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迷之自信
作者:三工月半   穿宋大忽悠最新章节     
    站在校场中央的检阅台上,赵佶看着面前士气高昂的数万禁军,甚为满意。
    这是他登基以来,为数不多的出现在军事活动的现场。
    宋初统一战争频繁,宋太祖、宋太宗多次举行小规模的训练式阅兵活动,其时间、地点和仪式简单随意,注重军事实效功能。
    面临北部边防的压力,宋真宗前期还比较重视军队建设,真宗多次亲自检阅士兵训练。
    但自宋辽签订之盟以后,北宋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国家贯彻“崇文抑武”政策,训练式阅兵活动开始流于形式。
    宋神宗在位期间多次进行经常性的阅武,国家武备振兴一时,但随着神宗的离世,变法失败,训练式的讲武练兵活动开始没落。
    到了赵佶这一代,已经是武备松弛,除了边军之外,其他军队的战斗力开始直线下降,甚至连列阵都成为了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而且,阅兵往往是需要经费,需要一定的犒赏经费,诸如赏钱、路费等,这已经是最低限度的费用。
    如果赏赐不到位,就很难达到阅教效果。很多时候虽有阅兵规定,但实际参加的人数,根本没那么多,军队缺额现象严重,阅兵犒赏经费,反倒成了将帅敛财的手段。
    这是文臣们不能接受的,所以,但凡皇帝有演武、阅兵的想法,文官集团就会想方设法“劝谏”,各种阻挠。
    加上赵佶看过了两场四平八稳、毫无激情的演武之后,那份好奇心也就淡了,觉得军中演武不过如此,还不如跟后宫那些美少女合籍双修、感悟天道……
    但是赵佶今天站在检阅台上,感觉却完全不一样,怎么说呢,就是有一种置身真实现场的感觉。
    这些禁军士卒的队列,并不比之前他看过的那两场演武站得更加整齐,相反,前几排的士卒高矮不一、胖瘦不一,反正以赵佶的审美眼光,这种军阵简直毫无美感。
    唯一不一样的,是眼神、是气势。
    站在军阵第一排,离检阅台非常近的一个小个子士兵,手上拿着的长枪几乎有他身高的两倍,乍一看上去还挺滑稽,但是赵佶仅仅是瞟了他一眼,就感觉头皮发麻。
    这个如野兽般嗜血的眼神,是什么鬼?
    “高卿,那边的第三军阵,第一排左边的第三个士兵,是何军职?”赵佶悄悄侧了一下身子,向身边的高俅问道。
    高俅眯着眼睛看了半晌之后,才压低声音向赵佶汇报:“启奏陛下,那个士兵乃是军中伍长!”
    赵佶听完一滞,“一个小小伍长,战意竟如此惊人?童大伴果然善于领兵。”
    旁边的蔡京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那童贯还是他推荐给赵佶的呢,现在竟然喧宾夺主,抢了他平叛主将的位置不说,还在陛下的心里得到了这么高的评价。
    这要是再大胜一场,回来之后,我的位置岂不是都得让给他坐?
    不行!
    蔡京的眼滴溜溜一转,连忙凑上前去谄媚地一笑,高声道:“此乃教主道君皇帝之鸿福庇佑,我大宋将士才能有如此高昂之战意。”
    说完,他还朝高俅抛了个小眼神。
    别看蔡京和高俅两个人什么都要争一争,甚至有时候连狗脑子都恨不得打出来,但是在童贯的问题上,两人却站在统一战线上。
    因为童贯乃是一个残缺之人,对他们这些文官来说,太监原是比武官更加卑微的存在,利用一下倒是可以的,但在内心深处,对这些阉人比对武官更加警惕。
    汉灵帝时,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十人朋比为奸,号为“十常侍”,就是这些人直接葬送了大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
    高俅看到了蔡京抛过来的小眼神,立马就心领神会,也对着赵佶拱手说道:“圣明无过吾皇,臣不敢隐瞒,这些士卒之所以战意如此高涨,主要是认为,此次出征必胜!”
    “这五万禁军当中,有不少都是从臣管辖的军队中抽调的,听说有元妙真人坐镇,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报名,有些营头甚至要靠比武来争抢那为数不多的几个名额。”
    这话一出,旁边的武官们纷纷点头,别说是普通士卒了,就连他们家中的那些子侄,都削尖脑袋,想去捞一份战功。
    神风一出,谁与争锋?
    大家都觉得,这次出征应该会像一场武装游行那样,前面元妙真人施着法,他们紧跟在身后捡漏……
    赵佶有些无语,不悦地呵斥道:“我道兄不是已经说过吗?他的那些法术,不能对普通士卒使用,要是引得西天诸佛出手,那些秃驴打不过我道兄,难道还打不过你们?”
    正在这时,童贯也走上检阅台,正好听到赵佶在呵斥众大臣,连忙上前解围:“陛下,元妙真人不能轻易出手,这件事我已经跟士卒都讲清楚了,但他们说,只要有真人在,他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心里踏实。”
    对于童贯的这个解释,赵佶很满意,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想的。
    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对道兄总是有一种迷之自信,可能是因为在天上的时候,都是道兄在“罩”着自己的缘故吧。
    一想到这个字眼,赵佶就觉得有些想笑,天上的那些仙家俚语,还真是传神。
    想到这里,赵佶忍不住哈哈大笑,他高声对着检阅台下的士卒们喊道:
    “元妙真人、神霄尊者已经带着神霄军去打前站了,儿郎们!出发!别等到他们把贼寇全都消灭完了,你们才到啊!”
    数万将士长矛顿地、刀击盾牌,整整齐齐地连喊了三声“杀!杀!杀!”
    这股肃杀的气势冲天而起,让远处窥探的各国密探心惊胆战:这样一支虎狼之师,对上辽国精锐,只怕都不会逊色分毫。奇了怪了,这宋国……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支军队?
    看上去,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甚至比号称宋国最猛的西军更加强悍,与以往的那些禁军相比,简直就是脱胎换骨。
    一个辽国密探。死死地盯着远处那群战意高昂的近卫军,咬牙切齿对身边的同伴说道:“怪不得忠勇侯大人一定要杀那个狗屁真人,看来确实是留不得了。”
    像这种因为一个人而被鼓舞起来的士气,只要这个人出了事,那对整个宋国军队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这种迷之自信,必须坚决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