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临都驿
作者:歪嘴椒   奋斗在开元盛世最新章节     
    三天后。

    东都洛阳城西十七里,临都驿。

    洛阳城作为大唐开国就设立的“东都”,从行政地位上,仅次于西京长安,在城内城外,设立了数量众多的驿站。

    城内驿站,名气最大的,自然是都亭驿。

    为啥?

    因为这是来洛阳城官员真正落脚的地方。

    比如,你是台州刺史派来东都洛阳公干的官员,一路驿站走下来,进入东都的最后驿站,自然是洛阳城东的积润驿,过了积润驿再走三十里,自然就是洛阳城了,但是,你到了洛阳城,落脚地点,只能是东都的都亭驿。

    说我家族兄就在洛阳城为官,在洛阳城已然置办了宅院,老宽敞了,我去投奔我家族兄,在他家住着行不行?

    对不住!

    不行!

    为啥!?

    因为你身上的公事还没有处理完啊!

    大唐人特别讲究这一点,公是公,私是私,公私不能混淆,你想投奔你家族兄?!请参考先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典故!真想投奔的话,先老老实实地把朝廷交给你的任务完成了吧!

    甚至,洛阳城外派的官员,在回到洛阳之后,第一站,也是都亭驿!

    比如你是东都御史台的御史,奉命出巡,走了哪去了哪就不说了,反正你把任务完成的挺好,回到洛阳,自然要到御史台缴令啊。

    结果,巧了,安排你出巡的御史中丞卢奕,今天不在,也出门办事了。

    你在东都御史台就等着吧,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眼看着天都要黑了,马上就要敲响净街鼓了,卢奕卢中丞还没有回来,怎么办?

    明天再说呗……得,在外面奔波了这么多天,我先回家睡一觉去,明天再找卢中丞缴令吧……我本身就是东都御史台的御史,在东都洛阳难道还能没个住处吗?正好我也想我新纳的那一房小妾了,回去嘿嘿嘿……

    等等!

    对不住!

    不能回家!

    想住宿,必须到东都都亭驿去!

    什么时候缴令了,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理由,同上,公事未完!

    朝廷就是这个规矩,就不能让你回去!

    这么听着,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

    其实,朝廷也不愿意啊……

    你一个官员出门,身边得带着两名吏员吧,还得带着两名白直保护安全吧,这就最少五个人了,要是出门办案子,再把犯人提回来,是不是又得多出好多人来?这么多人,人吃马嚼的,不都是钱吗?这些钱,还不是朝廷出?

    一人如此,两人如此,人人如此……积少成多之下,你知道一年下来,光是这一项支出,朝廷就得拿出多少钱粮来?难道朝廷这么多官员都傻吗?这些钱留着干点啥不好,哪怕大家分了,买点羊肉吃,他难道就不香吗?

    但是,朝廷依旧坚持着这个规定!

    为啥!?

    这里面,就涉及到朝廷的公事程序了。

    别的不说,还是以这位出京巡查的御史为例。

    你出京一趟,不管去了哪里巡查,是不是得有个结果啊,说句不好听的,最起码,你得写一份工作总结出来吧?

    所谓缴令,缴的是什么?

    除了鱼符、驿劵这类最基础的手续之外,你还要把你的工作成果交出来吧,这一趟人家卢中丞是安排你出去巡查的,你都转了哪?发现了什么问题?当地的官员如何?当地的司法如何?有没有冤假错案,你是怎么处理的……一桩桩一件件,你得都跟人家卢中丞说明白了吧,而且还得形成正式的书面文件,除了给卢中丞回报之外,东都御史台也是要存档的。

    现在,你要缴令的对象,卢奕卢中丞,不在,然后你乐乐呵呵地回家了,如果,仅仅是如果啊,你准备好的公文,被别人看了怎么办?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必须要考虑到这样的风险!

    御史出外巡查,有的时候是常规性的巡视,有的时候,却是针对特殊事件的巡查,比如,邢州有传言,谁谁谁从河里挖出来一个石人,独眼,这玩意你说是祥瑞还是妖孽?咱是不是得派人去看看,不但要确定这是天然产物还是有人刻意为之?如果是有人刻意如此,是不是有可能要涉及到造反之类额事情……

    如果这是事情形成了书面报告的话,被人看到,是不是就给朝廷惹事了——我跟你说哈,邢州挖出来一个独眼石人,可诡异了,当地还有传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一旦这样的流言出现,行了,朝廷就别忙乎别的了,准备出兵平乱吧……真要是出现这种情况,你说,这位出门巡视地方、擅自回家的御史,会是什么样的下场!?

