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保马谡
作者:关山路   贰臣最新章节     
    “多谢丞相!”魏使带书而走。
    孔明一脸凌乱,不知魏国为何做出如此决定。
    这论谁谁都不信:“恐是司马懿之谋?”蒋琬猜测。
    孔明觉得不是:“司马懿定不可能有曹叡亲笔书信。”
    “子龙将军!麻烦辛苦一趟,带兵一万,前去探探情况,看看虚实。”孔明恐怕是计谋,但是不懂是谁出的。
    子龙领命离去。
    “停战一年!是好事啊,丞相。”伯约道。
    孔明整理一番:“我明白,我明白……”孔明当然明白是好事,天水本就不易得手,今日不仅给了,而且还给充分的时间去缓和:“幸贼魏庙堂上有奸臣……”
    徐元直:我谢谢你。
    “丞相!还有两信。”送信小兵提醒。
    孔明这才想起来:“对对对,或是东吴入侵,曹魏想坐享其成,速与我念来。”孔明左右踱步,这曹魏明明是优势,居然投了,这肯定让人难以相信。
    “先念陛下之信。”孔明当然知道西城来信肯定是皇帝咯,不然还能有谁?
    “相父劳苦功高,是朕不听相父忠言,独去战场,至三军如此惨败尽皆朕一人之过,与三军无干,朕已下罪己诏往成都,昭告大汉天下!愿丞相北伐成功!”
    这信读完,孔明明白,这位皇帝陛下不仅仅是要保住马谡,还要保住自己,这次的失败绝对是自己占主要责任,身为三军统帅,责任不可推卸。
    但皇帝出手了,再怎么闹总不敢说废帝这种举动吧?况且益州派真敢这么想,荆州派可不能容忍,她们这一下可都是皇帝亲自保,若是益州派敢提废帝,那益州派也到头了。
    “陛下……”孔明又问:“永安之信,为何?”
    “江州太守李严保马谡活命,望丞相允马谡戴罪立功!”这话一出孔明更加不信了:“今日怪事,甚多,容我缓缓。”
    这一连串信息轰炸,就算是见过天下大事的孔明也不信啊,心中只能生出:莫非天佑大汉?
    对手糊涂,队友变强,这种事情恐怕梦里都难实现。
    如果曹叡是糊涂,皇帝是开窍,那李严是什么原因?即使是赏赐官爵,李严又怎么会轻易放过这个可以扳倒荆州派的机会。
    不用想那么多,权当汉朝二十四位先帝显灵。
    “马谡!”见马谡长拜不起,孔明道:“起来吧,若非陛下与诸将苦苦保你,马超将军又夺回了街亭,汝焉能活过今日?还不快谢陛下天恩浩荡?”
    马谡对外叩首:“多谢陛下!”又对诸位将军叩首:“多谢诸位将军!”杨仪上前扶他:“幼常快快请起。”正要解开绳索。
    孔明厉声:“死罪可免,活罪难赦!”
    “马谡杖责两百,官贬马官,负责养马,不可去枷锁,牢记汝背后背的是我大汉三军将士的炙热之血!”孔明心中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保住了马谡,也保住了先帝的托付,天水在,北伐还是有希望的。
    孔明千想万想想不到克敌制胜的办法,竟让这锦马超莽出来了。
    “往后,切不可犯如此之罪!”孔明再三嘱咐。
    众将连忙让马谡快快离去,否则改了主意就麻烦了,即使知道孔明肯定不会改主意。
    孔明欣喜,手舞足蹈,方才那颜面而哭已替成能有先帝之佑的欣喜了。
    那事实是如何呢?
