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不管她们再怎么闹腾,也不敢扰了贾政的寿宴,因此,寿宴依旧如期而至。
寿宴当日,天还未亮下人们就已忙活开了,红绸、灯笼更是随处可见,看起来非常的喜庆热闹。
随着天色渐渐亮起,荣国府府门大开,各家前来恭贺的人也渐渐赶来,前院有贾赦、贾政、贾琏在迎男客,后院则是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人在招待女客。
因着是贾政过寿,来的也都是些小辈,或是与之平辈之人,贾母倒是不需要去迎什么人,只安坐在那等着人来拜见即可。
九思和黛玉虽不喜太过吵闹的环境,可到底是小辈,若是来的晚了也不像样,就早早的带着寿礼过来了。
两人给贾母请了安,又让人将寿礼送去登记后,就坐在迎春她们边上,低声与他们攀谈了起来。
贾母本想让宝玉也过去说话的,可见九思在场,怕她到时会不管不顾的闹起来毁了自家老二的寿宴,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让人带他去别处玩了。
不得不说,贾家虽然落败了,可贾母这个有诰命在身的人,终究是不同的。
一上午下来,九思就见到了好些前来拜见的人,有些是有着姻亲关系的夫人,有些则是贾家在军中的旧部,哪怕如今贾家没有男子在军中任职,他们也依旧来了,可见贾家在军中的影响力。
这也让九思明白了,皇帝为什么非要除掉那些家族了。
贾、王两家不但在军中有着不小的势力,影响力还都不低,现在更是出来个能力不俗的王子腾,很难不让人心生忌惮。
史家瞧着不起眼,可却是文臣之后,底蕴颇深,其影响力也并不低,就是子孙后代也比其他家争气,有一门双侯,若非史家人低调处世,只怕早就显出来了。
甄家掌控着有盐的江南官场,可谓是一言堂的存在,怕是皇上的皇子们去了江南,都不如甄家人说话好使。
薛家别看是皇商,可那也是文臣之后,不但有着泼天的财富,更是打探消息的一把好手,若不是薛父死了,薛蟠又不成器,薛家的势力指不定有多大呢。
这些家族单拎出来就已了不得了,况且是联合在一起,不起反心还好,若是起了反心,就算最后不能成事,也会给朝堂带来大震荡,皇帝怎会不心生忌惮。
况且他们的心思还不纯,早年站错了队不说,还将废太子的女儿秦可卿偷换了出来,让废太子的旧部借机搞事情,现在更是暗中与甄太妃有勾连,皇帝怎么可能容得下他们。
欲要其亡,必先让其狂,今日好戏开场之后,贾家只怕要更加肆意张狂了。
宴席刚开不久,众人正整吃喝的兴起时,突然有门房来报:“宫内的夏太监来了,说是来宣旨的。”
贾家许久未能进宫面圣了,也许久不曾接过圣旨,这猛然来了旨意,他们是惊大过喜,一个个全都有些慌乱起来。
贾赦、贾政二人更是顾不得其他,忙叫停了唱戏的小戏子,又让人快快撤了酒席,亲自摆了香案,开了门就开始跪接旨意。
众人刚跪下不久,夏太监就带者人进来了,见他们都已准备好,便直接说了来意:“陛下特旨,立刻宣贾政进宫觐见!”
贾赦与贾政听的是一头雾水,不止皇上召见所谓何事,刚想起身跟夏太监打听一二,就见对方已带人离去了。
无法,贾政只得压下心中的不安,急忙回房更衣,坐上轿子往宫内而去。
消息传到后院,贾家女眷们也失了用膳的兴致,匆匆送走了前来贺寿的客人后,就命人出府打探消息去了。
九思知道这是贾元春要封妃了,便没在荣庆堂跟着一起等消息,跟贾母说了一声,就带着黛玉回去了。
贾母此时正心慌,哪顾得上她,她一说就让她们走了,倒是王夫人因着心情不好,嘟囔了几句。
回去的路上,黛玉四周无人,才出声问道:“姐姐可是猜出了什么,不然怎得这般快就离开了?”
九思听出了她话语中的打趣之意,不由撇了她一眼,有些不满的道:“你这话说的,好像我是那喜爱八卦之人一样。”
黛玉好笑反问:“难道不是吗?”
九思被她问的一愣,尴尬了一瞬,才道:“额……
好吧,我确实是猜到了,二老爷进宫应是与贾家大姑娘的事有关,对于贾家而言,这可是好件事儿。”
黛玉闻言,诧异问道:“元春姐姐么?”
九思轻点了下头:“嗯,根据手下人传来的消息来看,她好像是不负众望的成事了,今日皇上召见二老爷,应是要封她为妃了。”
黛玉听后,却蹙了蹙眉:“初封就为妃,这不符合规矩吧!”
九思意味深长的瞅了她一眼,道:“等你听到她的封号后,你就明白了。”
黛玉虽不知她这话是何意,不过却也没再多问,而是独自琢磨了起来。
自那日两人出宫回来后,她就有了这么个习惯,再遇到什么事时,不再一个劲儿的去问九思答案,而是开始自己琢磨。
九思见她这样,也不曾说过什么,只叮嘱了众人不许打扰她。
成长嘛,就是这样的,不经历一些风雨,又怎么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要知道,黛玉相较于当初的她,可是要幸运很多的,黛玉的背后至少还有她和林如海撑着,便是不成也有退路。
而当初的她,却只能拼命向前,没有退路可言,退了就是生不如死的下场,所以,她从不觉得黛玉惨,因为比她惨的人太多了。
不等黛玉琢磨明白,答案就已解开,随着贾家女眷们进宫谢恩回来,贾元春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并加封贤德妃的消息,就这么传开了。
黛玉听到贾元春的封号是“贤德”二字后,猛的抬起了头,一脸不敢置信的望向九思:“姐姐……”
她的话虽未问出口,九思却已明白她想问的是什么,轻点了下头:“不错,正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贤德”二字可不是谁都配拥有的,古往今来能得此名的,唯有国母,也就是皇后娘娘。
贾元春虽出身荣国府,可在宫里她就是个宫女,说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初封能封个答应、常在或是嫔什么的,就已是天大的恩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