    这名御史死不死的,朝廷还真不当回事,但是,朝廷真得防备了有人没事胡说八道,引动了天下大乱,故而,朝廷出了规定,都别回家了,老老实实地在都亭驿住着吧!

    不是说都亭驿肯定比你家安全,但是,都亭驿也算是朝廷的一级行政部门,不管他管啥的吧,好歹也有点防护性的守卫力量,起码不能让你携带的公文之类的东西不翼而飞!

    所以呢,无论是来东都办事的外埠官员,还是有公事外出的洛阳官员,来到东都洛阳之后,只要公事没完,落脚点,只能是都亭驿!

    也正是因为如此,东都的都亭驿,抡起名声来,肯定是洛阳众多驿站之首!

    除了东都都亭驿之外,洛阳众多驿站之中,名声响亮的,还有城东积润驿,和城西临都驿。

    为啥?

    如果说都亭驿是回洛阳必选的落脚点,那么,积润驿和临都驿,就是出京官员必选的出发点。

    只不过这两个驿站,分布在洛阳城的一东一西,从洛阳城向东,就走积润驿,从洛阳城向西而行,就要走临都驿。

    那既然回京官员一定要走一趟都亭驿,那么出京的时候,为啥不能也走一趟,这一来一回都集中到一起,岂不是方便,还好管理?

    这个……纯属有病了!

    官员出京办事,或者受天子指派,或者收上官指派,在自己的衙门就能把所有手续办齐全了,你再非让所有出京官员到都亭驿住一宿去?

    图啥!?

    他们虽然也是有公务在身,但是什么正事也都没办呢,就算是想泄密都不知道泄啥,非给人家拘起来,人家愿意吗?

    再说了,这一宿住在都亭驿,难道不要吃喝?京都好友同僚什么的,难道不要送行?这顿送行酒是不是在都亭驿里面喝?

    你要是不拘人家,送行酒怎么喝,你自然管不着,但是你要是非把所有出京官员都聚集到都亭驿,对不住,这顿酒,你得管!

    你管这个,事情就麻烦了……

    这位出京的官员是什么级别,前来送行的官员是什么级别,他们家境如何,平常有啥偏好,上几个菜,喝什么酒,你都得给人家照顾到了……但凡有一点不尽不到的地方,行嘞,这不就是得罪人了吗?

    都亭驿招待这些回京官员,这就够难受的了,再招待这些出京的官员,嘿,真嫌都亭驿事情少是吗?!

    所以,这种事情,都亭驿根本不管。

    想喝送行酒?

    你去哪?哦,回长安啊……我告诉您啊,出洛阳西门,十七里,那地方叫临都驿,出京官员,一般都是在哪里举办送行的酒宴,公家送行,私人送行,都在那儿,您想喝酒?好办了,您高升一步,去临都驿喝去吧……

    之所以说临都驿名气大,就是因为,朝廷官员离开东都洛阳也好,还是洛阳士子离开洛阳,都在临都驿有一顿送行酒可以喝……

    在这里要多说一句哈,大家也知道唐人喝酒那种风气,刚把杯子端起来,一口没喝呢,就有那种比较爱张罗的开始说话了,欸,今天天气真好,咱们以“春”为题作诗玩吧,然后一桌子纷纷响应,一个个把酒杯放下苦思冥想,恨不得今天我要是想不出来一首好点的诗作,我宁可一口酒不喝一口才不吃……

    这种风气好不好,各有评价,咱们不多说。

    反正正是由于这种风气的存在,催生除了大唐诗歌的繁若星辰……

    在大唐的各种诗歌之中,单独有个品类,送别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道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都是!

