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叛乱又起 朱儁平乱
作者:小黑子的爱   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最新章节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时间如梭,不知不觉朱符就已经到了夷州半个月了。
    看着于谦有理有度的合理分配物资材料,指挥着500学院的学生修庇护所,烧大青砖砖,大青瓦,开山采石,真是面面俱到。
    晋江县的物资也是一船一船的往夷州运送着!
    每天都有十几二十辆的大宝船到夷州,然后就是一辆辆马车拉货,铁农具,锄头,铁锹,还有曲辕犁,各种各样的,粮食,食盐,粗布,也是源源不断,络绎不绝。
    途中三叔朱武也回来了,然后就给朱符汇报一下岛上的千奇百怪,还有就是一路的征伐。
    “这些的土着真是不怎么样,什么的云云,小嘴就像冒蓝火的加特林,叭~叭叭, 足足说了一下午。”
    戚继光接到了消息也是很快的回来了,大礼参拜主公,“然后就是各种讲解,然后就是叙述一下自己的排兵布阵,一万水军和五千步军从中部下船。”
    “三千人看守粮草和剩下的船只,人分三路 中军5000人 左右两面各种2500人。”
    “还有两千海军在海上游荡,随时支援,还能防止别人乘船跑路。十二时辰两百名斥候查探方圆二十里。”
    “两个月扫荡了南岛,然后就是扫荡北岛,现在已经夷州已经攻陷了百分之九十五,就剩一点山林陡峭的悬崖地方没有探索了。”
    “其他基本都探索了,铁矿发现两座,铜矿一座,铜矿不远处还有一个小金矿,勘探工匠说产量不高。”
    “此战我们一共死了120人,受轻伤1500人左右,重伤也有300多人,幸好跟着军医呢,要不然会死500人以上了。”
    “这些大部分不是人为的,好多都是攻陷那些悬崖峭壁的海贼窝点,还有个别土着的窝点也是建在了易守难攻的地方。”
    朱符却是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呢!”
    “不是死自己人就是死敌人,只能说,最好全死敌人,自己人还是少死一点的好,再接再厉,我先给你记上一功。”
    “过上三五年,夷州恢复的差不多,你的军队再练练,就可以去北面2000海里的地方继续攻伐了。”
    “听说那里的人都没有开化,男人就让军医给阉割了,女的就让沈万三开一些勾栏,让这个种族好好的发挥一下余热吧。”
    “诺, ...”
    戚继光也在朱符折柳待上了两天也就继续扫荡了,争取不留任何隐患,然后就慢慢的发展,五百读书人也是发挥了大用处,每天指挥干活,然后就是监督那些土着,还要教他们汉话。
    朱符就带着李存孝乘船回去了,又在晋江县停留了一天,张鸦九就带上了两柄削铁如泥的宝剑。
    还有朱符的亮银枪,看着就是寒光逼人,68斤的武器,还有李存孝的马朔,4米的马朔110斤,真是绝了,一寸长一寸强。
    朱符二人也没有怎么停留,反正该吩咐的都吩咐了,该交代了也都交代。
    实在不行就去快马找朱符,也不远,快马两天时间的事,朱符李存孝二人就没有着急赶路,三天时间才到了上虞县。
    回到了家里,也是读书,练武,尽孝,老太太还是一直坚定不移的对朱符好,老太太把自己的人情世故,每天都是似有似无的传输到朱符的脑海。
    还让朱符、戒骄戒躁,喜怒哀乐、面不改色,时间就是这样慢慢的流逝。
    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于宣陵。
    有人书朱雀阙,言:“天下大乱,曹节、王甫幽杀太后,公卿皆尸禄,无忠言者,”诏司隶校尉刘猛逐捕,十日一会,猛以诽书言直,不肯急捕。
    月馀,主名不立;猛坐左转谏议大夫,以御史中丞段颎代之,颎乃四处逐捕,及太学游生系者千馀人,节等又使颎以它事奏猛,论输左校。
    魏郡李暠为司隶校尉,以旧怨杀扶风苏谦;谦子不韦瘗而不葬,变姓名,结客报仇。
    暠迁大司农,不韦匿于谕廥中,凿地旁达暠之寝室,杀其妾并小儿。暠大惧,以板藉地,一夕九徙。
    又掘暠父冢,断取其头,标之于市。暠求捕不获,愤恚(nu),呕血死。
    不韦遇赦还家,乃葬父行丧。张奂素睦于苏氏,而段颎与暠善,颎辟不韦为司隶从事,不韦惧,称病不诣。
