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捡漏进行时
作者:彭文鸿   捡漏王陆飞扬最新章节     
    京城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性重点大学,由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单位共同建设,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该校校长李铭是享受最高级别津贴的专家、将军大院保健组专家之一。
    头一天上午,他意外接到了杨潞飞的电话,说第二天过来学校摆拜访。
    李铭与杨潞飞是在将军大院为老爷子老太太们检查身体时结缘的,这些老人都曾经是这个华夏民族的脊梁,现在完成交接棒退了下来,接棒的人非常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也不时过来探望。
    李铭出身于中医世家,祖上出过很多有名的医生,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李时珍。
    李时珍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在继承和总结前人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积累的大量第一手临床经验与野外考察结果,历时27 年时间,倾尽毕生精力编着了旷世巨作《本草纲目》。
    书中打破了沿袭上千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建立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分类学之父”林奈所着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
    《本草纲目》共52 卷,收录记载了1892 种药物。该书摒弃了前人的三品分类法,采用析族区类、振纲分目方法,将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 部,各部又按照药物生态及性质分类,共60 类。编写成四句顺口溜:水火土金石,草木果菜谷,服器虫鳞介,禽兽与人部。
    《本草纲目》不仅为我国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如今,在京城中医药大学的图书馆里,就收藏了《本草纲目》的多个版本,成为研究中医药的重要参考资料。
    学校的门卫虽然看到了前风挡上那些醒目的通行证,还是要求杨潞飞他们下车做了登记,并热情的引导汽车去了领导办公区。
    汽车缓慢的行驶在校园里,杨潞飞看到道路两边的绿化用了不少可以炮制中药的乔木、灌木甚至药草,上面还有铭牌,果然是别具特色。
    行政办公区是一栋“口”字形建筑,进门就能看到墙上的导引图,校长李铭的办公室在后栋的三楼。
    中间的院子是一个标准的篮球赛,杨潞飞和陈华沿中圈线走过,从中间的步梯来到了三楼。
    找到挂着校长办公室牌子的房间,门开着,李铭正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什么。
    杨潞飞敲了敲门,正在看资料的李铭看到是杨潞飞,大感意外,马上站起身迎了出来。
    “老爷子啊,您老还是坐着的吧,我可不敢劳动您老人家来迎接!”
    杨潞飞和李铭很熟络了,他嘴里开着玩笑,脚下没停,快步走了进去。
    “坐吧,小飞,今天是什么风把你给吹过来了?”
    李铭走到沙发边,招呼杨潞飞陈华坐下聊。
    “老爷子,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不,过来求援来了!”
    话音刚落,陈华已经从包里拿出了道益集团研究院的规划图册,交到了李铭手里。
    “《道益集团研究院规划平面图》!《道益集团研究院鸟瞰图》!《道益集团研究院效果图》……”
    李铭接过图册,嘴里默念着,一页页的翻看了起来。
    “老爷子,这份设计图还是初稿,里面可能还有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想请你们就中医药研究所的建设方面提提意见!”
    待到李铭放下图册,杨潞飞才说了来意。
    道益集团研究院占地面积足够大,但杨潞飞目前的出发点还是基于对《永乐大典》正本的研究,而且碍于人手方面的捉襟见肘,暂时只提出了文物研究所和中医药研究所的规划设计。
    文物研究所包括博物馆有那些从各大国字号博物馆退下来的老爷子老太太们坐阵把关,他是可以放心的。
    而其中之一的中医药研究所的规划建设,就要听取像李铭这样的业内顶级专家的意见。
    京城中医药大学不仅有自己的研究所,同时还有多所附属医院。
    “行,那就放这里吧,我抓紧时间开个会,看看大家的意见!”
    杨潞飞的针灸术,李铭是见识过的,而且有些方面也自叹弗如,加上自己对中医药的执着与追求,李铭也很高兴看到杨潞飞这样的后起之秀,并且乐于扶持。
    “杨哥,我们现在去哪里?”
    杨潞飞上车后,开车的钟明华问道。
    “去潘家园看看吧!”
    杨潞飞打算去潘家园看看,没想到车刚出校园,手机就响了。
    电话是萧雅洁打来的,问他晚上有没有安排,说她打算晚上约上几个好姐妹一起聚聚。杨潞飞一听,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萧雅洁早就和他说过,这几个好姐妹可不一般,不过杨潞飞只在订婚的时候见过一面,萧雅洁一直说要找机会聚聚。
    她们当中除了发小之外,其余都是萧雅洁的大学同学,这些姐妹们学识能力都不一般,人品也能放心,萧雅洁有意邀请她们来帮忙。
    商量好晚上聚会的事情,杨潞飞刚挂断电话,马上又有电话过来了,而且还是一个外地的陌生号码。
    想了几秒,杨潞飞还是按下了接听键,一个怯生生的带着地方口音的声音传了过来。
    “您好,请问是杨老板吗?”
    “你好,我姓杨!请问你是那位?”
    杨潞飞实在记不起见过这样一号人,不过出于礼貌,还是语气和善的回复。
    “那真是太好了!”
    对方似乎很胆小,抑或是有什么顾虑,语气里都听得出来。
    “杨老板,是这样的,我手里有一些好东西,不知道您想不想要?”
    在电话里,对方跟杨潞飞解释了号码是如何拿到的,手里东西大概的样子……
    “可以,只要东西好价格合适我就要了。”
    杨潞飞听了之后,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就答应了下来,看来他纠结过的问题这回可能会有答案了。
    因为他一直在琢磨着黄河边上李家村里的那些古玩珍品是怎么来的?
    “杨哥,还去潘家园吗?”
    见杨潞飞挂上了电话,钟明华问道。
    “去吧,很久没见到协会的同仁了!”
