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鲜卑。
作者:龙与蚯   三国:穿越者遇到刘备重生最新章节     
    孝灵皇帝上之下熹平六年。
    春,正月,辛丑,赦天下。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
    令三公条奏长吏苛酷贪污者,罢免之。平原相渔阳阳球坐严酷,征诣廷尉。帝以球前为九江太守讨贼有功,特赦之,拜议郎。
    鲜卑寇三边。
    转眼就到了秋,七月。
    因为夏,四月大旱,大旱之后十三州又有七州蝗虫灾害,古代人是不知道大旱之后不预防是很容易有蝗灾,蝗灾一般发生在夏季,因为夏季气温高,特别适宜蝗虫大量繁殖生长。一旦蝗灾发生后,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以至于发生饥荒。
    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是以社会、政治来说的。他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他认为,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董仲舒认识到农民阶级的政治力量可决定一个封建王朝的兴亡。董仲舒在这里所说的\\\"天\\\",是指秦末农民起义的武装力量。他要借用这一象征农民阶级政治力量的\\\"天\\\",来戒惧皇帝,使之自敛。用\\\"天\\\"来限制他。
    西汉时期,天命论在人们思想中的影响极深。董仲舒就采用了\\\"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变成皇帝的精神枷锁,来限制皇帝的权力。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欲和权力,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其意义是深远的。
    东汉时期因为传承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之法”,东汉则是只要遇到大灾害就罢免三公之位以谢罪于天。
    于是七月,罢免司空刘逸,以卫尉陈球为司空。
    汉灵帝早期也好书法,自造《皇羲篇》五十章,招揽天下士子为他书刻文字,首次把书刻文字称作“书法”。 这标志着作为交流工具的“写字”,与作为美学欣赏与实用相统一的“书法”,正式拉开了距离,并使后者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书法艺术。
    这边朝廷动作连连为了安抚百姓,安定天下,可凉、幽、并三州却被鲜卑连连寇边。
    幽州,护乌恒校尉府。
    夏育高坐于主座,向左右将校问道:“这次大旱、蝗灾接踵而至,鲜卑日子也不好过,春时就大举寇边,劫掠百姓,你等可有办法?”
    左右将校默默不敢言,夏育早年身为段熲在护羌营的司马,在与羌人的战斗中屡次立功,他与另一位司马田晏形成了一个有力的作战组合。夏育又曾跟段熲平定羌乱颇有能力,熹平三年,夏育任凉州北地太守,鲜卑寇边,夏育率军追击破之,所以也没把鲜卑放眼里。
    再加上任护乌恒校尉有指挥乌恒士兵和反击鲜卑的权利,几次反击都将鲜卑击破,自然更加小觑鲜卑,可是乌恒是因为鲜卑是入侵自然奋力反抗,如果是出击,乌恒部可能就不咋出力了。
    夏育见众人不说话,于是道:“那我便向朝廷请令攻打鲜卑!为百姓计。”众将校连忙劝阻道:“檀石槐占据整个漠南,实力强劲,不可轻伐也!”夏育不听,因为好兄弟田晏现任护羌校尉因为犯了点法要被治罪,于是传信给夏育说上书朝廷一起攻打鲜卑戴罪立功。
    所以夏育一是想帮帮老兄弟,二是想捞取战功更进一步,所以不顾将校劝阻执意上书朝廷请命攻打鲜卑道:“鲜卑寇边,自春以来三十馀发,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春,必能禽灭。”
    而另一边护羌校尉田晏也私下贿赂中常侍王甫,希望他能说服天子刘宏,让他戴罪立功讨伐鲜卑,王甫收了钱当然办事,于是连忙把夏育的奏折上报天子刘宏。
    天子刘宏正在后宫和何氏在泳池戏水,见王甫不高兴道:“有什么事情么?”王甫听出刘宏不高兴连忙道:“护乌恒校尉夏育上书讨伐鲜卑!”
    刘宏闻言起了兴致,接过奏折一看,鲜卑今年自春天开始连续寇边三十余次,百姓不堪其扰,臣夏育请命征调幽州各郡兵出塞讨伐,八月马上出征冬天作战,来年春天必已经把鲜卑消灭了。
    这时,天子刘宏才二十来岁自然还有雄心壮志还没有后期那般沉迷酒色,于是问王甫道:“讨伐鲜卑真的可行么?王公?”王甫收了田晏的贿赂自然道:“如果让夏育一人出击必定不行,护羌校尉田晏颇有勇略,一起出击必定能大破鲜卑。”
    刘宏闻言颇有意动,于是直接决定明日朝会封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准备讨伐鲜卑,因为先帝汉恒帝就很受鲜卑的困扰,所以刘宏觉得如果有机会能给鲜卑教训自然十分愿意,这也能证明自己比先帝强。
    翌日,朝会。
    众大臣本以今日照常无事,没想到要下朝会时,刘宏下诏拜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准备和护乌恒校尉夏育一起讨伐鲜卑。
    立马就有大臣表示反对,蔡邕奏道:“讨伐外族,当慎之又慎,很多情况都得区别分析。当年以世宗皇帝之神武,将帅良猛,财赋充实,所括广远,数十年间,官民俱匮,犹有悔焉。况今人财并乏,事劣昔时乎!自匈奴遁逃,鲜卑强盛,据其故地,称兵十万,才力劲健,意智益生;加以关塞不严,禁网多漏,精金良铁,皆为贼有,汉人逋逃为之谋主,兵利马疾,过于匈奴。昔段颎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十余年。今夏育、田晏才策未必过段颎(凉州三明之一),鲜卑种众不弱曩时,而虚计二载,自许有成,若祸结兵连,岂得中休?”
    刘宏微微邹眉,满脑子都想着超越先帝,不听蔡邕之言,不过也决定再加派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兵出雁门,而夏育率乌恒骑兵加郡兵出高柳,田晏带所部出云中,各将万骑出击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