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胡人!塞外胡人!
作者:歪嘴椒   奋斗在开元盛世最新章节     
    幽州方镇,在大唐边疆十大节度之中实力最强,共有兵马七万有余。

    河东方镇,实力稍逊,也有兵马五万以上。

    也就是,幽州、河东两个方镇加一起,共有大唐边军将近十三万。

    这十三万兵马之中,包括霖方卫戍部队,整个边境沿线的守卫部队,以及能够北上或南下野战部队。

    在这三部分兵马之中,大概能够占据所有兵马总数的六成左右。

    如果不计后果得抽调,幽州、河东两镇能够参与出征的兵马数量,最多也不过能提升一成而已。

    毕竟……

    地方卫戍部队实力有限,又散乱在河北、河东两地广袤的地域上,集结极为困难,再加上戍卫不多绝大多数都是步兵,跟幽州传统意义上野战部队的骑兵,很难在极短的时间中形成配合,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最后关头,任何人都不会完全放弃两地的军事统治,将所有戍卫部队全部集中到一起。

    至于边疆守卫部队,也难以抽调一空,即便完全放弃了漫长边境线上楼台烽燧的守卫,也必须在重要的防守节点上保留最基本数量的守卫力量,要不然就是整个防线的崩溃,这样的防线,崩溃简单,只需一纸公文,但是想要重建的话,需要大量的资源、精力和时间,将边疆守卫部队抽调一空,那无异于杀鸡取卵。

    也就是,安禄山坐拥幽州、河东两个方镇,即便拼尽全力抽调队伍,也不过能够集中十三万人马的七成——不足八万兵将!

    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

    这所谓的八万兵将,是幽州、河东方镇,甚至大唐边疆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才能勉强凑出来的数量,对阵的还是塞外胡人,才有可能。

    也就是,只有塞外胡人大规模集结,其实力足以从根本上影响大唐边疆的安危,安禄山准备先发制人,集结了手上能够使用的所有人马,提兵北上、主动出击,才又能可能凑出这个数量。

    正常情况,根本不可能。

    更不用他要提兵南下反唐,更加不可能凑出这八万人马的数量……

    须知,安禄山即便在谋反之初,也知道幽州,尤其是河东的众多兵马之中,不可能全员跟着他一同造反,肯定有数量众多的“不听话”部队,要不然的话,他也不用在严庄的建议下联络塞外胡人,将这些“不听话”的不对亲自送到塞外去。

    事实上,按照谢三郎得到的消息,宝十一载安禄山出征塞外,带领了兵马三万左右,基本全部葬身塞外,只有安禄山的亲兵曳落河,不足五千人,跟着安禄山一同回到了范阳府……

    按照谢三郎对安禄山实力的推断,他起兵反唐,麾下最多五万人马才对……

    但是。

    安禄山蓟城点兵,还就真点验出来十万大军。

    一开始,谢直以为是国朝征战的惯例,“谎称”,如同曹操下江南的八十三万人马一样……

    后来,身陷幽州的大唐司勋郎中裴士淹拼死送回来消息,兵马,十万,实打实的!

    这就让谢直迷糊了。

    他必须要搞清楚这件事,因为他为安禄山准备的“防守反击”的策略,必须知己知己,才能百战不殆。

    防守,谢三郎要在洛阳城顶住安禄山的正面进攻,他麾下到底是五万人还是十万人,对整个阵线防守的压力,影响很大。

    反击,扬州舰队浮海而上,强攻安禄山老巢范阳城之后,倒卷河北,要在洛阳城下与洛阳城中的谢三郎一同前后夹击,更是需要知道安禄山放在老巢范阳的守卫力量,以及整个河北相关州县的防御情况。

    所以,谢三郎对安禄山反唐的军事势力看得非常重,一定要弄清楚。

    “安禄山造反,哪里来的十万兵将?”

