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各有千秋
作者:一方青竹   一场车祸,我们一家三口穿越了最新章节     
    上塘村这边,经过李成等人实地考察过小学堂后,第二天,李成安便携妻儿一同过来了。

    昨日他临走前便问过,小学堂旁边那一排专供夫子们居住的院子,目前暂时没有住人,都还是空的。

    他如今既已拜师,若是要跟着夫子读书,自然是要就近居住才好。

    于是他便打算出银子直接租下一个小院,然后带着妻儿一块暂住在此。

    此事他回去与家中商量后,他的财主老爹一听说他要住过去,是为了更好的读书,二话不说便答应了,甚至迫不及待地就想将人马上撵走。

    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没出过一个读书人,就是李老爷,那也是没认识多少大字的。

    到了李成安这一代,好不容易考了个童生回来,若不拼一拼便止步于此,怎么能甘心。

    李老爷所想的,便是只要儿子能考个功名回来,就是花多少银子,他都是愿意的。

    因此,当李成安回家与他商量,他不但自己主动拜了师,还为大孙子物色好了学堂,李老爷哪有反对的道理。

    一家子才到小学堂,李成安的儿子李文彬便直接被安排入学了,他们两口子则去租下的院子里收拾收拾。

    等一切都收拾好,安顿好后,两口子这才有功夫出来见人。

    李成安先是带着媳妇去拜访刘夫子家,介绍他们互相认识认识,“媳妇,这是夫子,这是师娘。”

    “见过夫子,见过师娘。”李成安的妻子姓苏,与他也算是青梅竹马,双方的家长见他们感情好,早早的便给他们订下了亲事。

    苏氏便刘夫子夫妇见了礼后,便奉上了拜师礼,“这是公公嘱咐我们带来的拜师礼,还请夫子务必收下。”

    “太客气了,这礼不礼的不重要,有心就好了。”刘嫂子接过,这毕竟是拜师礼,得接。

    刘夫子今儿个是特意请了假在家中的,他也没什么可送给李成安的,便送了他一本手札,里面都记录着一些他这么多年来的经验与见解,希望能对他有用。

    见过面后,苏氏被刘嫂子留下说话,李成安则被刘夫子给带到了小学堂,悄悄从后门进到了课室里。

    李成安一看课室里给孩子们上课的人,顿时大吃一惊,小声地询问,“那是,嫂、嫂夫人?”

    “肃静,好好听,好好看。”刘夫子低声提醒了一句,然后坐在凳子上,拿出手札便于随时记录。

    李成安被提醒,安静地坐在一旁,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这小学堂,居然还用女夫子,他更没想到,一堂课听下来,才知道,这位女夫子亦是真真正正有真才实学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这句话在看到这位神采奕奕的女夫子后,变得具象化了。

    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配得上杭书珩那样的人吧!

    一堂课听下来,李成安受孩子们活跃的气氛感染,是越听越觉着有趣,有好几次,夫子提问时,他都差点就想举手发言了。

    事后,刘夫子问他听完了一堂课,有何感受。

    李成安的回答是:通俗,生动,有趣。

    刘夫子沉默了半晌,又问道:“在鸿远书院的时候,我也给你们上过课,你觉得,比之宋夫子如何?”

    李成安闻言,动了动嘴角,这真的要说吗?

    最后,为了两边都不得罪,他给了一个中肯的答案:各有千秋。

    刘夫子对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他觉着这小子没说实话,什么叫各有千秋?这回答不就等于没回答一样吗?本还想追着问清楚时,李成安却已经朝宋甯走去了。

    “嫂夫人,呃,不是。”他一时口快,马上又意识到不对,连忙掌了一下嘴,“宋夫子,你真是让人太出乎意料了。”

    宋甯笑笑,随口一问,“你不会觉得女子当夫子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吗?”

    “不会不会,完全不会。”李成安连忙摇头,若说方才他刚看到的时候,还是很震惊的,谁家书院学堂会请女夫子来教书的?

    可这一堂课听下来后,他已经完全没有了那样的想法,并反思自己,是自己的格局小了。

    “你能接受就好。”宋甯微笑点头。

    想当初,小学堂开始春招的时候,村里人都以为,小学堂的夫子,是杭书珩和刘夫子这两位。

    可当村里人知道夫子是宋甯而不是杭书珩的时候,一开始,有大部分人还是挺抗议的,认为让女人教书,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后来被里正连续发出了灵魂拷问后,一个个的,都闭嘴了。

    当时里正的原话是。

    书珩媳妇能识文断字,你们大字能认识几个?

    书珩媳妇张口就能作诗,你们会吗?

    你们成天就知道哔哔赖赖,那么行,要么让你们来当这个夫子怎么样?

    尽管后来大家都闭嘴了,但心里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不乐意,便想着等孩子上了学以后,再挑挑宋甯的毛病。

    可自从孩子们开始上学以来,每天回家说的最多的便是宋夫子怎么样怎么样,说的都是好的,村里人就是想挑毛病也挑不出来。

    看着自家的娃上了学堂后,肉眼可见地有了改变,连人都变得聪明了。

    久而久之,村里人也就渐渐地想开了,只要孩子们上学堂能学到东西,甭管夫子是男是女,能教会孩子的,就是好夫子。

    这一个上午,李成安在小学堂里待到了下学,才和刘夫子一同回去。

    彼时,刘嫂子和苏氏已经张罗好午饭,这晌午饭,他们一家三口就在刘夫子家吃了。

    宋甯和孩子们从门前经过的时候,刘嫂子邀他们一起用饭,她笑着拒绝了。

    也与苏氏匆匆地碰个面打了个招呼,邀她改日有空时,可去家里坐坐。

    这日之后,又过了两日,县城里那几名同窗也将自家的娃给送来了。

    由于每日晌午来回于县城和村里之间,属实不太方便,于是宋甯便提议让孩子晌午留在小学堂歇息,刘夫子家负责给孩子管饭,每餐收取相应的费用即可。

    几人一听觉得可行,当下便付了晌午留宿以及午餐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