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祝融峰上
作者:独狼仔仔   潜龙惊砂之残阳如血最新章节     
    卷首语:
    大唐开放包容,盛世灿烂辉煌,河清海晏,民康物阜,处处是如歌岁月的华章。
    王朝贪图享乐,社会纸醉金迷,暗流涌动,波诡云谲,时时有群雄争霸的椽笔。
    福兮祸兮?诗云:维南有箕,维北有斗。
    书曰:
    盛世如歌,民为序、文成宣,历史作咏叹,唱响中华大地每一片热土上的美妙华章。如梭的岁月里,华章中曾经叱咤风云、雄霸天下的最强“音符”都成了过眼云烟,尽归了尘土。
    只有道,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不生不灭,无形无象,亘古不变。
    还有侠,根植于九州热土,浸融在华夏血脉,以天下为己任,除暴安良,代代相传。
    众多悟道者中,有两个人在衡山祝融峰上结庐而居。
    一处耸立的岩崖畔,
    四间低矮的草庐边。
    古松树下,
    黄草席上。
    一位杖朝老者,
    一个舞象少年。
    迎着晨曦相对而坐,
    向着寒风侃侃而谈。
    身旁两盏清茶,
    崖畔一山浓雾。
    老者满眼赞许之色看着刚刚行功完毕的少年。
    少年睁开眼,一脸的懊恼:“师父,徒儿冲关又失败了,还是没能突破五雷火神功的第七重境界。”
    老者捋着须道:“屡冲而不破是遇上瓶颈了,你在第七重境界才首遇到,已经超乎为师预料了,若是师祖泉下有知也必十分欣慰,要知道我们都是在第六重上就遇到了瓶颈,而你的师兄更是在第五重上。要想打破瓶颈须得大体悟、大机缘才可,当年为师也经历了三年的打磨才得以突破。”
    少年听罢脸上掩饰不住有些欣喜。
    这是一对师徒,老者道号白云先生,是武林七大宗师之一。少年道号天霄,俗家姓名叫龙潜。
    白云先生道:“如此看来,预要修炼五雷火神功,须得无惧繁琐先将本门入门功法练得炉火纯青才是正途,嗯......筑基不牢难成金丹呐。”——白云先生颇为感慨,抚着须的手停了下来——“你天资奇佳且又勤奋,未来可期,他日必有一番成就。”
    龙潜道:“徒儿只是想一步步走得踏实些,得您悉心传授武功,还指点教导道家典藏,不敢有一日惫懒,不敢辜负您的期望,更不敢堕了师祖和您的威名。”
    “前六重境界均能逐一突破,如今也算是身具五雷火之六九功力了,现在进阶第七重却屡次不能破境——嗯,多长时间了?”
    “有一个月了。”
    “五雷火神功源自道藏真经,是你师祖在昆仑悟道得法而成,乃道家至高无上的内功心法。道藏有云:‘诸法之中,雷法最强。’雷法之中又以五雷火的丹阳之气最罡。修此功法最重天资与悟性,讲究的是道法天地之则,天人合一之势,循序渐进必有大成。”
    “徒儿知道,咱们这门功法也叫五雷火真法神功,先炼三元真火,再锻南明离火,修成金丹则成五雷火正法神功。”
    “正是如此,在真法阶段共有九重境界,须分别对应修满九个小周天。切记,只能以五雷神掌导引五雷火真力才能突破每一重的小周天,突破后该重境界方能圆满,施展起来才可得心应手。故而修炼之时须怡神守形,谨守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之五步法则。”
    “是。”
    白云先生端起茶杯饮了一口,说道:“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说的就是高深强劲的内功和厉害的武功招式,二者是互为表里、缺一不可。内功为里,招式为表,即便招法再高明、再巧妙力道弱了还是没用。
    “故而我派的各项武学皆以五雷火神功为基础,神功主修奇经八脉,九重之后内力九转,再导引真火打通十二正经,修满一个大周天乃成金丹,此谓九九重阳之功也。”
