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发大水
作者:半生不熟的包子   穿成乡野弃妇,空间在手怕个啥?最新章节     
    余采薇做好饭菜,见林长健带着林铁柱要回家。
    这个时候孙春喜不可能起来给他们父子做饭,林长健回去还得自己做。
    余采薇开口叫住林长健:“铁柱爹,别回去麻烦做饭了,今天在家里一起吃。”
    林长健推辞:“不了,我们回家随便对付一口就成。”
    林铁柱不想走,两只眼睛直勾勾盯着根桌上冒着诱人香气的油亮猪蹄,喉结不自觉的滚动。
    余采薇笑道:“中午我焖的米饭多,我们家都是做一顿吃一顿的,赶紧带着铁柱洗手过来吃饭。”
    小孩子经不住诱惑,林铁柱直接小跑了过去,根本不给林长健在拒绝的机会。
    林长健无奈叹了口气。
    他心里清楚,余采薇给林铁柱新衣服和留他们吃饭,无非是因为林铁柱帮了杨四郎。
    第一次给他们家送冬瓜排骨,好像也是因为孙春喜帮她说了几句话。
    他如今大概能了解余采薇些许,不愿意欠人情,哪怕是小恩小慧,她也会报答一二。
    余采薇让两个小孩子站着吃,林长健和杨大郎杨二郎挤一挤能凑合坐得下。
    猪蹄子被炖的软烂,香气扑鼻,入口嫩滑,林铁柱吃了一口便停不下来,他都不记得上次吃猪蹄子是什么时候了。
    林铁柱狼吞虎咽塞了一嘴,含糊不清的对杨四郎说:“你娘做的猪蹄子真好吃,比我娘做的好吃多了。”
    杨四郎的脸上充满骄傲:“当然了,我娘做饭天下第一好吃。”
    余采薇被杨四郎的话逗笑,见林长健只夹一点韭菜在碗里,她招呼说:“铁柱爹别老吃韭菜,尝尝猪蹄子。”
    林长健是不好意思,余采薇对林铁柱很大方,往他碗里装的全是鸡蛋和肉,都冒尖了,他不好意思再多吃猪蹄。
    听余采薇招呼,这才夹了一块尝尝,口感确实极佳。
    林铁柱的夸赞一点不做假,孙春喜的手艺和余采薇比起来,差的不止是一星半点。
    林长健吃到第三碗饭时,余采薇客套的要帮他盛饭,没想到他竟是默认了。
    而后,第四碗连锅巴都盛给了他,用猪蹄里的汤水泡一泡,全进了他的肚子。
    陶碗比现代的家常米饭碗大许多,吃四碗不会撑到?
    她的两个儿子天天干苦力活,也就是一碗半的量!
    接下来的几天,雨水几乎不断,一场结束不等放晴,下一场接踵而来。
    和余采薇记忆里相似的画面真实上演,天池水位上涨,唯一顺着天池而下的溪流扩大两倍不止,湍急的水流淹没了小石桥,来回都要小心行走,稍有不慎被激流冲走便是事故。
    牛车每天来回路过小石桥,很是不易。
    田里地势低,各个河流水位漫出,加上天池水灌入,田里已经形成一片汪洋,半点看不见稻谷。
    之前里正带人去疏通的渠道,不起一点作用。
    余采薇站在小石桥上,裙子下摆全在水里,眸光悲悯的看着又一批离村出去逃荒的村民。
    自然灾害面前,她所学的东西,竟是半点用不上。
    林家村在上游,其实想要把水放出去很简单,但那样的做话,原本灾情严重的下游村落雪上加霜,只会有更多的人被淹死。
    官府早有言明,谁若是敢把上游的水全部放出便是诛九族的死罪。
    唯一的办法引水入相江,只是工程太大,官府都很难办到,她更办不到。
    杨三姐带着杨四郎趟过激流走到余采薇身边,唉声叹气的说:“水稻已经被淹好几天,看这个鬼天气,梅雨季一时半会过不去,水稻肯定活不成,又一个荒年。”
    余采薇深深吸了口气,虽然自己是一个异世灵魂,可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知道下半年有多少人食不果腹,她心里难受的发堵。
    余采薇嘀咕了一句:“老天爷就爱专挑苦命人欺负。”
    “要是能有一种庄稼不怕水淹就好了,我们这里啥都缺,就不缺水。”
    余采薇一愣,转身看着杨三姐,暗淡的眸光突然亮了起来:“你说什么?”
    杨三姐不明所以:“我们这里啥都缺,就是不缺水啊!”
    “不对,上一句!”
    “要是能有一种庄稼不怕水淹就好了?”
    对啊,林家村的庄子没事,如果有一种植物能不怕水淹,是不是就解决了大家的生计问题?
    余采薇两手一拍,提起裙子疾步往里正家走去。
    杨三姐不知道母亲想干什么,牵着杨四郎小心翼翼趟过激流跟了上去。
    里正站在路边,看着拖家带口要出去逃荒的村民愁眉不展,梅雨还不到十天,已经有人要逃荒,继续下去,只会越来越多。
    下游几个受灾严重的村落几乎都空了,按照这种趋势,要不了两年,林家村也得空。
    “里正叔。”
    里正转身看向余采薇,勉强也挤不出半点笑意:“大郎娘有事啊?”
    余采薇走到跟前,直接道明来意:“里正叔,我们这里近几年总是被淹,为什么不种些不怕水淹的庄稼?”
    “水稻都活不下去,还有什么比水稻更喜水?”
    “莲藕!”
    里正眉头依旧紧蹙着:“莲藕我只在书籍里看过,先不说这玩意能不能赚钱,怎么种植我们并不知道。”
    这个时代并不缺莲藕,不过是白石镇这样的小地方很少看见,一般南方种植居多,里正没见过不会种植很正常。
    “其实种植莲藕比种粮食要容易的多,不需要担心杂草问题,肥料用粪便一样可以,只需要给足水分,大多时候都是不用管的,如果不上肥料,还可以在田里带着养鱼。”
    “可我们种莲藕卖给谁?”
    “白石镇除了几个大酒楼里,几乎是看不到莲藕的,莲藕不会缺人买。”
    “莲藕价格咋样?”
    余采薇还真不知道,原主记忆里并没有莲藕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太贵。
    这个时代很多地方和唐末宋初相似,藕是可以走进普通百姓家里的,不过是整个洛州不种植藕而已,真正值钱的应该是藕粉才对。
    藕粉还有一个别称,叫贡粉,民间知道做法的人不多,一般只会出现在帝王或者王侯将相家中。