓箭斜斜的指向45度角的天空。
    “放!”
    韩冲见辽兵已经进入了射程,果断下达了放箭的命令。
    五百多支羽箭发出尖锐的啸声,在空中达到临界点后开始向下直扑辽兵。
    便在此刻,前冲的辽兵竟然左右一分,向两侧弛去,恰好避开了箭矢的袭击。
    而辽兵在纵马分开的同时,已经和宋军呈平行线排列,他们的羽箭也纷纷射出。
    这五百支羽箭瞬间落在宋军长枪队的阵营,顿时就让宋军出现了很大的伤亡。
    宋军一阵大乱,惨叫声、哀嚎声此起彼伏。
    “放箭!”
    韩冲为了遏制辽军的羽箭攻势,再次下达了放箭的指令。
    但是宋军的第二轮箭矢依然无功而返,射在了距离辽军三尺远的地方。
    辽军在探明了宋军的弓箭射程之后更加嚣张,又是一轮箭雨射杀宋军无数。
    韩冲当即发现了这一个漏洞,马上调整队形让第二方阵的弓箭手前冲,使辽兵进入到射程之内。
    宋军的变化,辽兵自然看在眼里,随即也开始变阵,避开弓箭的射击范围,朝着宋军的两翼轻骑兵冲去。
    宋军的轻骑兵岂会惧怕这区区的几百个辽兵,左右各分出一千人迎敌。
    韩冲见这支辽军前锋营竟然不把近十万的大军看在眼里,反而极尽戏弄之能事,不由得怒火飙升。
    “左右两翼包抄,给我歼灭之!”
    话音刚落,就见前方烟尘大起,蹄声如雷,大队的辽军如滚滚洪流席卷而来。
    站在中军大营吊斗上的哨兵马上把这一情况报告了指挥使冯镇关。
    冯镇关决定和辽军来个硬碰硬,毕竟自己有八万士卒,靠数量也能把你围困致死。
    “传令三军!全体进攻!”
    号令一道道传了下去,宋军开始集体冲锋。
    依旧是长枪营在前面开路,弓箭手随后掩护,轻骑兵左右策应。
    辽军这三万人的队伍,大多是身穿重甲的重骑兵,马身上也披着厚重的甲叶,寻常刀剑根本伤不了它。
    辽军的重骑兵号称“铁鹞军”,军士大多身高力壮,手持的兵刃被称为“骨朵”。
    “骨朵”是一种类似铁锤的兵刃,在三尺多长的木柄头部安上一块形似花骨朵的铸铁器。
    骨朵属于重兵器,轻的十多斤,重的约有二三十斤。
    由于其破甲效果很好,很受重骑兵们的喜爱。
    辽军的统帅名叫耶律济川,是辽国王爷耶律歌的堂弟。
    此人善于用兵,计谋多端,深得辽帝的重视。
    此次被委任为攻占大宋的征南大元帅,限期三年占领宋国全境。
    耶律济川手下有两员大将,萧四海和李三金。
    萧姓是辽国皇后一支的姓氏,李姓则是唐朝的时候被唐王所赐,都是辽国的大姓。
    萧、李二人名字听着像汉人,其实是纯正的契丹人。
    萧四海统领铁鹞军的重甲兵铁浮屠,李三金则管着轻骑兵和步兵。
    面对着冲击而来的宋军八万人马,萧四海轻蔑的冷哼一声,传令铁浮屠:杀宋军一个片甲不留!
    铁浮屠两万多人开始冲锋,携带着一往无前的威势和雄风,很快就和宋军撞在了一起。
    宋军的长枪营本以为依仗着长枪的优势能杀敌于阵前,谁知道一接触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儿!
    辽军的铁浮屠就像一座移动的钢铁堡垒,长枪根本刺不透扎不进去!
    要么枪杆被巨大的冲击力折断,要么被铁骨朵砸断,随即辽军人马就到了眼前。
    雄壮的铁甲战马直冲过来根本阻挡不住,沉重的铁骨朵犹如砸核桃般把宋兵的头颅砸碎。
    到处是飞溅的鲜血和脑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气息。
    几乎是瞬间,宋军的前锋营就溃不成军,被辽军冲击的支离破碎。
    冲在前面的辽军百夫长莽嘎势不可挡,目标直指宋军大营。
    辽军的铁骑洪流一路所向披靡,凡是挡在前面的宋军瞬间被淹没,然后被马蹄践踏成泥。
    站在吊斗上的哨兵被这一幕惊呆了,怎么看上去自己的军队就像是纸糊的一样!
    而辽军就像一只铁拳,轻轻松松就捣出来一个窟窿。
    等他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辽军的前锋都快冲到中军大营了!
    “快跑!”
    他大声喊着,同时用手里的旗子打着旗语通知下面的传令兵。
    传令兵来不及跑进大帐里去通报,用最大的声音喊道:“将军!快跑!”
