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生活节奏
作者:仅无忧   守乡者最新章节     
    收容所来的人一个接一个,其中有许多陌生面孔。
    那些同为轩南村的能够理解,毕竟他们来也方便。
    可那些陌生面孔就让赵奕很懵了,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来帮忙,想来想去,觉得可能是单纯路过的好心人吧。
    毕竟各个村落都有收容所。
    那些真正心好的,若是闲着没事路过,确实会去看看,去帮一下忙。
    庄志翔觉得那可能都是李星语医师身份的缘故。
    有了医师身份,可以出没于任何社交场所,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的人都会愿意去结识一位医师。
    只要有医师资格证,哪怕再差,也会去结交。
    医师不像其他职业,想成功考取医师证,必然会有老医师带。
    自学成才的少之又少。
    所以,结识的徒弟不行,师傅还不行么?师傅不行,还有师傅的师傅嘛。
    一些家产万贯的的大人物最喜欢结交这些医师了,他们有人脉,资源,就缺认识那些有名的大医师。
    医师徒弟就是很好的跳板,有什么疑难杂症,直接找上小医师就行。
    他们无法医治的必然会推荐自己的师傅或者其他认识的,德高望重有能力的老医师。
    庄志翔可是相当清楚其中的门道。
    普通医院只能解决一些小毛小病,里面的设施,设备操作,哪怕没有学过医,只要心细的人通过测试,就可以胜任。
    这是基础医疗设施简化后的结果。
    基本可以做到全民皆医,许多大城市还有自助医疗,就和自助售货机一样,只要站进去检测几分钟,就会陈列需要的药品。
    由于有工会补助,量产的基础药品价格低廉。
    作为冒险家,庄志翔在各大城市买过不少跌打损伤的药品。
    这一点他也很清楚。
    可真正的大毛病就不行了,类似翅膀,骨骼,神经一类的,无论是药物还是医师出诊费,都不是基础医疗设施可比的。
    这就区分出了医师与普通人自助治疗的区别。
    因为医疗水平发达,医师资格证考取就异常难,含金量自然不必说。
    可那些陌生人中,有部分既不是因为心地好,路过偶然来帮忙,也不是因为知道这里有位医师,来结交才来帮忙的。
    从他们的举止与态度就能看出来。
    反而像…有人专门派过来,为了完成任务的。
    见多识广的庄志翔看人还是很准的。
    来的人最少有五六波不同的人。
    起初他还有一些戒心,怕这些人对收容所的小家伙们有想法。
    可年复一年,九年都是这么过来的,哪怕那些人再有什么想法也不会等九年。
    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加入收容所后,闲暇时也曾到隔壁村上网了解过。
    大多数收容所基本都这样。
    有许多童年有遗憾的人,或是一些从收容所走出去的成功人士都会以各种方式,回馈当地以及曾待过的收容所。
    了解到这种情况,庄志翔也就释然了。
    他觉得,这些人大概是另外一种民间的组织吧。
    只是轩南村得到的回馈有些多。
    多到这里生活品质超过了绝大多数家庭。
    当然,也可能是他们经营的结果。
    不过,这都是好事。
    三时区结束,西方大日逐渐暗淡。
    正空大日逐渐明亮,气温回暖。
    又到了适合休息的时候。
    李星语照顾小家伙,给他们侧体质,检查健康情况后就休息。
    这段时间就是他空闲的时候。
    他需要去购买粮油米面,调味料,用品等一系列东西。
    在他和李星语商议办公的小屋里,拿过李星语早已准备好的清单,便出门了。
    “我出去了,小家伙们有什么想带的?”