    龙潜很坚定地道:“师父您在第九重境界都十多年了,厚积了这么久,薄发之日一定能修满大周天,成就九九重阳之功。”
    “此功法自面世以来只历经了师祖和为师两代,我们同样都困囿于大周天这一步,估计与我们当初筑基不足有关,唯望你能率先炼成五雷火正法神功,当是本门武学之幸事。师祖曾说国子监有部藏书可助最后关头破关,为师机缘不够未能如愿,若你能有幸一观,再由此证道师祖必会含笑九泉。”
    龙潜很清楚师父常提起的这部世间孤本,但今天的谈话让他感觉与往日有些不太一样,也未多想,调皮地道:“还需谨记‘真火五雷,步步相随’。”
    “这八字真言深邃奥妙,慢慢体悟吧。你停滞已有一个月是因为少了历练的感悟,意境薄弱则气息运转出现结滞,这便是瓶颈了,愈是此时愈不可幽闭修炼,急于求成会欲速不达,且久锢深山于你在道法上的感悟无益,于功法上更是无助。”
    “徒儿有些急于求成,总想一鼓作气冲开结滞。”
    “是到了让你下山历练的时候了,此亦悟道之途,只是行走江湖时需谨记,五雷火神功威力太强,非到危急时刻不得与五雷神掌之火雷掌联用,切记,‘火掌并用’妄施不藏必受反噬。”
    龙潜点头称是,想起要出师下山,鼻子一酸正要说话却被白云先生挥手制止了。
    “月初你大师兄来信,说‘青云剑法’再现江湖,这是你义父的独门武功,但让人不解的是竟与朝廷官员被刺案有关。下山后可到常山郡九门县找官家县尉辨别识证。只是......这消息来得有些突兀,这些年为师曾多方打探你义父的消息都一无所获,这一回竟像是自动跳了出来。”
    龙潜对自己的身世一直心存疑惑,但从未得到任何答复,今天终于听师父主动提起,心中起了些波澜,急道:“师父您终于肯告知徒儿的身世了。”
    “并非为师有意隐瞒,只因你是辗转了两人才得拜入吾门下,所以关于你的身世到了这里已然语焉不详。不过据你义父当年托孤时匆忙间所说,似乎牵涉了一桩大案,但究竟是何案子,什么缘由,只有找到他才能解开困扰你十八年的身世之谜,为师恐难再顾得上了......”
    龙潜变得急迫了,也未细听白云先生说话,说道:“可是义父已经九年没有任何音讯了。”
    “在吾白云房的案几旁有个白布包裹,是你义父当年留下的,案几上有盆菊花,下面压着一封书信,你都带走吧,下山后慢慢看。此次下山既为己也为道,于己则是到了渡此心劫的时候,于道则当记修道有成要以助国济人为上,国不清则有妖气,人不安则道不行,除魔护道须行至简无形之路。”
    “是,师父。”
    “有缘起亦会有缘灭,你我师徒已结缘九年有余。”白云先生转身取出了一管泛着紫金色的洞箫说道,“这是九节紫金箫,虽然中空开了六孔,却是用乌钢配玄铁和紫金打造而成,坚硬逾钢不惧刀剑。如今你已将本门的‘紫箫剑法’练成,配以紫金箫施展足以立足江湖,今日吾就将此箫赠与你。”
    龙潜问道:“这管洞箫并无刃口,怎会取名箫剑呢?”
    白云先生答道:“师祖年轻时曾仗剑江湖纵横天下,中年以后发誓再不涉足江湖,不愿再造杀戮,更远遁昆仑潜心修道。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块玄铁,请高人打造了这管洞箫。
    “他将所擅的剑法招式加以演化,独创了这一套紫箫剑法,招法精妙专打经脉穴道。这些年为师终于领悟了他当年的心境,便也安心闭关,再将紫箫剑法改良和提炼,如今威力更甚当年。”
    “难怪徒儿吹奏箫曲时,能感受到紫金箫里发出的金戈杀伐之音。”
    “它本是乐器,也是道家玄门的法器,可助你修道、悟道,武功只是辅佐,不是争强斗狠之资。除非遇上妖邪,它才是护道救人之器、活命之物,不得已作为兵器也应以防身为主。师祖之所以弃剑不用是恐刀刃之下再无回旋余地,刺穴制敌能给人放下屠刀的机会,这是显我道家玄门的悲悯。”
    “徒儿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