    喊完就听到身后传来马嘶人叫,回身一看,辽军已经突破了大营前面的拒马和战壕,正朝着中军帐冲来,距此不到一百米。
    亲兵营急扑上去拼命抵挡,仅仅几个呼吸间就死伤一半,其余的四散奔逃。
    冯镇关万万没想到,自己的队伍会败的这么快,连一盏茶的时间都不到。
    他连头盔都没来得及戴,就从营帐里跑了出来,一看辽兵已是近在眼前,骑上护卫牵过来的战马就亡命奔逃。
    士兵们见主帅都逃跑了,哪里还有半点斗志,跟在后面就跑,把武器兵刃都扔了。
    于是宋军开始全面溃败,被后面追上来的辽军好一通杀。
    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杀得手都酸了这才罢手。
    站在真定府城头上的潘知府眼看着八万宋军被三万辽军在极短的时间内攻破阵型,然后就是势如破竹强突而入。
    紧接着冯指挥使仓皇逃窜,使得三军无主,只能跟着溃逃,导致尽皆成了待宰的羔羊。
    潘知府急令放下吊桥让大军赶紧撤回城内,众多的士兵因为拥挤很多人都掉到了护城河里。
    辽兵追杀到距城三里就不再继续向前,而是打扫战场,扎下营盘。
    此役损失宋军二万有余,还剩不到六万退回到城中。
    十万大军还剩不到八万,可谓是损失惨重。
    潘知府再也不敢轻视辽军,只求能保住真定府就是万事大吉。
    冯镇关因为逃跑也是颜面扫地,只要看到有人在背后议论就以为是在说他。
    三军将士更是对辽军畏之如虎,对于真定府能否守住也是毫无信心。
    整个真定府愁云惨淡,看不到一丝光明。
    第二天辽军开始攻城,宋军士气低落,在韩冲的督战下拼死堪堪守住。
    到了夜里人心浮动,不知道从哪里传来的谣言说潘知府已经偷偷跑了。
    这样一来城里更是大乱,百姓们纷纷涌向了南门。
    好在辽军因为兵力原因并没有把真定府团团围住,只是在北面攻城,南门随时可以用来逃生。
    守门的小队长担心会引起哗变,赶紧报告了韩冲。
    韩冲也不敢做主,就来冯镇关府上请示。
    冯府大门紧闭,等了半天才得了一句回话:打开南门放行!
    其实这句话不是冯镇关说的,而是留在府中的管家老刘说的。
    冯镇关在天刚擦黑的时候就离开了真定府,此时正在夜幕的掩护下往大名府方向逃走。
    在他前面二里地处,是知府潘长庚,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做出这种弃城而逃的可耻之事。
    像这种临阵脱逃者,朝廷是要追究责任的,轻则罢免官职,重则判处死罪。
    不过潘知府和冯镇关都是混迹官场多年之人,出了这种事该怎么应对,他们心中有数。
    看到城内的老百姓开始往外逃,一些士兵也丢了兵刃化装成百姓跟着出逃。
    一时间从城南门出去的人形成了一道人流,直到第二天早上还没有断绝。
    第二天当辽军开始攻城的时候才发现,守军的防守力量极其薄弱,不到半天就冲上了城头。
    韩冲见大势已去也只好逃走,辽军几乎兵不血刃占领了一座空城。
    虽然没有多大收获,但宋国的大门已经被打开,再往前就是一马平川。
    叶寻花一路急赶,沿途遇到盘查就掏出飞虎令来,立刻顺利放行。
    由于骡马拉着超级大炮走不快,他只好带着一百多个特战队员先行。
    队员们都是一人双马,星夜兼程,终于在两天后到了距离真定府五十里外的赵县县城。
    赵县是一个小县城,常住人口三千来户,此时却满大街都是逃难的人群。
    叶寻花一问才知道,真定府已经在昨天失守了,知府大人和守备军指挥使下落不明。
    他发现在逃难的人群中有许多士兵,一个个灰头土脸,垂头丧气。
    他掏出飞虎令把这些逃兵收拢到一起,现在自己势单力薄,急需大量的战斗人员。
    正在忙乱之际,一个在县城外面警戒的特战队员来报,发现一队辽兵正向赵县县城扑来,人数大约一个营,五百来人。
    叶寻花当机立断,把这伙子辽军放进城,在城里把他们吃掉。
    于是特战队员们开始埋伏在街道两边的屋顶和门窗后面,让收拢的溃兵帮着疏散民众。
    听说辽军马上进城,街上的人跑得一个不剩,都听说了辽兵的残忍暴行,谁也不想落在他们的手里。
    这支五百人的辽军骑兵营,是负责开路的先锋营,自从出了真定府就一路畅通无阻,沿途烧杀抢掠,肆意横行。
    见前面是一座县城,城门大开,连驻防的士兵都没有一个,定是望风而逃了。
    率领这支前锋营的是百夫长哈勒卫古,他用手中的铁骨朵一指县城大门,道:“冲进去!干什么都行!”
    所有的辽兵都兴奋异常,嗷嗷叫着冲了进来。
    叶寻花当街而立,骑在大白马上,显得那么骄傲孤寂。
    辽兵显然没想到会有人拦路,而且还是一个人。
    不过他们对叶寻花根本不屑一顾,冲上前去就准备把叶寻花斩落马下。
    叶寻花挎在肩膀上的微冲响了,一个长点射就在百夫长哈勒卫古的额头上开了一个洞。
    哈勒卫古连吭都没来得及吭一声,一头从马上栽了下来!
    枪声就是命令。
    一百多个特战队员居高临下同时开火,步枪、手枪、微冲射出滚烫的子弹,就像死神在点名。
    这是现代热武器对古代冷兵器的一次无情碾压。
    第一轮打击过后,辽兵就像被冰雹袭击了的庄稼,已经没有多少挺立的了。
    他们彻底被打懵了!
    幸存的辽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伴突然就在身上开了个血洞,然后鲜血直冒,一个一个的倒下。
    那坚不可摧的盔甲,就像纸糊的一样,起不到一点防护作用。
    “停!”
    看到还有为数不多的辽兵,叶寻花高举手臂喊了声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