    听到啊爸的声音,小家伙们歪头,收容院现在几乎不缺什么,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便摇头。
    李星语也没有什么要带的,只是叮嘱到:“早去早回。”
    听到李星语的叮嘱,庄志翔转过身,笑容满面:“知道了。”
    他每天其实等的就是这一句话。
    相处九年,要说对李星语没点想法,那是不存在的。
    只是,他自觉配不上,这份心意便一直藏在心底。
    看了眼清单后确定自己的路线,消失在赵奕他们视线中。
    每当这时候,棚子一角的大黑便会跟上去。
    “尚蓉和轩南恢复的不错,都没什么问题,好了,洗漱一下睡觉吧。”
    李星语开口到。
    尚蓉和轩南就是他们十六个中最小的两个了。
    卢尚蓉,庄轩南。
    两个四岁的小丫头,个头也不高,身体还弱,整个收容所,最让他们操心的就是这两个小丫头了。
    才被送来两三年,经常生病。
    今天吃过药睡醒以后就好的差不多了。
    只要她俩没问题,李星语还是想带他们一起出去转转的。
    不过平时太忙,没有时间。
    赵明与许秋秋订婚宴就是个不错的机会。
    安排大家睡了以后。
    李星语又开始忙着烧菜,帮忙的人也来了不少。
    其中有不少都与李星语谈起赵明和许秋秋的事。
    不过他们并没有收到邀请函,倒是收到了一份婚礼请帖。
    不少人还埋怨呢。
    请帖都给了,怎么订婚邀请函不给?
    李星语想了想替他们解释到。
    “赵明和许秋秋家估计是要强强联合,借此机会,订婚宴上,邀请的人物大多数应该都是为了贸易上的洽谈。
    而结婚是为了热闹,街坊邻居去的自然越多越好。”
    听了这个解释,他们便没有埋怨赵明了。
    若真如此,订婚宴,他们身份确实不够。
    但是结婚请帖有就足够了。
    饭菜做好,帮忙的吃过后便走了。
    这是这些帮忙的福利之一了。
    李星语烧的菜还是可以的。
    平时大家都忙,其中有部分能抽空来实属不易。
    李星语知道,要走的便没有多留。
    等他们走后,庄志翔回来了。
    身后的大黑俨然被他当成了骡子,嘴里叼着一袋作料,背上背着一叠毛巾。
    跳到桌子上,放下作料后就喘个不停。
    李星语连忙给他俩端了一碗水过来。
    随后送货的车也到了。
    李星语清点购买的物品。
    庄志翔喝完水说到:“看看还需要什么我再去买。”
    李星语看了看厨房:“这次作料米面买的多,够用好久了,没有别的需要的了。”
    确认无误后,司机与跟车随庄志翔一起卸货。
    李星语收拾好厨房,则回到她二楼的小桌前,又开始抄写那篇自己都看不懂的字,写了两遍便右手斜撑,闭上眼睛。
    这便是她每天休息的时候,几乎天天如此。
    庄志翔卸完货每次路过窗前都能看到她斜撑睡着的样子。
    想为她披件衣服,可现在是三时区转四时区时间,温度逐渐升高。
    有些不太合适,又容易惊醒她。
    想去做点什么吧,却发现,她与那些帮忙的早已经打理好了一切。
    唯有到大家休息的地方,看看谁睡觉不老实,才是他能做的。
    而在二楼休息室门口,正好能看到对面李星语单手撑头睡着的样子与暗淡的西方大日。
    就这么一直坐等,等到正四时区,等到小家伙们都睡醒。
    关心无从下手,让他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小家伙们起来后,他便安排起当天第二顿饭,饭菜都在保温箱里,李星语在他出去时就做好了,只需要端出来。
    李星语给小家伙们安排的饮食,哪些是谁吃的他也清楚,所以,这事上没再让李星语操心。
    大陆终日的环境,平时没有夜晚,哪怕是最暗的三时区,也和一时区的阴天差不多。
    街道上,广场上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人在走动。
    有人走动,就意味着随时都有人会来收容所。
    不过相处多年,街坊邻居都知道小家伙与李星语他们的作息。
    不会有人来刻意打扰。
    也有例外。
    偶尔有来自远处的陌生人,想来帮忙,却不知道他们生活节奏的。
    便会冒昧打扰到他们。
    今天还好,没有人打扰。
    吃完饭,便是小家伙们劳作的时候了。
    起初刚到轩南村收容所的时候,工会补助并不足够整个收容所的开销。
