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房地产?
作者:深渊之雨   都重生了,当个渣男不过分吧?最新章节     
    陆云海若有所思的想了一会儿,方才又说道:“刚刚是不随时间转移的,那么随着时间转移的品类,又是什么?”
    说到这里,陆云海甚至带上了一种虚心求教的态度。
    这在陆云海的身上,是极少遇到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黄毛小儿有时候都是自己的老师。
    更何况,是陈景?
    刚刚陈景那番话,已经足够陆云海重视了。
    那就不是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能说出来的话。
    陈景又问了一句:“那我问您,您炒股吗?”
    陆云海挑了挑眉,倒也如实回答道:“有购买,不过去年行情不行,亏了点钱,我也不是太懂股票这东西。”
    “亏了多少?”
    陈景也好奇,陆云海究竟玩多大的?
    “也没多少,亏了七千多万吧……”
    陆云海随意解释了一句。
    陈景:“……”
    您瞧瞧,您说的这是人话吗?
    不过,陆云海看不上七千万,倒也可以理解。
    主要是陆云海经营的领域几乎都是实体行业,不懂这些互联网,贸然跟着进来,在市场不好的情况下亏了钱,也合情合理。
    毕竟去年的市场,可是哀声一片啊。
    股票这东西,尤其是a股,没有不吐槽的人。
    能在a股赚钱的人,不外乎有两种人,一种是‘庄家’,懂得作弊,第二种不作弊在如此环境下都能赚钱,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牛人。
    想了想后,陈景说道:“叔叔,我对股票倒是有所研究,最近行情不是变好了点儿吗?我建议您可以买几家的股票……”
    “哦?比如哪几家的股票?”
    陆云海好奇的问了一句。
    陈景继续说道:“国内的买腾讯、万科、茅台,国外的买苹果、微软、沃尔玛这几家,我个人认为,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基本都很有潜力,可以长期持有下去,您甚至可以几年内无视它们的波动,一直持有下去,未来的发展依我个人看来,绝对差不了,这是我的个人见解……”
    他这句话,几乎是把老底都交代了!
    对于普通关系的,哪怕是一些朋友,陈景也不会这么说。
    高岩就让他推荐过股票,但是陈景仅仅只是旁敲侧击的说了一下,可以买一下新兴的互联网游戏公司什么的,也没透露太多,说一定要买这个,买那个。
    他很少说这种过满的话,因为容易出事。
    但之前对高岩说的那句话,高岩听进去,已经足够未来大赚特赚了。
    但大概率,高岩听不进去的,会将他这句话,当做一个耳旁风。
    因为代入到自己。
    有人在2024的某一天告诉他,未来有s币大火,让陈景去投资,一枚1000元。
    陈景买么?
    没多余钱财的情况下,他很难去买。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
    别看简简单单的六个字,实在是太恐怖了。
    有些话,也需要对人下菜。
    陆云海真的信了他,愿意买这些企业的,未来资产绝对翻倍,翻倍的资产与投入的金额成正比。
    “可以,我回头看看……”
    陆云海听完这句话,非常认真的,把陈景说的这几家公司,都记在了手机备忘录里面,打算完了研究一下。
    记录完毕后,陆云海又自言自语的说道:“一个互联网,一个房地产,一个酒企,国外的那几家,也有很大的名气,好像都与互联网和科技有关联,也是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的新兴产业……”
    陈景点了点头,笑着说道:“我认为股票可以买这些公司的,都是大公司,未来潜力巨大,至于领域,如果您有关系,我认为您可以搞房地产,现在房地产这个领域,非常有潜力,至少在十年之内,潜力巨大,而且利润也很大……”
    跟陈景所了解到的一样,房地产这个行业,至少十年之内不会有任何动摇。
    到了该撤离的时候,陈景也会建议陆云海,提早撤离。
    前世那个时候,大约2020年左右,万达老总不正是因为提前得到了风声,所以早早地跑了?
    有时候一个大领域的风声,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点与眼界,与见识无关。
    风声这东西,关键时刻能救命,也能毁掉一个富人。
    就看有没有高人指路了。
    有高人指路,这可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房地产?”
    陆云海挑了挑眉。
    对于陈景能说出这句话来,倒也没有太意外。
    是人都知道军工、石油、烟草利润高。
    但是一般人,真碰不了,或者说二般人也碰不了,这是国之重器。
    可房地产,普通人还真能碰,只要有钱,有点关系便可以。
    这可是一个非常大的领域!
    陆云海早就有过念头了,也调研过很多次,就连分公司都成立好了,只是没有大规模去铺展,因为他比较谨慎。
    其实早早的在银行那边,也跟陆云海打过招呼了,说想要踏足房产领域,绿灯一路打开,贷款什么的,绝对能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这年头,容易向银行拿钱的,是小微企业,新兴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么?
    非也!
    真正能拿到钱的企业,从来都不缺钱。
    并且那些企业,钱多到用不了,根本不知道怎么花。
    不是小企业,不是新兴科技企业,而是陆家这一类大企业。
    这就是银行局限性,一种当铺思维。
    强者愈强,钱越来越多,弱者益弱,难以为继,和经济学之中的马太效应,同样是息息相关。
    它们认为,越大的资本,越有还钱能力,宁愿借给大企业,信用劣迹斑斑,而不愿意借给小微企业,那些征信良好的企业。
    有句话叫什么来着?
    某种程度来讲,普通人最重视征信。
    有钱人从不在乎,摊子烂了,申请破产就是了,反正是有限责任公司,你再怎么牛逼,也抵不过一个破产吧?
    最重视征信那一批人得不到贷款,不重视征信的富人钱多到没处花。
    马太效应便是如此,这也是银行的当铺思维,信用和资产直接挂钩,而不是和守信记录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