    我们还是要先回到魏国的庙堂上。
    曹叡独自一人漫步在洛阳城外小桥,众臣跟随却不敢上前搭话,众臣不知对徐元直的这个想法皇帝是如何思考的。
    唯有一人,上前搭话,此人高大威猛,头上根根白丝是他对曹魏王庭的贡献:“陛下。”
    此人乃是曹仁之弟:曹纯。
    “陛下!为何闷闷不乐?”曹纯的辈分还是很高的。
    “是叔公啊。”曹叡拱手。
    “有什么事可以与臣讲,臣虽没有吕布那般英勇,没有诸葛亮那般智慧,但臣一片赤心,也可以为陛下分忧。”曹纯是为数不多的曹氏宗亲了。
    夏侯家族基本已经拿不出英勇的人了,自夏侯懋败逃之后,夏侯家族的地位一落千丈,曹叡不得不重用外臣,曹家也仅仅只能拿出上一代的英豪:曹休、曹纯、曹真、曹彰,此外仿佛是这两大家族失踪了一般。
    曹叡并不是叹息天水是不是要给了,或者说其他什么的,只是在想,如果司马懿真有一天反了,曹家哪个年轻宗亲可以抵挡。
    司马昭、司马师皆是鹰视狼顾之像,不用,无人可抵挡诸葛亮,用,也有后顾之忧,例如现在这种情况。
    “叔公,我江山社稷,叔公以为能存多久?”曹叡灵魂发问。
    曹纯也不怕,人家是曹家老长辈系列,原大司马曹仁的亲弟弟:“陛下尚在,臣尚在,则江山尚在。”
    “叔公啊!”曹叡的语气不像一个刚成年即位的孩子,倒是像一个成熟的君王。
    “臣在。”
    “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可比我们曹家,他们夏侯家出的孩子要强啊,夏侯叔公的儿子夏侯懋拿命请战,败了,朕可以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嘛。”曹叡叹息。
    随后大怒:“可是他连见我的勇气都没有!他逃了,丢下他父亲打下来的江山,逃了!”曹叡的突然暴怒也是曹纯没有预料到的。
    “陛下莫要动怒。”曹纯拱手请示。
    “今日,徐元直谏言让朕用天水去换司马懿的儿子……”
    曹纯以为是曹叡不愿意:“臣愿带臣虎豹精锐前去天水抵御诸葛亮大军,陛下可召回司马懿,再做打算。”
    曹叡并不是不愿意,他是很不爽,如果被捉住的是曹家宗亲,曹家的宗亲值这个价格,曹叡当然愿意去换,而如今去换那是不仅不情愿,而且是觉得为什么不是曹家或者夏侯家之人。
    “若是司马懿造反,与诸葛亮两军汇合,朕头不保也,大魏的江山社稷也不保也。”曹叡与曹纯二人走到了一处小亭:“叔公请坐。”
    曹纯坐下:“陛下请。”
    “那众臣的意思如何?”曹纯问。
    曹叡答:“众臣皆以为以司马师换天水,换司马懿忠心,与蜀一年盟约,高筑墙壁,深挖沟壑,朕年轻,熬死了诸葛亮,天下唾手可得。”
    曹纯长叹一口气:“诸葛亮自我跟随曹公以来便是最大的倒刺,此人真有吕望之才。”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是诸葛亮确实是大汉的延命的唯一解。
    “叔公也觉得这是唯一的方案?”曹叡问。
    曹纯只好点头:“内忧外患,公孙渊,孙权还有蛮族皆没有平定,我大魏虽然良兵百万,但却无人可统这百万之兵。”
    曹叡寄托希望:“叔公还可战否?”
    “臣只能率虎豹骑,其余部军,臣不敢。”曹纯训练了一辈子的虎豹骑了,自然对这只军队得心应手。
    “叔公是上将,却不是帅啊。”曹叡当着面说出来多少有点不给面子了,不过曹纯自己也认可:“我大魏需要帅才,臣可举一人。”
    曹叡好奇:“叔公举荐的是军中人?”
    曹纯给了曹叡一个大惊喜:“夏侯惇的孙子夏侯林。”
    “嗯?”曹叡表示跟我一个辈分我咋没听说过:“这夏侯林是……”
    曹纯道:“夏侯林乃是夏侯惇的外孙,因父亲战死,母亲怀胎后也猝死,由夏侯宗家养之。”
    “其人有何不同?”曹叡问。
    曹纯见曹叡感兴趣:“此子有昔日楚霸王之勇,且熟读兵书,若能历练一番,定能成大业。”
    “先让他从军抵御东吴吧。”曹叡又不傻,夏侯懋的前车之鉴在那里摆着,怎么可能还后车之师?
    “是,陛下。”曹纯答应。
    曹叡叹气:“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叔公?”曹叡问的就是能不能不割天水。
    曹纯道:“徐庶之言,倒是合适,只不过以一孺子去换天水,臣也感觉不妥,可是,只能如此。”
    曹纯提出来自己的看法:“如陛下之言,司马懿若反,洛阳、长安危矣,以一子换天水固然愚蠢,但若能保全江山,有何不可?况且,只要诸葛亮身死,司马懿也无价值,川蜀之地,大魏尽可食之。”
    核心问题就是,要用有限的土地去换诸葛亮有限的生命,只要熬走了诸葛亮,其他问题迎刃而解,至少他们现在就是这样想的。
    曹叡赞成了曹纯的想法,虽然核心问题没有解决-曹家、夏侯家无后继之人。
    但是,至少今日曹纯是给了一个人选的。
    于是便派遣了使者偷偷潜入了汉中,与孔明求和。
    “伯约!”孔明的欢喜表现在了身体的每一处毛孔:“伯约。”孔明满脸笑意喊着伯约。
    伯约答:“丞相!北伐大业有望了!”姜维也是十分的高兴。
    众将皆觉得做梦一般,如此大起大落的突然喜讯,论谁谁不激动。
    魏延已经是提酒畅饮了。
    孔明欢喜:“各位将军连做准备,我等要速往天水郡,做好防守,以免司马懿突袭。”
    刚回汉中便要拔营去天水郡,孔明心里苦啊,想着要不是马谡这家伙,恐怕这时候生擒的就是曹叡了。
    更苦的是蒋琬,专门过来保同事,结果有人比他更快,也只好再给丞相告退,退回了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