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粹有中医,
神医圣手着鸿篇。
日韩争相抢商权,
故国岂可坐等闲。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周朝时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这部医学经典着作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的真正形成。
到了唐朝,药王孙思邈总结前人经验,完成了《千金要方》和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让中医的药方一度达到5000多个。
中医不仅仅囊括中医药,还包括推拿、针灸、艾灸等。
南北朝末期,中医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在唐朝,日本开始全面学习中国文化,中医学也被日本全盘吸收,并在后世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汉方医学”。
日本人是一个善于学习模仿的民族,但学习模仿的对象基本只限于强者,这也是中医药在日本命运的逻辑。
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在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中医在日本被称为“汉方医学”,中药被称为“汉方药”,简称“汉方”,根据古典医书进行的药物疗法被称为“汉方医学”、对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的物理疗法称为“针灸医学”,两者并称“东洋医学”。
在向中国申请中药专利的国家里,以日本、韩国、美国、德国最为热衷。
在《世界专利数据库》中,日本人注册了70%以上的中药专利,中国申请的专利仅占0.3%左右。
尤其日本还获得了《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方》中的210个古方专利。
重科研、重专利、注重标准化已成为日本中医药横行全球的利器。
根据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原方,目前日本有210个处方受到普遍应用。
日本的汉方药厂有200家左右,汉方制剂多达2000多种。
在日本,近90%的日本医生会开汉方药处方,处方用的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在增长着。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中医药原材料供应商,野生的药材种类很多,人工种植的也非常多。
日本汉方药的75%生产原料药是从中国进口的。
日本津村制药的某任社长曾经说过:“下一步,我们要力争在中国市场上成为最有名的中药品牌。”
日本津村制药目前在上海、四川和深圳有四家分公司,已先后在中国建立了七十二个gap药材种植基地,从源头开始把控药材质量。
反观我国知名的中药品牌同仁堂,在全国也不过仅有八个gap药材种植基地,这已经是我国拥有gap基地最多的中药企业了。
日本津村株式会社是全球最大的中药出口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汉方药制药公司,在他们每年采购数千吨规模的中药材中,会从中国进口80%,日本国内仅能供应15%。
目前日本的六万家药店中,经营汉方制剂的达80%以上。
在药局、药妆店的显着位置基本都能找到汉方药,日本民众大都非常认可汉方药。
近8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医药治疗慢性病十分有效,60%的日本人认为汉方药能够促进健康长寿,日本皇室尤为重视汉方药的治疗和保健作用。
在全球,约有40亿人使用过中草药产品治疗。
中医药等治疗方式和效果甚至得到了一些外国元首、驻华大使,以及众多外国人的青睐和感激,不少让西医束手无策的疾病被中医治好了。
日本北里大学名誉教授、前日本东洋医学会会长石桥晃指出:“西药有效成分单一,药效快,能够杀死导致感染症的病菌,消热止痛,降低血压等,对于单独病状和急病有很强的效果。
另一方面,汉方药是将多种药材组合在一起服用,各种药材拥有多种有效成分,因此,对于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是有效的,对于慢性病和全身病等复杂多样的症状能够发挥效果。”
他说:“西医为了去除同样的原因和症状,会开同样的处方,但是汉方却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当时的状态,开出适合每个人的处方。
对于不同的疾病,如果体质和症状相似,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汉方药。”
过去,我国在中医药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于为日韩等国的汉方药提供原材料。
国内,我们早就已经习惯了“三素一汤”。所谓的三素一汤,是指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联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给药。
“三素一汤”已经成为不少医院治病的“常方”,其后果就是造成细菌耐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并且国人的体质越来越差。
在方寸之间集团成立之前,日韩在世界中草药市场上的份额占比达到了80%以上,而中国的中草药出口占比不足5%。
方寸之间集团经过六年多时间的迅猛发展,已经将中国的中草药出口份额提高到了世界中草药市场的64%。
由于很多品种都是超大出口量,比日本和韩国加在一起的出口金额更是高出了三倍以上。
集团在国内的中药专利申请超过了95个,另外出口的中药专利申请超过66个。
好的药方,对药材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古代没有化肥,没有农药,很多中药材都是野生的,药效比较有保证。
国外对于中药材有两个核心要求,一个是安全性指标,一个是必须要求溯源。
日本、欧洲非常重视第一点,我们国内的要求反而会低很多,比如一些药材重金属超标,照样用。
中草药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储存和运输都很重要。
日本对中草药的原料采购检查非常严格,最少需要检验200多项安全指标;欧洲人更是要求检测400多项指标。
比如检查黄曲霉素、铅、锌、铁、钴、镍、钒、铌、钽、钛、锰、镉、汞、钨等重金属是否超标,还有是否残存农药等。
从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源头方面保证中药材质量,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近三年来,方寸之间集团在国内拥有的gap药材种植基地超过了220个,不论从药材种子的优化,以及土壤的勘查保护,还有种植、经管、采摘、验收、运输、存储等环节都严格管控。
刚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集团产品生产在以现代化的高速破壁打粉为基础,但是很多制作方法还是比较传统落后。
随着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高和积累,集团不断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高度发达的国家进口了许许多多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流水线。
产品从外观和口感上也进行着积极创新,药丸标准美观、包装精致、口感好,所有的药丸都可以直接口服,一改中药粗糙、苦涩的观感和口感。
集团在保持药效优势的基础上,在外观感受和产品包装上不断创新。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药效,在药物提取过程中采取温浸提取、减压浓缩、喷雾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等技术和设备。
一些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剂型的产品也在不断研发上市,并快速在扩大出口创汇。
六年多时间,方寸之间集团在中医药,以及日化等领域的每一个产品上市后,都以其优异的功效和口碑,大幅度提高了中医药在国人和世界人民心中的信心和信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