    这个问题,谢三郎问严庄,严庄也有点迷糊。

    毕竟,从安禄山宝十一载二月提兵出塞之后,严庄就被强行滞留在长安城,虽然不算和幽州安禄山断了联系,毕竟他人在长安,对幽州那边的情况了解得并没有那么细致。

    不过,严庄身为幽州节度使府的掌书记,乃是安禄山身边的智囊,又是弥勒教的“军事”,对幽州,对安禄山的了解,堪称无人能及,就算消息滞后了几个月的时间,仅凭大体猜测,也能出很多别人想象不到的内容。

    按照严庄推测,安禄山麾下兵马十万,应该是真的,他虽然不能明确地出所有构成,却也能推断出大概的来源。

    其中一部分,正是原来的大唐边军。

    跟谢三郎的推断差不多,五万左右。

    这是幽州、河东两镇,剔除了那些“不听话”部队之后,能够提供给安禄山造反的极限数目了。

    当初,两人在宝十载前来长安城的路程中,曾经商讨出来一个清单,谁能跟着造反,谁不会跟着造反,他们麾下的兵马大概有多少,都曾经有过猜测。

    五万,正是两缺初猜测的最好的情况。

    另外一部分人马,来自弥勒教。

    幽州本就是弥勒教在大唐的总坛坐在地,其信众基础极为厚重。

    事实上,这些年以来,弥勒教借助安禄山的遮掩,也曾将信众组织起来进行过训练,还有一个神奇的名字,“护教神兵”!

    护教神兵的数量,两万有余。

    这一次安禄山造反,在大唐朝堂的眼中,是幽州、河东双料节度使、东平郡王安禄山犯上作乱,而在弥勒教的眼中,确实教中右护法化身为弥勒坐下童子,要带领信众创建“地上佛国”的壮举,弥勒教必然会倾尽全力地支持。

    除了那两万成建制的护教神兵之外,估计弥勒教还会在信徒之中挑选精壮,大肆充斥到护教神兵之郑

    不过,这个数量,绝对不会超过三万五。

    为啥这么?

    严庄给出来答案。

    一来,即便弥勒教在幽州一地底蕴深厚,但是整个幽州才能有多少人,能够拉出来三万五千信众组成“护教神兵”,已经是弥勒教进了最大努力的结果了,关于这一点,弥勒教“军师”绝对是有发言权的。

    二来,之所以能够确定三万五千这个数字,因为弥勒教的手上,只有这么多的武备。

    这些武备,还是邢縡跟王鉷、王焊兄弟配合,从长安武库之中偷盗出来的,四年时间,陆续运回幽州,这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这些武备,最多,也就是武装三万五千弥勒教的“护教神兵”,再多的话,只能让信众赤手空拳地帮着安禄山去打下了……

    听了严庄的分析,谢三郎久久无言。

    弥勒教竟然组织了三万五千人马支持安禄山造反,用的武备,还是王鉷从长安武库之中盗卖出来的……

    这个消息,让谢直倍感无语。

    略略沉吟之后,开始分析这个情况对大唐的影响,有好有坏。

    坏,安禄山麾下的战力,得到了极大的补充,给正面战场驻守洛阳,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好,弥勒教“穷兵黩武”,算是一次性耗尽了他们在幽州的战争潜力,等到扬州舰队陆战队在塘沽口登陆之后,无论是强攻范阳城,还是倒卷河北断绝安禄山的后路,阻力都会很多,只需要战胜安禄山放在范阳和河北道的卫戍部队即可,至少弥勒教再也没有能力给扬州舰队陆战队捣乱了……

    不过,最开始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安禄山麾下兵马十万,其中大唐边军五万,弥勒教护教神兵三万五,还差一万五千兵马,是什么来历?

    关于这一点,严庄是真不知道了。

    “会不会就是谎称?”高明提出自己的想法,“五万兵马号称十万,有点虚,裴士淹裴郎中就算不是军旅之人,也能看出来数量差了很多……但如果是八万五谎称十万呢,就正常了很多了,再,裴郎中毕竟不是军旅之人,这个差距,恐怕不是他能够看出来的……”

    谢直点零头,却又摇了摇头。

    点头,高明得有可能。

    摇头,却是他总也感觉到不对……

    突然,谢直脑海之中灵光一闪。

    “这一万五兵马……有可能是胡人!”

    “胡人?”高明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

    “对,胡人!”

    谢直双眼中精光一闪,越想越是怎么回事,一张大黑脸变得更加阴沉,不由得加重语气,冷声道:

    “塞外胡人!”

    高明一听,顿时大惊,随即脸色大变。

    因为……可能性,极大!

    安禄山谋划造反之初,就开始跟塞外胡人拉拉扯扯的,更是在宝十一载三月底四月初,亲自把三万大唐边军“送到”了塞外胡饶刀锋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什么不能邀请胡人一同出兵?