    参加缅甸公盘回国后,杨潞飞就没有来回京城协会 ,期间郎有利等人也打过电话,邀请他参加协会的活动,都被他以时间不合适为由推辞掉了。
    其实,自从他得到了“翡翠大王”的雅号后,很多见过面的协会会员都对他推崇备至,也勾起了很多没见面的会员们的兴趣。
    反正大家的心情各不相同,像郎有利自然是希望他多来,这样协会的人气更旺;而像翠苑的罗总,也希望他多光顾,为自己的赌石坊带来更多的生意。
    当然,更多的会员是想通过与他的交流,多学到一些赌石知识、分享一下经验或者说秘诀之类。
    毕竟人的名树的影,杨潞飞名声在外。
    很快,钟明华就把他们送到了潘家园,待杨潞飞和陈华下车后,自己就去找车位去了。
    潘家园的全名叫做潘家园旧货市场,是一个缔造神话,充满传奇的地方。
    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中后期,这里还是一个古玩爱好者自发的古玩交易市场。
    当时,市场上没有管理人员,摊主们本就来自四面八方,虽然大多循规蹈矩,但各种造假欺诈行为屡见不鲜,这种乱像直到九十年代初,建起了交易市场,在相关部门管理下才正规起来。
    而现在让人怀念的,就是在潘家园造就了无数个口口相传的捡漏故事,而其中最传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爷”,说他在这里捡到了“百亿身家”,是当之无愧的“捡漏之王”。
    其实,行里人都知道是“马爷”赶上了好时代,那个时候的人们刚刚解决温饱问题,对古玩都没什么认知,更谈不上花钱去买那些既不能吃又不能用的旧玩意儿。
    其实,当年的潘家园还是有不少真货的,所以“马爷”基本上每次去都不会“空手而归”。
    据说,有一次某某花100块在地摊上淘了个一对瓷瓶,几个月后,这对瓷瓶出现在香江的拍卖会上,拍出了288万的高价。
    这样的故事,杨潞飞也听过不少,他还没和“马爷”打过照面,没见识过“马爷”的本领,不过,他知道现在要说捡漏,就是故宫里的专家也比不过陈华他们,就不要说和他比了。
    试想一下,只要陈华往市场上面一站,那些有灵气的真古玩就会马上被他发现,根本不需要什么鉴定过程。
    而和杨潞飞比捡漏,这不是找虐吗?
    潘家园里依旧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地摊上档口里各种“古玩”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杨潞飞也“看到”一些老物件散发着灵气,但市场价值尤其是研究价值不高,转了一圈没找到可以出手的,就和陈华走到了郎有利的“翡翠有礼”。
    “杨老板,好久不见!”
    一进门,就被人认了出来,杨潞飞笑着和对方打了招呼。
    “哎呀,杨老板,我说一大早就见喜鹊在叫,原来是有贵客临门啊,里面请,里面请!”
    得到消息的郎有利马上从后院出来了,握住杨潞飞的手往后院的会客室里领。
    “郎会长,别来无恙啊!你看大家都在这里,我们也凑下热闹吧!”
    院子里的一台油锯边上,围着一大群人,很多都是杨潞飞见过面的,估计应该是协会的会员。杨潞飞一走过去,大家就都和他打起了招呼。
    油锯的盖子已经盖上了,从里面传出刺耳的声音,听在赌石客的耳中,却恍如天籁。
    如果不是正在切割的话,估计毛料马上就会被送到杨潞飞的手上。
    “杨老板,要不要玩一玩?”
    见杨潞飞饶有兴趣的和众人交流着,郎有利问道。
    这可是个好机会,不仅能够让会员们与杨潞飞多交流,甚至还可以多卖几块毛料,何乐而不为呢!
    “各位,那就听郎会长的,去挑一块毛料玩玩如何?”
    杨潞飞顺水推舟,乐得卖郎有利一个人情,带头去了院子里的库房。
    协会的人都知道,外面的毛料是卖给生瓜蛋子们玩玩的,真正赌石的人,一般都去后面的库房。
    郎有利走在前面,先去开启了库房,推开厚实的大铁门后,打开了里面的灯。
    杨潞飞第一个走了进去,发现里面的毛料还不少,大大小小估计有上千块之多。
    正打算放出神识,杨潞飞却发现眼光扫过之后,这些毛料里的情况就出现在杨潞飞的脑海里。
    这可是新发现,应该是上次闭关后修为提升了。
    杨潞飞没有拿小电筒,慢慢的看过去,还不时蹲下来,拿起毛料掂一惦,摸一摸,其实这些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其他人也在挑选毛料,不过他们手里都拿着小电筒,有的甚至用上了放大镜,看得杨潞飞一阵蛋痛。
    这又不是鉴定古玩,那用得上这玩意儿。
    整体来说,这些毛料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价格如何。
    杨潞飞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第一个目标,一块莫湾基的黑乌砂。
    这块毛料重6.8公斤,皮壳黝黑逞亮,外形好像一个大土豆,没有丝毫表现,是出了名的赌性大的毛料。
    杨潞飞随手抄了起来,交给了身后的陈华。
    他看中的第二块毛料是出自木那场口,外壳经过了刷洗,在灯光下就能看到里面的玉质发黑,带着淡淡的椿色,这是紫罗兰的特征。
    翡翠以绿为尊,以黄为贵,而紫色是最神秘的色彩。
    这块出自木那场口的毛料个头也不错,足足有18公斤,如果不是有裂的话,就是在产地缅甸,也是价值不菲。
    不过,里面翡翠的种水不错,达到了糯冰,而且玉肉全部内化了,虽然开出手镯的机会不大,但以它的体量,牌子这类的东西足有一箩筐,也算价值很高了。
    可以说,这块毛料就是整个库房里价值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