    即便够,也不会使赵奕他们生活的这么滋润。
    不过工会补助占了大头是无疑的。
    另外一部分开销完全来自李星语和庄志翔的工资了。
    身为支教,其实工资也不高,而且,工资也是从工会拿的。
    在这待久了九年,庄志翔和李星语压根没存到什么钱,工资全花在这十六个小家伙身上了。
    当时买米面粮油钱不够,庄志翔常常掏出了自己以前冒险时赚到的钱去垫付。
    于是越垫越多。
    李星语得知以后便不让他在自己掏腰包了。
    庄志翔却不同意,说吃喝不能少小家伙们的。
    李星语依旧不让,说她会想办法。
    果然,没多久她就联系到了附近几个剪纸贴商标的厂商,向他们要了点不怎么重要的订单。
    作为收容所每天劳作的目标,让赵奕这些小家伙贴贴简单的商标,剪剪纸什么的。
    起先那些厂商还不同意,这不雇佣童工么。
    正常的孩子也就算了,他们心里还好受一些。
    收容所的孩子可是各个有缺陷,体质弱,不怎么能劳作的。
    听李星语解释,这既是教育小家伙们以劳动换取报酬的理念,又是为了补贴收容所。
    最重要的是,她向工会要到了这个申请同意书,把这些单位视为为合作者。
    听到有工会的同意书,这些厂商才同意下来。
    后来发现,这个合作还不错。
    既为这些单位省了一两个人工问题,又解决了收容所开销不足。
    劳作不多,十六个小家伙最多的时候也就干两三个成年人的活。
    其中有大半还是李星语和庄志翔完成的。
    赵奕他们纯粹觉得好玩。
    唯有现在年龄稍微大一点了大姐卢巧生,二哥李长生,三姐呐阳,四哥成南才懂得其中道理。
    每次劳作时也比这些弟弟妹妹们认真的多。
    李星语的这个点子当时还被工会重视,发了一笔额外的补助金。
    其理念也由此转达其他村镇收容所。
    而那些合作的厂商老板也美滋滋的。
    因为有时候忙了,那些不怎么重要的订单积压起来没人干也麻烦,收容所正好为他们解决了这一问题。
    最重要的是,收容所要的人工费用只有正常工人的一半,还不用交福利。
    一年下来为他们也省了不少钱。
    于是这些老板有空闲了,也会送许多吃穿用品,算个人捐赠,也算额外补偿给收容所的。
    李星语和庄志翔自然知道这些老板的好意,可那些送过来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小家伙们用不上的。
    用不上便没有收,用的上的他们倒是没客气。
    九年下来,一点一点积攒,使得收容所除了日常开销,还有了结余。
    这便是经营之一了。
    而一些劳作,对这些小家伙确实定下了很好的劳动意识。
    收容所的玩具,体魄训练的简单器械,食堂各种烹饪用工具都是结余的钱购置的。
    当然,也有李星语暗中贴的许多。
    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而作为支教,不仅仅是养活这些小家伙这么简单。
    一言一行都得注意,引导这十六个小家伙思想上的成长。
    如今赵奕与赵延也逐渐明白劳作的重要性,与最大的四个哥哥姐姐们专心贴商标。
    看着逐渐懂事的赵奕等人,庄志翔与李星语的笑容比平日里更灿烂。
    活不多,大家很快就忙完。
    这类杂事永远是阿爸在收尾。
    只有厨房与餐厅的事才是李星语在忙。
    赵奕他们此时正等在门边,等待卖冰的小车路过。
    四时区到一时区依然在逐渐升温,而且温度会有点高。
    身披羽翼的翼人不怕冷,却有点怕热。
    最热的一时区便不会休息,得出来活动。
    活动只会更热。
    而推着制冰车的夜幽族大叔吆喝声早就从村头传来。
    每天固定时间到收容所路过。
    摸透了这种固定规律的赵奕他们,都会提前等待。
    当吆喝声音到门口,庄志翔便来到门边,给赵奕他们买两箱方方正正的小冰块。
    放到保温箱里,等一时区正午降温用。
    而这一过程,李星语会全程安静看着,似在思考,似在发呆。
    天天买冰也不是个办法,庄志翔本想买个制冰机,这样时间一久,能省不少钱,但是李星语没同意。
    说这是生活的规律与节奏,如果买了制冰机,赵奕他们就不会每天这个时间到门边等待了。
    庄志翔一时语塞,说的他都想起了小时候天天路过门口卖烤地瓜的老大爷,一时间还真没法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