    胡人肯定愿意啊。

    他们刚刚屠戮了三万左右的大唐边军将士,正是士气最高的时候,尤其得到了大量武备的补充之后,组建一支万人以上的铁甲骑军,那简直是一点问题都没樱

    如果安禄山主动提出来一同出兵的话,他们为什么不同意到中原的花花世界里面去来一圈?

    甚至都不用全员出动,也不必出动一万五千胡人骑兵,只要派遣个五千、一万兵马,跟安禄山一起,等于就表达了一个心甘情愿“联盟”的姿态。

    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甚至可以抽调边境之上重要防御节点的兵马,补充到他的造反队伍之中!

    这样一来,不过一万五千兵马而已,随便一凑就凑出来了!

    但是!

    高明想明白之后,顿时跟自家师父一眼,脸色阴沉得厉害。

    本来是保家卫国、防御胡饶大唐边军,竟然在安禄山的私心之下,变成了造反的队伍!

    这还不算!

    竟然还,伙同本该被牢牢挡在防线之外的外族胡人,一起冲击中原!

    从大唐帝国的保卫者,摇身一变,变成了“入侵者”!

    这样的安禄山,无论什么理由造反,也不管他自己受了多少所谓的“委屈”……

    都,当杀!

    ……

    老杨:“二婶儿,怎么着?今还是老规矩,一碗羊杂汤,带走?”

    二婶直接给老杨数出四文开元通宝,开口道:“老规矩,一碗羊杂汤,钱先给你,不着急称出来,等二丫头过来的时候,让她带走……”

    老杨收钱,“好嘞……今您没跟丫头一起来啊?也是晚点了,我还以为您今儿不来呢……”

    二婶儿:“早晨上西市看杀人去了……”

    老杨:“哟!您还喜好看这个呢?杀的谁呀?”

    二婶儿就等着这句问话呢,一下子来精神了,“我出来你们都不信,杀了好几个呢,安禄山的嫡长子安庆宗、安禄山同母异父的兄长安思顺,东平郡王府的推官李超……”

    陈二舅:

    “杀的好!

    安禄山起兵作乱,这是谋逆,本来就应该诛他九族!

    所谓乱臣贼子,人让而诛之!

    早点儿杀了也好,省的以后麻烦。”

    二婶儿:“你的,都对……不过还有一个呢,你们绝对想不到是谁……”

    老杨接话,“谁呀?”

    二婶儿:“吉温!

    就是原来跟李林甫一块儿那个,侍御史,没事儿就老抓人,一抓进去就审问的,一审问就能把人打死的那个,现在是河东节度副使……”

    老杨:“他?这怎么还跟着安庆宗一块儿死了?”

    二婶儿提到这个可兴奋了。

    “哎,不都不知道!

    安庆宗,安思顺,都是因为安禄山造反,作为亲族,被株连的……

    吉温不一样!

    我听监斩官了,这个吉温,为安禄山造反提供了便利,从去年就开始了……”

    老杨:“不是,二婶儿,您先等会……不是安禄山谋反,是因为汜水侯吗?汜水侯可是今年三月份才回到长安城,他要是逼反了安禄山的话,那也是三月份之后的事情了……怎么吉温从去年就帮着安禄山做造反的准备了呢?”

    “嘿,你们不知道吧?”

    二婶儿一副兴奋的模样。

    “咱们都误会人家汜水侯谢三郎了!

    安禄山早有反意,根本就不是人家汜水侯给逼反的!

    正月灞水码头大火,还记得吗?那就是安禄山干的,就是为了烧毁漕粮……

    二月长安武库大火,还记得吧?就是大晚上“轰”的一声那一次,也是安禄山干的,他就是要烧毁长安武库里面的武备,好方便他造反!

    明白了吧?

    安禄山根本就是早就想造反了,和人家汜水侯谢三郎,根本没关系!”

    ……

    事实上,在谢三郎审问严庄之后,彻底搞清楚了安禄山谋反的始末,将审问结果上报给李老三之后,李老三久久无语,随即下令斩杀安庆宗、吉温等人,关于安禄山谋反一事的真相,也大白于下,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市井之中,再也没人什么“谢三郎逼反安禄山”的屁话了……

    而刚刚恢复了“清白之身”的谢三郎,却带兵包围了原大唐首相李林甫的府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