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辽军战后金军
作者:小香烟   明末:乱世崛起最新章节     
    望着前方数千骑兵滚滚而来,袁崇焕下令停止进军,下达作战指令。
    军阵的最前方,是一排火炮,共计三十八门,以佛郎机炮和虎蹲炮为主。
    后方是一排长枪兵、盾兵,所持为坚固的方盾,和丈许的长枪。
    紧随其后的是一辆辆盾车,盾车上分左右站着两名火铳手,使用的多为鸟铳,还有一些少量的鲁密铳。
    每辆盾车左右,都有刀盾手,盾车后方有传递火铳的士兵。
    明末的火器质量很差,常有炸膛的情况,所以士兵都不太喜欢射程远、威力大的鸟铳或鲁密铳等,反倒是三眼铳是士兵最为喜欢的。
    所以,即便是袁崇焕率领的精锐辽军,火铳的装备率也不高。
    再往后是弓箭手,人数达到两千人。
    之后还有“一窝蜂”,手抬火炮等武器装备。
    如此布置军阵,即便敌方突破进来,也可以做到层层阻击,能很大限度的限制地方骑兵的发挥。
    军阵的左右,除了没有火炮,其他的布置相同,只有后方属于防御薄弱点,但后方两翼有骑兵军阵护卫。
    当敌方先锋军进入火炮射程,袁崇焕下达命令:“火炮准备,放!”
    炮手连忙将火把对准引信,燃烧的引信发出“嗤嗤”声响。
    “轰轰轰……”
    火炮口迸发火焰与硝烟,铅质的实心弹丸呼啸而出,迅速在空中划出一道轨迹。
    看到对方火炮发射,岳托连忙喊道:“分散,注意躲避!”
    其实不用他提醒,后金鞑子早就知道该如何应对眼下的情况,他们与袁崇焕军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所以,处于火炮正对着的后金鞑子,在看到火炮喷出火焰的那一刻,就选择了分散。
    前方的人做出动作,后方的人也纷纷效仿。
    不过,炮弹的速度很快,前方的人有时间做出应对,后方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三十八颗弹丸,在三千后金鞑子中弹跳了几次,有百余人落马,其中被炮弹击中的,只有十来人,其余都是马匹被炮弹所伤,从而摔落下马,只造成了小小的骚乱。
    火炮发射后,士兵连忙将火炮抬进军阵中,然后在合适的位置重新布置,后续发射,需要将炮口抬高,无法像刚才炮口几乎放平。
    见地方火炮撤回军阵,岳托手中长柄铜锤向前一指:“加快速度,继续冲!”
    八旗勇士们纷纷以弓箭、兵器等抽打马匹,催马加速,向着前方军阵猛冲。
    当进入百步左右时,岳托下令:“抛射箭矢!”
    早已将弓箭拿在手中的八旗士兵,纷纷张弓搭箭,对着明军军阵抛射箭矢。
    后金军的箭矢势大力沉,若是没有精良的甲胄在身,中者立即失去战斗力。
    袁崇焕的辽军,步战兵的披甲率不高,且多为皮甲、棉甲,只有少数士兵有扎甲。
    所以,在后金鞑子抛射的箭矢下,明军倒下了近两百人,其中直接死亡的有三十人左右,余者多为重伤。
    后金鞑子抛射的箭矢,箭头多为半月铲的形状,无甲或皮甲士兵,中者要么被削下一大块肉来,要么深深的陷入肉中。
    袁崇焕处于指挥台上,计算着敌我双方的距离:“百步……八十步……五十步,火铳手放铳,弓箭手小仰角射击!”
    “砰砰砰……”
    火铳打响,三百余杆火铳吐出火舌和硝烟,弹丸呼啸而出。
    “嗖嗖嗖……”
    弓箭手拉满弓弦,然后以一个小仰角释放,近千支箭矢释放了出去。
    五十步距离,是明军实战放铳、放箭的距离,后金军也深知这一点。
    所以,在进入五十步距离时,岳托第一时间下令,让大军向左右分开,绕着明军军阵释放箭矢。
    虽然后金军作战经验丰富,且战术执行很到位,但明军的火铳和箭矢都造成了伤亡,有两百多人落马,其中死亡者达到二三十人,重伤者也有近百。
    后金军的第一先锋军左右分开,阿济格率领的第二先锋军立即发起冲锋。
    第二先锋军,人数在五千,绝大部分为蒙古仆从军。
    相比于满八旗军,蒙古仆从军作战能力就要差上不少,冲锋之时,虽然有在马背上左右腾挪,但时机不如满八旗军抓的精准。
    辽军军阵中,火炮发出怒吼,几十个弹丸以一个弧度落入了蒙古仆从军中,有两百多人落马,死亡者近百,余者轻重伤不一。
    进入百步范围时,蒙古仆从军也开始抛射箭矢,他们的箭矢多为三棱箭,如此距离,杀伤力不如满八旗军的半月铲箭矢。
    所以,明军中箭人数虽然有两三百人,但重伤者不多,阵亡者更是只有二十人左右。
    到达五十步距离时,明军阵中射出箭矢和弹丸,上千的箭矢宛若雨幕,密集的落在了蒙古仆从军中。
    蒙古仆从军皮甲率不高,且半数以上是皮甲,即便是铁质甲胄,质量也比不过满八旗军。
    所以,蒙古仆从军落马者有三百以上,阵亡者达到六七十,重伤者上百。
    落马的人,给蒙古仆从军造成了一些阻碍,但并未让蒙古仆从军的速度降低多少。
    五十步的距离,也不过五六个呼吸时间。
    眼看敌军越来越近,袁崇焕立即下达指令:“枪盾兵做好准备,弓箭手继续放箭,一窝蜂释放!”
    在袁崇焕的一串命令下达,各部都有条不紊的执行。
    弓箭手继续小仰角放箭,一窝蜂被点燃,一支支箭矢从箭筒中激射而出。
    双方箭矢你来我往,不断有人倒下,伤亡数量不断攀升,后方人员不断往前补上兵力。
    当十来步距离时,最前方的蒙古仆从军借着马速,抛出手斧、链锤等钝器,被这种兵器击中,非死即残。
    明军之中,有一百多人倒下,阵亡者高达半数,余者情况也不容乐观,以当下的医疗水平,活下来的概率不大。
    不过,这个距离,火铳的杀伤力丝毫不比抛来的钝器差多少,被火铳击中的蒙古仆从军,身上出现血窟窿,鲜血喷涌出来,能活命者少之又少。
    很快,蒙古仆从军便与明军的枪盾兵相接在一起,要么马匹直接突破枪盾阵,将枪盾兵撞飞,要么长枪将一个个蒙古鞑子刺下马来。
    短兵相见,远程武器的发挥有限,袁崇焕下令让弓箭手和火铳手后撤,他亲自率领家丁和亲兵,迎上了蒙古仆从军。
    有主将带头,其他士兵也爆发出怒吼,主动迎向敌军,刀光剑影间,喊杀声,惨叫声、金属交戈声连成一片,显现出战场的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