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伐山越
作者:关山路   贰臣最新章节     
    孙权为了让两个儿子尽兴斗争,亲自来到会稽郡。
    孙权给陆逊下达的指令就是:平定会稽、新都、丹阳三郡的山越。
    所以他能亲自来会稽属于是御驾亲征了,但是只希望他不要亲自领兵,如果打山越也送十万就真难打了。
    “陛下!”陆逊拜孙权。
    孙权扶起陆逊:“朕与卿共往之!”
    陆逊脑子里净是孙权兵败的战绩:“陛下不可,陛下只管坐镇此处观望建业。”
    陆逊还孙权想了一个亲自来这里的理由:“陛下前来是欲看那城中风雨随那边飘摇,真乃明君。”
    东吴求生指南之彩虹屁。
    四任大都督都吹过。
    孙权笑嘻嘻:“爱卿过誉!”
    “爱卿此伐山越带兵多少?”会稽郡下兵马如云,黑压压一片。
    “兵马五万。”陆逊伐一个山越拿五万兵让孙权有些不解:“以爱卿之才,伐这区区山越何须五万?”
    陆逊解释“克敌定乱非众不济而山越依阻深地,心腹未平,难以图远。”
    “故而兵马五万,一战定平。”
    孙权捋了捋胡须想到陆逊还是猛啊,我得学学,趁我还能动弹,死之前好歹得再北伐一次,不然铁血后悔:“作战方略?”
    陆逊笑笑:“百而强攻,十而围之,五而计杀,一而奇袭。”
    孙权恍然大悟:奶奶滴。
    心中还想问上一句:我当年全明星如何输给那张辽?
    当然肯定不能问,问出来丢人。
    “好!如此计策,谅那山越有天人之勇,也难逃过爱卿之手。”孙权嘎嘎满意。
    “陛下只管坐观我东吴之胜便可,其余事不必陛下操劳。”陆逊拱手礼拜。
    孙权大笑:“我有爱卿,远胜诸葛亮。”
    “多谢陛下!”陆逊退走着手布置伐山越之事并千叮咛万嘱咐让诸葛恪跟紧点。
    为什么?
    因为陆逊决定亲自为先锋,玩儿的就是最快速度取胜。
    陆逊对西蜀政权蓬勃兴盛心中恐惧,这刘禅居然变得那么贤能,亲征就算了,关键是这哥们还愿意学习。
    所以陆逊那是真的嘎嘎担心西蜀有一天兵临江陵城,东吴守不住可就糟糕了。
    他没有百分百胜过孔明先生的决心,对于东吴兵马更是如此,东吴兵马畏手畏脚,陆逊对此极其不知如何是好。
    若是将勇,尚且不惧,若是像孙权那样动不动退走,动不动恐惧敌人,那东吴兵马可就群龙无首了。
    有时候陆逊还是羡慕西蜀的,将强兵勇,唯一不足的就是—地盘太小。
    巴蜀之地极难打出去,防守倒是可行,可如今陇西之地已然被拿下,西蜀的扩张只是早晚问题,第一步不可能去啃下洛阳。
    洛阳深沟险壑不说,城坚墙深,兵马无数 ,没有人会冒险去拿下洛阳,更简单的是拿下荆州,以陇西之地中原之地为根基才能拿下天下。
    这也是为什么陆郎担忧孔明先生会直取江陵,这可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陆郎担心山战不是对手,于是只好让诸葛瑾替他镇守。
    再怎么说,孔明也是要给面子的……至少暂时双方并没有撕毁盟约。
    “参见大都督。”
    陆逊正营中愣神。
    帐下拜之小将,乃诸葛恪字元逊,诸葛瑾之子,前面已有介绍,便不再多言。
    见意气风发少年英气,陆逊本想教育教育但是想着自己年轻的时候更嚣张,想着还是旁敲侧击一下便可。
    “元逊啊!来来来。这里坐。”陆逊不顾将帅尊卑直接以长辈的名义让诸葛恪坐了上来:“喝酒。”
    诸葛恪一饮而下:“多谢陆叔。”
    陆逊自嘲般笑了一声,想不到自己已经混成叔叔辈的人了:“贤侄啊!汝可知此次征伐山越?”
    诸葛恪连连点头:“受陆叔器重,多谢。”其实二人年轻差不了多大,但陆逊常年与诸葛瑾称兄道弟,自然而然诸葛恪辈分小了些,况且陆逊的经验确实丰富,这也没得讲。
    陆逊起身:“这山越之斗没有宫中危险,汝父希望汝建功立业。”
    “做一位优秀的将军,而不是……一名摇唇鼓舌的政治家。”
    “陆叔……”诸葛恪正要解释。
    陆逊打断:“我该讲的都讲了,剩下的,你自己选,我不干涉你,但我也绝不参加。”
    诸葛恪被打断发言,陆逊步入正题:“汝父夸你聪慧。”
    “本次围剿山越,汝当出计策。”
    诸葛恪立马上前来了精神:“末将计策有三。”
    “讲。”
    “其一,命令各郡严守疆界,严肃法纪,已归顺的山民,一律设屯聚居。”
    “如此,山越内外皆被我所困。”
    陆逊点头。
    “其二,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围困工事,不与山越交兵。”
    “困死山越,只在朝夕而已。”
    见陆逊不语,诸葛恪只继续言。
    “其三,抢收田野成熟的稻谷。”
    “使其无粮可吃,如此,山越必困死其中,不可救也。”
    “此三计战损较小,且……不用大费周章,还可以征山越兵马。”
    陆逊大笑:“汝之功劳我定亲自禀明陛下!”
    诸葛恪立马拜:“多谢大都督厚恩!”叩首礼谢。
    陆逊下达伐山越方针:各部保其疆界,明立部伍,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
    乃分内诸将,罗兵幽阻,但缮藩篱,不与交锋。
    候其谷稼将熟,辄纵兵芟刈,使无遗种。
    “如此……破山越也就在三年内了。”陆逊感叹:“三年足矣。”
    不过他的感叹不是这山越,而是,三年内党争也该结束,诸葛恪一定要留在这里对付山越。
    “元逊啊!”陆逊意味深长问:“想不想建功立业?”
    诸葛恪连连点头:“求之不得。”
    “你为伐山越主帅,三年后带兵马归来,汝便是我江东功臣。”
    “荆州还得我亲自镇守……否则诸葛亮之野心,无人能抑制。”当然,陆逊也是心中无底。
    “三年……可是建业中……”
    陆逊厉声批评:“在东吴,最重要的还是军功!谁都如此,包括我。”
    是啊。
    周郎的赤壁之战,鲁肃的联刘抗曹,吕蒙的白衣渡江,他自己的夷陵之战,每一个都是能够让东吴继续存活下去的答案。
    “可是……”
    “你要记住,别人需要你还是你需要别人?不一样。”
    “我就说这么多,这唾手可得的功劳你若是不要,我回了荆州你可自向陛下禀明,以你的计策,随便来谁,此功皆可拿。”
    陆逊边说边穿盔甲:“现在,还是要给陛下来一次头彩。”
    “集结兵马,猛攻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