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元日》
作者:塞外闲人一枚   我只想当个咸鱼王爷最新章节     
    随着六皇子陈琮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缓缓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整个四象殿内仿佛时间凝固一般,再一次陷入了短暂而令人窒息的寂静之中。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如同聚光灯般齐刷刷地转向了陈琦,那一道道目光所蕴含的意味简直再明显不过了——你都把人家吓得不敢作诗了,难道你自己还不得好好展示一番吗?

    陈琦就这样静静地坐在那里,承受着众多目光的审视和压力,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奈感。

    说实话,他打心眼里就不愿意在这样的场合下刻意去显摆自己的才华。

    这倒不是说他觉得在众人面前展露才能会有失身份或者显得过于招摇,只是单纯地不喜欢那种像猴子似的被人团团围住、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的感觉而已。

    然而,就在陈琦微微低垂着头暗自思忖的时候,不经意间抬起双眸,恰好与颜皇后那充满希冀的眼神交汇在一起。

    刹那间,他只觉得心头一震,所有想要逃避和拒绝的念头瞬间烟消云散。

    望着自己母后眼中那份殷切的期盼,陈琦知道,如果自己今天不在此表现一下的话,恐怕这个大年里,母后的心情都会因此受到影响。

    “唉……”陈琦在心底暗暗叹息一声,默默地宽慰着自己:“想当年古人尚可身着彩衣以取悦双亲(典故‘彩衣娱亲’),如今我只不过是为了让母后能够开开心心地过个年,稍稍表现一下又算得了什么呢?”

    宽慰好自己,陈琦缓缓站起身,走到了四象殿中间。

    他先是朝陈伽罗和颜皇后抱拳行礼后,略作思索便开始吟诵起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陈琦背诵的正是前世北宋时期着名诗人王安石所创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元日》。

    这倒不是说陈琦自己写不出来一首有关元日的诗,以至于非得当一个“文抄公”,抄袭前世的佳作来为自己装点门面。

    其实,以陈琦两世,数十年的学习和积累,写一些不错的诗词,还是很有把握的。

    实际上,他之所以选择吟诵这首诗,是和他此时的处境和心态息息相关的。

    身为中元帝国的皇子,王爷,享受了身为皇子,王爷带来的身份上的和地位上的优越;陈琦就觉得他有义务让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越来越好,让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的百姓们越过越好。

    陈琦是真的做不到心安理得的享受特权带来的便利,还将之当成是理所应当;这真不是陈琦矫情,是他一个从文明社会穿越而来的人,最起码的道德底线和坚持。

    所以,陈琦才会在有机会出宫,前往南境履职的时候,义无反顾的放弃了宫中还算悠闲自在的生活,去了丰都驿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才会在去了丰都驿后,想尽办法的发展当地的经济,搞钱建设,想要用自己的能力,竭尽所能的造福一方百姓。

    才会在回京之后,几次三番的在陈伽罗面前提出改革意见,希望能够通过改革,让中元帝国强大起来,不再受四邻威吓,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而陈琦此时的心态,和当年“越次入对”,立志改革的王安石,何其相似。

    而这首《元日》,正是作于王安石刚刚拜相,开始推行新政伊始。

    1067年宋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

    1068年,宋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亲召王安石“越次入对”,想要征询王安石对朝政的看法。

    王安石随即上书主张变法,并且详述了具体的变法章程。

    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权同宰相),开始主持变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才有感而发,创作出了《元日》这首诗。

    目前的中元帝国,处境和当年的北宋王朝何其相似?

    而陈琦的目前的处境,又和当年的王安石何其的相似?

    二人同样力主变法改革,而且都向掌权者提交了他们的改革意见;并且开始初见了一部分成效。

    同样的,二人对于变法的未来,也有着自己的憧憬和希望;希望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强,百姓越来越好。

    只不过,陈琦相比于王安石,还是多了一分忧愁存在的。

    毕竟,熟读历史的他,可是知道前世的王安石变法,可是以失败告终了的,就连因为变法而从西夏人手里夺回来的六州之地,都被反对者(司马光)白白的送还给了西夏人。

    王安石自己也是郁郁而终,没有看到自己国家繁荣昌盛的那一天。

    陈琦其实也是蛮担心,自己主张的变法,会不会像王安石变法那样,以失败告终;最后落得个空欢喜一场的结局。

    正是因为陈琦有了和王安石一样的心境和际遇,他才会在下意识之下,将这首《元日》背了出来。

    当陈琦吟诵完毕之后,整个四象殿内瞬间陷入了短暂的寂静之中。

    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每个人都沉浸在陈琦所诵诗句的余韵里,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深意。

    数息过后,如同平静湖面被投入一颗石子般,四象殿的各个角落开始陆续传出阵阵喝彩之声。

    喝彩声越来越多,众人的神情也是颇为激动,看向陈琦时的眼神中,也满是光彩。

    在场的众人无一不被陈琦的这首诗所深深打动,并且每个人都从陈琦的诗中,领略到了一些与其他人不同的韵味。

    而作为政治家、掌权者的陈伽罗和陈环二人,更是敏锐地从这首诗当中捕捉到了陈琦潜藏于字里行间的思想。

    尽管陈琦的表达方式含蓄内敛,但对于同样拥有卓越文采、心思细腻的陈伽罗和陈环而言,要洞察出这一点并不困难。

    陈伽罗和陈环都明白,陈琦这是借由描述元日时万象更新的传统习俗,委婉地抒发着自己渴望变革政治、重振中元帝国雄风的宏伟抱负。

    陈伽罗也从陈琦的这首诗中,感受到了陈琦的赤子之心;此刻的陈伽罗才算是真的相信,自己这个三儿子,好像确实是对皇权没有什么兴趣。

    好像对陈琦来说,相比于当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好像更喜欢治理一方百姓,和那些底层人混迹在一起。

    说实话,陈伽罗是真的理解不了陈琦的内心想法;但是,貌似这个结果,对于目前的中元帝国来说,又是最为有利,最好的结果。

    陈伽罗很是疲惫的叹息一声,他此刻的内心,再一次陷入到了矛盾之中。

    而此刻的陈环,却是另外的一种感觉;他感受到了肩膀上那宛若千钧的沉重的压力。

    身为储君,他自是所有兄弟姐妹中,地位最高的那一个,也是责任最重的那一个。

    他越是了解陈琦的梦想,就越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沉重。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够实现陈琦的梦想,不知道是否能像古之先贤说的那样,将国家治理成为理想中的那种国度。

    但是他想要试一试,最起码为那个目标努力过了,他就算是没有成功,也不会因为自己没有胆量尝试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