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一触即发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南苑,位于京城以南二十里左右,最初是元代皇家猎场,后朱棣迁都北京,迁走了居住在此的百姓。
    此后,扩建殿堂宫室,四周修有围墙一百二十里,谓之南海子。
    明代燕京十景中的“南囿秋风”,所指的就是南海子一带。
    不过,到了明朝隆庆年间,南苑已经变得很衰败了,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王毅率军与袁崇焕会合后,从南苑西面进入,直指后金军的所在。
    “王将军,你说皇太极是否会直接从南海子撤走?”袁崇焕突然开口问道。
    王毅想了想,道:“不好说,皇太极在左安门外吃了那么大的亏,肯定会更加谨慎!”
    在左安门外,后金军之所以被护民军打的大败,完全是因为皇太极不了解护民军的作战方式,才会使用大规模骑兵冲锋的战术。
    若非如此,之前的交战,即便护民军使出全力,也断然难有万人斩获。
    吃一堑,长一智!
    现在的皇太极,肯定会时时刻刻的保持着警惕,以免再有护民军这样的明军出现,再被打个措手不及。
    不过,他对皇太极并不了解,历史书上的内容,掺了多少假,他并不知道,所以不能以史书上的皇太极来衡量。
    “唉,希望皇太极不会轻易撤走吧!”袁崇焕长叹一声。
    他现在的处境,可谓处于刀尖,若是不能尽快立下大功,京城内的谣言就不会停止,皇帝对他的信任,也会越来越低。
    之前,他擅杀毛文龙,便导致朝中非议不断,尽管皇帝未曾训斥责罚,但他知道皇帝因此对他开始有了芥蒂。
    最近多次对皇帝提出让大军进入城中休整,更是莫名的惹恼了崇祯皇帝,若非几次作战告捷,说不定现在已经身首异处了。
    王毅劝慰道:“袁督师不必太过忧心,皇太极要撤,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除非只让人马撤离!”
    自后金军入关,攻破了多座城池,肯定劫掠了非常多的物资,这些物资想要全部带走,不是嘴皮子动动那么简单。
    王毅极力说动袁崇焕与他共击后金鞑子,目的就是不想让后金鞑子将所有的劫掠带走。
    毕竟,护民军的人数太少,后金鞑子只需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便可拖足够的时间将劫掠的物资转移。
    “报~!”
    一名夜不收总旗官纵马来到袁崇焕身边,下马拱手:“禀报督师,贼虏大军集结,迎面向我们而来,先锋军与我们相距五里!”
    袁崇焕闻言,刚才心中的担忧稍安,连忙问道:“贼虏大军集结了多少人马?”
    夜不收总旗再度拱手,道:“回督师,贼虏以岳托为第一先锋,率军三千,阿济格率军为第二先锋,率蒙古仆从军五千,之后是多尔衮率领的正白旗和汗仆从军共计两万左右,最后是由皇太极统帅的大军,有七万人以上!”
    “看来皇太极没打算从南海子撤走!”袁崇焕脸上有着一抹喜色,心中的担忧彻底消散。
    王毅笑着开口,道:“依我看,皇太极不仅没打算撤走,还有一口吃掉袁督师大军的想法!”
    闻言,袁崇焕点点头,心中又升起另一种担忧来,他们只有两万多兵力,可皇太极却集结了十万大军,双方兵力对比太过悬殊了。
    袁崇焕目光看向王毅,询问道:“王将军,此战有多少把握?”
    虽然他是抱着尽忠的决心来的,但还是担心两万多辽军的命运,这背后可是两万多个家庭。
    今日一战,不知会有多少将士阵亡,若是全军覆没,他身上的罪孽可就深了。
    王毅却是十分淡然的开口:“袁督师,我护民军的情况,你也亲眼看过了,只要按照我们的计划进行,贼虏必定还要再吃一次大亏!”
    袁崇焕见王毅如此自信,便是微微点头,想起护民军的情况,他心下更是安定了不少。
    在护民军融通入他辽军队伍之时,他便亲眼看到了护民军的士兵和装备。
    单就以士兵而言,比起他身边的精锐家丁,也不遑多让,可谓是精兵中的精兵。
    而护民军的装备,甲胄之精良,让他惊叹,竟是要比他精锐家丁身上的还好,防御力非常强大,他们的弓箭竟是难以造成伤害。
    火铳更是他从未见过的类型,听王毅说是叫燧发枪,只需几个呼吸便可装填完毕,能保证火力的持续性。
    护民军还携带了大量的火炮,其中便有红夷大炮这种战场大杀器。
    他在宁远之战中,曾用八门红夷大炮,轰击努尔哈赤率领的八旗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深知红夷大炮的威力有多么可怕。
    八旗军进攻宁远失利,更是让努尔哈赤郁闷,在半年后病逝。
    而护民军中,携带了五十门红夷大炮,一旦打响必能对贼虏造成巨大的伤亡。
    且王毅在上次大战中,并没有使用红夷大炮。
    也就是说,后金鞑子既不知道护民军藏在他辽军当中,也不知道护民军有红夷大炮的事情,自然就谈不上防备了。
    “传令各部,停止行军,准备迎战!”袁崇焕下达将令。
    传令兵立即出动,开始传令各部。
    作战计划,王毅已经和袁崇焕等辽东诸将商议确定,在各大将官的指挥下,大军的布置有条不紊的进行。
    当后金军先锋大军来到,袁崇焕等将领已经将大军阵型布置妥当,两万多大军,呈“品”字形面对后金军。
    前面一个军阵都是步战兵,由袁崇焕率领,王毅率领的护民军,处于这个军阵的中央。
    最后两个军阵都为骑兵,各自有八千人左右,分别由祖大寿和王承胤率领,王毅借给辽军了六千多匹战马,不然辽军可没有这么多骑兵。
    两方大军保持着两里距离,相互对峙,旌旗招展,漫天蔽日,战斗一触即发。
    所谓人数满万,无边无沿,何况双方人马总数达到十多万,军阵延绵数里。
    皇太极亲自登上了了望车,观察对方的军阵,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是老对手的手笔。
    袁崇焕见大军阵型已定,下达命令:“传令,击鼓进军!”
    有节奏的鼓声响起,大军踩着鼓点前进,一步步的逼向后金军。
    见对方大军前行到差不多的距离,皇太极也下达命令:“传令,进攻!”
    进攻的号角声响起,在天地间传荡。
    第一先锋岳托,率领三千人马奔出大部队,直往袁崇焕军的前阵迎了上去。
    当跑过一段距离时,岳托下令将马速提升到最大,马蹄狠狠的击打地面,发出“咚隆隆”的声响,地面发生震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