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昏君开始李隆基
作者:阴阳君子   开局播放鸦片战争,古人疯了最新章节     
    【这一句话直接点醒了李隆基,也算是为李隆基杀姑姑找到了借口】
    【公元713年,7月3日,太平公主派出心腹突袭武德殿,打算劫持李隆基】
    【可是李隆基早有准备,在虔化门设伏,一举诛杀了太平公主的心腹】
    “什么天子孝道,不过是借口罢了。”
    “是借口,而李隆基也恰恰只需要一个借口而已。”
    “不过还好,是太平公主先造的反,不然李隆基在后世又得多一条骂名。”
    “其实俩人是同时起兵的,不过可惜太平公主棋差一招,她怎么也没想到李隆基竟然日夜防着她。”
    “毕竟明面上李隆基是皇帝,皇宫可不是那么好偷袭的。”
    “还有一点儿作者没讲到,唐隆政变的时候,是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共同谋划的,结果就是李隆基的老爹李旦当了皇帝。”
    “不久之后李旦又传位给儿子李隆基,太平公主啥也没捞着,所以才想再次对李隆基发动政变。”
    唐朝。
    看到最后两条弹幕,李世民心中有些不爽。
    “怎么,后世之人还都要效仿武媚娘不成?”
    “一个个的都想当皇帝?”
    明朝。
    看到这里朱元璋摇了摇头。
    “这就是帝王家,即便强如盛唐,帝王家同样混乱不堪,子杀父,兄杀弟,叔杀侄的事情比比皆是。”
    可能朱元璋怎么也想不到,不仅仅是其他朝代如此,就连他大明朝也同样如此,为了皇位多少人不择手段,残害至亲。
    【诛杀太平公主心腹之后,李隆基亲自带兵杀出武德殿,诛杀了太平公主一党,太平公主也被赐死于家中】
    【重新掌握朝堂的李隆基看着支离破碎的大唐朝廷,此时的他迫切需要一支自己的决策团队,一个能帮助他将大唐重新走向辉煌的新宰相】
    【李隆基选择的第一个宰相便是姚崇】
    【在姚崇的建议下,李隆基发愤图强,勤俭节约】
    【李隆基要求后宫妃嫔一律不准穿戴玉器装饰,所有金银都要上交,让所有人把锦绣华服都染成黑色,还遣散了后宫3000宫女】
    【在古代皇帝就是风向标,连皇帝都提倡节俭,朝中大臣同样如此】
    【据说另一名宰相卢怀慎清廉到死的时候连一口棺材都买不起,家中老奴只好自己卖自己来给他置办丧事】
    【听到这里,大家能想象到这位如此俭朴的皇帝和后来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是一位皇帝吗】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主要还是因为他是皇帝,没有人敢反驳他,也没有人能制止他,这才导致李隆基晚期奢靡无度。”
    “古往今来,400多位皇帝,有几个是一辈子都励精图治的,没几个。”
    “奢靡就好像毒一样,一点点儿腐蚀你的理智,当你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悔之晚矣。”
    “恐怕此刻的李隆基也想象不到自己晚年的状态吧。”
    “犹如潘子一般,晚节不保啊!”
    【李隆基选择的第二位宰相是宋璟】
    【宋璟一上来便要求恢复谏官制度,规定皇帝和大臣商量事情,必须有谏官在场,如果说的不好,谏官有权利制止皇帝的决定】
    【相信只要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学过一篇文章,那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
    【能接受谏官谏言,并虚心改进的皇帝和大臣,毕竟能带领国家走向辉煌】
    【而李隆基也不例外,自从恢复谏官制度之后,从朝中文武百官到读书人纷纷谏言】
    【就这样在百官你一言我一语的谏言之下,此时的李隆基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朝堂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大唐也很快便恢复了繁荣,开创了大唐第二盛世,开元盛世】
    【第三任宰相是张悦】
    【张悦此人并没有什么过人才能,他唯一的优点就是文采好】
    【此时,大唐国力鼎盛,李隆基急需有人歌颂这难得的太平盛世】
    【张悦当上宰相之后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协助李隆基到泰山完成封禅泰山之举】
    【公元725年,在张说的主持下,唐玄宗李隆基率百官、贵戚及四夷首领,从东都出发,至泰山封禅】
    【至此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国土面积达到1076万平方公里,国内人口高达8000万,而这仅仅是登记在册的人口】
    “盛极必衰,我想此刻李隆基一定不满足于俭朴的生活了。”
    “我觉得还是因为李隆基骨子里就不是一个俭朴的人,不然后期也不会如此放纵。”
    “李隆基一句话,节俭的是后宫和文武百官,关他自己毛事啊。”
    “其实早起的李隆基虽然节俭,但是依旧给自己留了一队百十来人的歌舞队。”
    “不过李隆基毕竟是皇帝,又仅仅只有歌舞这一个爱好,所以也没人说什么。”
    唐朝。
    李世民心情有些复杂。
    天幕到现在为止,李世民自认为李隆基已然成为比自己还合格的好皇帝了。
    可是李世民也知道,接下来才是关键。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若能早死20年,若天幕到此为止该多好啊!”
    【李隆基是什么时候懈怠的并没有精确时间,不过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件小事儿或许能窥知一二】
    【李隆基有个侏儒随侍和一位大臣争道,俩人谁也不让谁】
    【侏儒一名下人敢和大臣争道,可见平时多么飞扬跋扈】
    【而李隆基知道这件事之后并未责骂这名随侍,言说只要没人上奏弹劾你,我就不惩罚你】
    【这时的李隆基越来越奢靡,经常在宫中设宴听曲,或者出游打猎】
    【这时的李隆基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做这些,经常偷偷问旁人,宰相韩从不知道这件事吧】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这时的李隆基已经从主动努力变成了暗中偷懒,群臣的劝谏也让他烦了,他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李隆基了】
    【公元736年,玄宗时期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被李林甫取代】
    【玄宗时期为了防备宰相专权,规定两到三年换一个,而李林甫却在宰相之位待了19年,就因为他说话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