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商定婚期
作者:东山明月   家乡月明最新章节     
    要过节了,玉海和东顺要去看爷爷奶奶,顺便想给有关的领导送点礼物,就送自产的鸡和烤兔。
    培元说:“我最头疼的就是送礼了,给谁不给谁就很难确定,而且,有些领导是真不希望下级给他送礼,这个事你们两个看着办就行了,我提两条建议,一是不要给市里领导送礼,二是不给自己的亲属送礼,要送的话,自己掏钱买,要有账可查。当然有些是分不清公事还是私事,因为公事自己掏钱送礼,时间长了谁也承受不了,咱另外想法子解决这部分开销。”
    培元看了玉海列的名单,加上了王科长的父亲和工业局的徐科长。
    第二天,刘鑫按东顺的安排,装了八个鸡笼,每个鸡笼装了四只鸡,外加十六只卤兔。腾出另一面好站人,由于外公外婆坐进了驾驶室,其他人就都在车厢里站着。一上车,东顺就把送礼的任务安排到了人,每家两只鸡两只兔,缺的鸡笼去白铁社拿。外公外婆原本不想去安平的,但东顺说你这不是打扰谁,是为李玲排忧,不让她为难。外公外婆一听这话,立马就同意一起去安平了。明天就是中秋节了,除去实在离不开的,知青们都跟车回家了,其他村的知青经常因为请假不准而烦恼,越是节假日越不准假。但柳林就不存在这种问题,每个月三天假,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另外有事再说,非常人性化,越是这样,知青越把这里当成家,工作和生活关系都十分融洽。
    爷爷奶奶看到一帮子人进来,十分高兴,连连说好,玉海和东顺一人手里拎着两只鸡,一人拎着两只兔。
    爷爷说:“怎么又拿鸡来了,李玲送来两只了。”
    东顺说:“两只鸡少了点。四只鸡就差不多每天一人一个鸡蛋了。”
    玉海说:“爷爷放心收下,培元定的规矩,不能用公款给亲属送礼,这是我们自己花钱买的。”
    爷爷说:“行,你们自己掏钱买的,我收下。”
    大家一一跟爷爷奶奶问好,然后各奔东西。
    王裕德说:“大过节的我们来添乱了。”
    爷爷说:“一家人就别说两家话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吃饭时,玉海端起酒杯说:“今天俺俩特别高兴,先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杯酒,给你们道喜。”
    爷爷说:“喜从何来啊?”
    培元说:“前天我们去看李玲爸爸了,把我们的想法告诉他了,叔叔同意了,说祝福我们。”
    奶奶说:“定日子了吗?”
    培元说:“这得先跟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商量好了再定啊。”
    至中说:“姥姥您看国庆节怎么样?中秋节是来不及了。”
    姥姥说:“这孩子,净捣乱,国庆节还有几天啊?”
    最后大家都觉得婚期定在春节比较合适,玉海说回去就准备新房,这是我们柳林的大喜事,一定要办的热热闹闹的。
    培元说:“新房就在公司院里安排吧,等爷爷奶奶什么时候去住一段时间,再选个地方盖房。得好好设计一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能住下才行。”
    爷爷说:“我早想去柳林看看了。不过我可提醒你们两个,培元的婚事要从简,新房也不要铺张,这事必须听我的。以后我设计好了再另盖,我自己出钱,盖别墅。”
    玉海说:“行,一切都按爷爷的意见办,我们也早盼着您去看看呢,要不趁国庆节放假,全家一起去?”
    奶奶说:“行,国庆节就去。”
    爷爷对至中说:“你妈来信了,你爸也去江西了,现在的条件好多了,都不用挂念他们。你妈和北方制药厂联系过了,她那个同学不当厂长了,现在在车间劳动,不过厂里遇到难事还会请教他,所以还有点话语权,他说此事可行,你们去面谈吧,他还联系了同济堂制药厂的厂长,你们也可以去见见。”
    培元问:“至中认识这位厂长吗?”
    至中说:“见过几次,家慧姨也认识的。”
    爷爷说:“你家慧姑姑和他通过电话了,晚上你姑姑回来,你问她吧。”
    培元说:“那就好,咱们现在就开始做功课,至中学习怎么签合同,余敏你和李玲把兔子和贡菊的资料准备充分, 把你们干燥的兔肝兔胆带上,随时准备出发。”
    至中说:“我去签合同?这权力有点大吧?”
    培元说:“你是草签,还得拿回来让我们审定呢。”
    余敏说:“哥,还是您带我们去吧,我们几个心虚啊。”
    培元说:“心虚是没有经验,办几次不就有经验了吗?你和李玲不仅要参与签合同,还有技术和工艺方面的问题需要掌握,甚至有可能要在哪儿学习几天的。”
    东顺说:“余敏说得对,别说她心虚了,我现在想想都心虚,还是培元亲自出马吧。”
    爷爷说:“现在公司里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吗?”
    大家一听都笑了。
    培元说:“好,那就一起去,至中你先联系北方制药厂,一有回信,马上动身,时间就是金钱啊,马上要大批宰杀兔子了,每天扔掉的内脏都是钱啊。”
    送走了玉海和东顺,爷爷说:“都坐下,我有话说,你们联系制药厂,想做到什么规模啊?”
    培元说:“其实就两个目的,一是把所有的资源都利用起来,二是让至中和余敏有个相对独立的工作。”
    奶奶说:“不能让李玲再忙地里的活儿了。”
    爷爷说:“如此说来,这制药的规模宜小不宜大。”
    至中说:“为什么啊?”
    爷爷说:“北方制药厂大不大,同济堂大不大?它们跟个人有关系吗?”
    外公说:“是啊,有点规模的企业都是国营的了,爷爷看得准,你们不要忘了你们办企业的初衷是什么。”
    爷爷说:“现在养殖场所赚的钱,已经远远能够满足全村的需求了,你们也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但是,这位置有一天是可能被取代的,所以,我赞成你们建药厂,但要规模适当,还要保证你们可以稳定控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