    那么在临都驿这样恨不得天天都有送行酒的地方,自然也少不了名篇传世。

    “勿言临都五六里,

    扶病出城相送来。

    莫道长安一步地,

    马头西去几时回。

    与君后会知何处,

    为我今朝尽一杯。”

    “沣头峡口钱唐岸,

    三别都经二十年。

    ……

    犹被分司官系绊,

    送君不得过甘泉。”

    “扬子津头月下,

    临都驿里灯前。

    ……

    前事不须问着,

    新诗且更吟看”

    有了这些名篇打底,临都驿的名气自然是越来越大,自然是越来越热闹了。

    今天的临都驿,自然也是如此。

    不但送行之人不见稀少,反而看起来更多了一些,把临都驿大堂都坐得满满堂堂的。

    就这,还有人源源不断地赶来。

    这些人之中,有一个队伍最是引人瞩目,男男女女一百多人,肆意调笑,完全不顾路上行人的目光。

    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这群人是怎么回事了……

    外围的一群大汉,一个个神气完足,身形高大不说,一个个还都长得高大雄壮,一看,就是金吾卫出身的“人样子”,一个两个的还好说,一群人走在了一起,前前后后把男男女女隐隐保护在中间,即便他们都没有提马挎刀,别人也看得出来,这都是在职的金吾卫,如今出了洛阳城,肯定是外出公干。

    至于被他们保护在中间的,要是一群男的还不好说,但是有了一群莺莺燕燕,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还满脸的憧憬和兴奋,这还用说吗?一定是宫中出身的女官、宫女!

    能够她们混在一起,还能谈笑无忌的,能是谁!?你没看他们一个个都面白无须的,说话轻声细语,行动坐卧之间,女性化的动作居多……

    那么,他们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了。

    宦官!

    一开始意识到这两个字,驿路之上的行人,纷纷色变,一个个赶紧给他们让开了道路。

    为啥?

    因为宦官自从大唐立国以后,就一直没啥好名声!

    这帮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身体残缺的原因,关在皇宫之中还好点,再怎么折腾,也有宫墙隔着,也影响不到宫城外面的世界。

    但是,这帮子宦官只要一出了宫城,顿时化身财狼野兽,那真是吃人不吐骨头。

    而且你还真不知道,指不定什么时候,在不经意之间,就得罪了这帮子宦官,你跟他们折腾的话,人家多多少少还代表着天子的脸面,无论如何,也不能得罪天子玩啊,真惹了天子不高兴,那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所以,对于这样的宦官,大多数人看待他们就如同看待癞蛤蟆一样。

    趴在脚面上,不咬人,恶心人,抽冷子还真备不住咬你一口!

    打他吧,恶心巴拉的。

    不打他,没完没了的恶心人……

    怎么办?

    躲呗!

    但是,其他人能躲开,有人可躲不开啊!

    谁?

    临都驿的驿长。

    这哥们姓刘,本是洛阳城中坐地的一名富商,据说还跟刘普会有点亲戚关系,被河南县选了出来,当了临都驿的驿长,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经营临都驿,也算是劳苦功高吧。

    他这些年不知道接待了多少南来北往的官员,当然也少不了宦官这个群体,尤其开元二十一年,李老三带队前来洛阳城的时候,也曾在临都驿歇脚,更是让他“接待”的履历更加光彩,好歹人家也是接待过李老三的驿长,全大唐你问问去,天下水陆传驿三千多,有几个接待过天子的驿长?

    所以,他还能看不出这些宦官的身份吗?

    刘驿长一见这群宦官,不但来了,到了临都驿门口还不走了,下马的下马,下车的下车,一看就要在临都驿休息一番再上路……

    刘驿长回头看了大堂一眼,再转过头来,已经是满脸苦笑,正想上前提醒一番,却不料,一名二十来岁的小宦官,下马之后直奔他而来,捏着公鸭嗓子,一脸的不耐烦。

    “你就是临都驿的驿长?

    怎么当了这么多年驿长的?

    瞎是吗!?

    没看见爷来了!?

    这么多人都在,还不赶紧去把大堂清空,爷们也歇脚!

    耽误了爷们的正事,小心你的脑袋!”

    刘驿长一听这个,脸上怒气一闪,嘿,小杂碎这话,说的好!得嘞,我看你还能得意多长时间!?

    一边想着这个,一边回头,再次望向了驿站的大堂。

    小宦官一见,顿时不乐意了,跳起来就给了刘驿长一脚。

    “聋了是吗!?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