    段颎怒,使从事张贤就家杀之,先以鸩与贤父曰:“若贤不得不韦,便可饮此!”贤遂收不韦,并其一门六十馀人,尽诛之。
    渤海王悝之贬瘿陶也,因中常侍王甫求复国,许谢钱五千万,既而桓帝遗诏复悝国,悝知非甫功,不肯还谢钱。中常侍郑飒、中黄门董腾数与悝交通,甫密司察以告段颎。
    熹平元年(172年)十一月,会稽郡。许生、许昭父子聚众起义,许生自称“越王”。
    许昭自称“大将军”,有众数万人,攻打郡县。朝廷遣扬州刺史臧旻、丹阳太守朱儁率军进讨。
    朱儁带领五千丹阳兵再次平叛,此次打的异常艰难,扬州刺史臧旻只是发话也不发兵,也不拨粮,朱儁慢慢的就和叛军对峙了起来。
    导致了很多流民,会稽流民,豫章流民,丹阳流民,吴郡流民,朱符吃的是饱饱的,一年时间就这四郡之地,就给朱符提供了60万流民。
    乱战时候,朱儁还调来了200丹阳精锐,朱符也让李嗣业带领了500陌刀军来到了上虞县,只是不穿铁甲而已,但是人人穿皮甲,手拿陌刀,李嗣业选的人也就选了500人成立陌刀军。
    因为选人太苛刻了,陌刀军的选兵,要持久力,爆发力,举200斤的石磙100个才有资格当陌刀军,选的人都是身高九尺左右,个个膀大腰圆,虎背熊腰的。
    熹平二年(公元173年),一月中旬,朱符带着李存孝和100丹阳精兵,去颍川求学,朱儁托关系,让朱符拜师荀爽为师。
    然后历经一月余,终于赶到了颍川,然,递拜帖,次日拜师荀爽。
    然后就在颍川城买了一个大庄园,一百丹阳兵就回去80名,留在这里的就剩下朱符李存孝和20名武力最高的人。
    剩下的都让其回到了上虞县,保护老太太了,今年老太太52岁了,更显老迈了。
    若不是朱儁的命令外出求学,朱符可不想与老太太分开,只想在膝下尽孝。
    还是老太太劝解说道:“老太太我可不能妨碍我大孙学习,若是妨碍了大孙学习,我愿领一仗白绫悬于梁上,愧对朱家列祖列宗。”
    “朱符只好答应求学了,并且说如果老太太想孙儿就派人告知一下,孙儿就回来。”
    熹平二年(公元173年),春,三月,鲜卑攻扰幽、并二州。时鲜卑连年扰并州境,雁门太守皇甫节抵御鲜卑在雁门关外。
    皇甫节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末顶梁柱之一皇甫嵩,此时的皇甫节都已经55岁了,皇甫嵩都已经37岁了,皇甫嵩少时好诗书,习弓马。
    皇甫嵩少年时便有文武志介好诗书,熟习弓马。最初被察举为孝廉、茂才,迁任霸陵、临汾县令,又被汉灵帝征为议郎。
    此时的最后一位汉末顶梁柱叫卢植,州郡屡次征辟卢植,他都不应。直到建宁(168年-172年)年间,被灵帝征为博士,才开始步入仕途。
    卢植 字子干,老家涿郡涿县,卢植师从太尉陈球、大儒马融等,成为郑玄、管宁、华歆的同门师兄,卢植身长八尺二寸,声如洪钟。
    真正的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也算是一个大儒,还是一个儒将,性格刚毅,有高尚品德,常有匡扶社稷,救济世人的志向,不苟合取容,言论切直,不喜欢做辞赋,能饮酒一坛。
    熹平二年(公元173年),四月青州黄县发生海啸,死伤数千,导致了几万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田地里颗粒无收。
    朝廷救灾,免税,可惜的是百姓没有获得一点好处,记载于古籍之上,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啸之一。
    沈万三就化身救苦救难大善人,开始公开买卖流民,县令,太守都是吃的满嘴流油,两边吃拿。
    历经两个月,沈万三在青州徐州,获得流民50万,陆续迁往了晋江县,然后偷偷的送往夷州。
    仅仅一年多时间,沈万三就一共收留了运回150万的流民,其他州,郡县,都是很少的人流民。
    但是往往都是聚少成多,晋江县的人口现在已经有一百多万了,差不多是其他的一个大郡了。
    pS(大家关注一下小作者吧!吃土了呢,送个礼物,不行看个广告也行呀!请评论五星好评,加书架,谢谢大家,当日催更100 额外加更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